分享

转码页面

 秋水共蓝天 2019-05-24

传本《归藏》辑校

(首发)

王宁

枣庄人民广播电台

摘要:传本《归藏》是晋代汲冢中出土易学类文献的汇编,宋代佚失,后世学者颇有疑之为伪书者,1993湖北江陵王家台又出土秦简本始证其确为先秦古书。

关键词:归藏;汲冢;马国翰辑本;严可均辑本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在汲郡(今河南汲县)魏安釐王墓

[1]但是《隋志》著录的是十三卷,这么大部头,不可能只是《易爻阴阳卦》二篇,笔者认为《归藏》十三卷应该是汲冢中出土的几种古易书的合编,其中有《易爻阴阳卦》,也有《卦下易经》、《公孙段》等[2]

[3]

凡例

1.

2.对马本辑录的篇章和文字次序根据情况重新做了调整,同时参考各书对佚文进行核对校正。

3.对同一条内容而文字不同的佚文一并列出,加※标识;缺文用囗标识;补出的文字加[]标识。

4.本文只对传本内容进行辑录校理,秦简本的内容正文不予收录,仅作校订的参考。

5.本文所用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秦简本《归藏》是据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一文中公布的部分释文,此文为2000年北京大学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文中称“秦简本”。

……………………………………………………………………………………………………………

归藏

宁按:《归藏》或称《归藏易》、《归藏经》、《易归藏》,《隋志》著录十三卷,现在能知道的篇章是《初经》、《齐母经》、《郑母经》、《启筮经》、《本蓍篇》五篇,依次辑录,不明篇章者列入“遗爻逸文”。

一、归藏·初经

宁按:朱震《汉上易传·卦图卷上》曰:“《归藏·初经》者,伏羲初画八卦因而重之者也。其经:初乾、初

1.初乾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易丛说》)其争言。马曰:李过《西溪易说》、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

2.初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曰坤。荣荦之华。马曰:《西溪易说》、《周易启蒙翼传》,朱氏《经义考》引作“荣荣”。○宁按:字或作奭,然《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并引作“

。”《六书通》引奇字“贵”和第二文形同,而第四个文字与“贵”之篆文“”形同;《汗简》引《碧落文》坤字作“”,则知

”字据《汗简》引《华岳碑》文作“

3.初狠

徼徼鸣狐。马曰:《西溪易说》、《启蒙翼传》。

4.初兑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易丛说》其言语敦。马曰:《西溪易说》、《启蒙翼传》)

5.初荦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曰坎,李过曰:“谓坎为荦,荦者劳也,以为万物劳乎坎也。”黄宗炎曰:“坎为劳卦,故从劳谐声而省。物莫劳于牛,故从牛。”○宁按:秦简本坎卦作劳。为庆身不动。

6.初离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易丛说》。离监监。马曰:《西溪易说》、《启蒙翼传》。○宁按:秦简本作丽。

7.初釐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曰震,李过曰:“为震为釐,釐者理也,以帝出乎震,万物所始条理也。”黄宗炎曰:“震为釐,离当为釐,于震则不近,岂以雷釐地而出以作声与?”燂若雷之声。

8.初巽马曰:干宝《周礼注》、朱震《易丛说》。有鸟将至而垂翼。

二、归藏·齐母经

马曰:

曰:旧言之择,新言之念。○宁按:《西溪易说·原序》于《齐母经》下有此语,未详何义。

1.乾

2.

3.屯○宁按:秦简本、帛书《易之义》并作“肫”。屯膏。

4.蒙

5.溽马曰:《西溪》曰:“需为溽。”黄宗炎曰:“云上天而将雨,必有湿溽之气先见于下。”○宁按:需、溽古音同侯部,音近而假。

6.讼

7.师,帅师。马曰:《西溪易说》。

8.比

9.小毒畜马曰:《西溪》曰:“小畜为小毒畜。”黄宗炎曰:“大畜、小畜为大毒畜、小毒畜,毒取亭毒之义。”○宁按:秦简本作“少督”,帛书本《周易》作“少”,、“”当是《说文》“

其丈夫。

10.履

11.泰○宁按:秦简本、帛书《易之义》并作奈。

12.否○宁按:秦简本写作上不下日,即从日不声。

13.同人

14.大有○宁按:秦简本唯作“右”。

15.狠

16.釐

17.大过

18.颐○宁按:秦简本作“亦”。

19.困○宁按:秦简本作“囷”。

20.井

21.革

22.鼎,鼎有黄耳,利取鳣鲤。马曰: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宁按:秦简本鼎作鼒。

23.旅

24.丰

25.小过

26.林祸马曰:《西溪》曰:“临为林祸。”○宁按:临卦,秦简本作临,与通行本《周易》同。帛书本《周易》作林。此卦名当作“林”,“祸”当是经文或薛贞注文误入于此者。

27.观○宁按:秦简本作“灌”。

28.萃○宁按:秦简本、帛书《周易》并作“卒”。

29.称马曰:黄宗炎曰:“升为称,地之生木,土厚者茂,瘠者瘁,言木与土相称也。”○宁按:秦简本仍作“升”,帛书《周易》作“登”。

30.僕马曰:黄宗炎曰:“剥为僕。”《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引作“剥”。○宁按:据《说文》,剥字或体作“”,从刀卜声,疑《归藏》原本作“仆”,后人转写为“僕”。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

剥:良人得其粟。其玉亦瘕,其粟亦沙。○宁按:[]滋野贞主等编《秘府略·百谷部·粟》引。此当即仆卦爻辞,二者似皆不全,全文或当为“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其玉亦瘕,其粟亦沙。”瘕当是瑕字之假借。

31.复

32.母亡马曰:黄宗炎曰:“无妄为母亡,母即无,亡即妄,非有他也。”○宁按:秦简本作“毋亡”,“母”当“毋”字之误。上博简本《周易》作“亡忘”。

33.大毒畜马曰:《西溪》曰:“大畜为大毒畜。”○宁按:畜字亦是薛贞注文误入卦名者,说见上“小毒畜”。《归藏》此原卦名当作“大毒”。上博简本《周易》作“大

34.瞿马曰:黄宗炎曰:“瞿当属观。”案:《西溪》引已有观,朱太史彝尊《经义考》以反对为义,谓瞿在散家人之前,则睽也。○宁按:秦简本作“”,即睽卦。

马曰:

35.散家人马曰:黄宗炎曰:“家人为散家人,则义不可考。”○宁按:秦简本家人卦只作“散”,则知“家人”二字乃薛贞之注文混为正文者。盖薛贞于“散”卦下注“家人”二字,谓此卦即《周易》之家人卦也,传抄误入卦名。

36.节

37.奂马曰:黄宗炎曰:“涣为奂,古字或加偏旁或不加偏旁,因而互易也。”○宁按:秦简本仍作涣,与《周易》同。

38.蹇

39.荔马曰:黄宗炎曰:“解为荔,荔亦有聚散之义。”○宁按:荔无聚散之义,黄说非是。上博简本《周易》解卦作“繲”,故疑“荔”是“薢”字之残误,“薢”篆文作“

40.员马曰:黄宗炎曰:“损为员。”○宁按:秦简本仍做损,与《周易》同。

41.諴马曰:黄宗炎曰:“咸为諴。”朱太史曰:“以损为员,而諴次之,则諴为益也。”○宁按:杨慎《丹铅余录》卷九云:“咸为諴。”然此諴当是益卦,恐字有讹误,疑本作“詗”,与“益”旁纽双声、锡耕对转,音近而假

42.钦马曰:黄宗炎曰:“钦当属旅。”朱太史曰:“钦在恒之前,则咸也。”○宁按:上博简本《周易》、帛书《周易》并以钦为咸,则为咸卦是也。秦简本作咸。

43.恒○宁按:秦简本作“恒我”,当时因卦中有“恒我”(即恒娥)而误。

44.规○宁按:秦简本夬作,即罽字,“规”当是此字之误释,盖上面之“罒”与“匕(刀)”合作“见”,而“炎”又误作“夫”,遂成“规”字。“罽”与“夬”同见母月部,音近而假。故此“规”当即夬卦。

45.夜

46.巽

47.兑

48.离○宁按:秦简本作丽。

49.荦○宁按:秦简本作劳。帛书《易之义》称坎为“劳之卦”。

50.兼马曰:黄宗炎曰:“谦为兼。”○宁曰:秦简本作陵。

51.分马曰:黄宗炎曰:“分当属睽。”朱太史曰:“以谦作兼,而分次之,则分为豫也。”○宁按:秦简本豫卦作“介”,“分”当即“介”之误,即豫卦。

52.归妹,承筐。马曰:《西溪易说》。

53.渐,取女。马曰:同上。

54.晋○宁按:秦简本作,从艸晋声。

55.明夷,垂其翼。马曰:同上。

56.岑马曰:黄宗炎曰:“岑当属贲。”朱太史曰:“岑在未济前,则既济也。”○宁按:字据《康熙字典·雨部》曰:“《字彚补》:与霁同。《说文先训》:从雨而见大昕,是霁也。《归藏易》既济作岑

”,为单字卦名。或以为是“螣”字之简构,然其爻辞中有“~其席,投之壑”之语,则知此字当读与“卷”同。

57.未济○宁按:《西溪易说·原序》所引自乾至未济凡56卦,“坤”一卦据《初经》补,以上凡57卦。

58.马曰:黄宗炎曰:“遯为,形义本通,无有异义。”○宁按:秦简本同。

59.蜀马曰:黄宗炎曰:“蛊为蜀,蜀亦虫也。”○宁按:已知上夜卦为蛊,则黄说为非。“蜀”当是“

60.马徒

○马曰:已上六十卦并《西溪易说》引,奭一卦据《初经》补。○宁按:“奭”当作“

、林祸、马徒三复名卦,不知当《周易》何卦也。”是其原有、蜀、马徒三卦也。

61.大壮○宁按:《穆天子传》卷二郭璞注曰:“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云:“郭注引丰隆御云事,盖出《归藏》文。”故知传本《归藏》中固有《大壮》一卦,据补。

○宁按:马辑本此下尚有荧惑、耆老、大明三卦名,马注云:“

三、归藏·郑母经

1.明夷曰:昔夏后启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马曰:

※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

2.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马曰:《博物志》卷九《杂说上》引此与前为一节,下更有四节,盖一篇之文,故次于此。○严曰:《路史·后纪》十四。

3.昔舜筮登天为神,枚占有黄龙神曰:“不吉。”马曰:同上。○宁按:枚占,《博物志》作“占之”。

4.武王伐纣,枚占耆老,耆老曰:“吉。”马曰:同上。○宁按:耆老,《博物志》作“蓍老”。

※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严曰:《路史·后纪五》。○宁按:秦简本此为节卦爻辞,云:“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老考占曰:‘吉。……’”,是知其占卜结果当作“吉”,《路史》引作“不吉”误。

5.昔鲧筮注洪水而枚占大明曰:“不吉。有初无后。”马曰:同上。○宁按:枚占,《博物志》作“占于”。

鲧筮之于《归藏》,得其大明,曰:“不吉。有初亡后。”严曰:《路史·后纪》十三。○宁按:《路史》所引不确切,不可据。此爻全文当为“昔者鲧筮注洪水而枚占于大明,大明占之曰:‘不吉。有初亡(无)后。’

6.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

7.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毕之。马曰: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郑母经》。《尚书·五子之歌》正义、《春秋左传·襄四年》义并引《归藏》“羿跸”。○严曰:

8.借者起射羿而贼其家,久有其奴。(注:起,羿臣之名。奴,子也。)○宁按:见《玉烛宝典》卷一注引《归藏·郑母经》,此条诸家失辑。经文“借”当作“昔”;“起”当作“趗”,即“浞”,寒浞也。注文当即薛贞之注。

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

10.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吉核之也。

※丰隆筮云气而告之。

11.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1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昔常娥以不死之药犇月。马曰:《文选》卷十三谢希逸《月赋》注,《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四,《汉艺文志考》引作“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宁按:《御览》卷九百八十四引作《归藏经》。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严曰:《北堂书钞》一百五十,《文选·月赋》注、《宣贵妃诔》注、《祭颜光禄文》注,《御览》九百八十四。○宁按:此二条乃诸书隐括之文。

13.昔者河伯筮与洛战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马、严曰:《初学记》卷二十。○宁按:其全文当为“昔者河伯筮与洛战而枚占于昆吾,昆吾占之曰:‘不吉。……’”。

14.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中天,苍苍其羽。”

此条见秦简本师卦,其爻辞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囗囗,囗囗[占之曰:不吉。]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中天,苍[苍其羽]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穆王西征犬戎而致使“荒服者不至”,故占曰“不吉”。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强。马曰:《庄子释文》,《汉艺文志考》卷一。○严曰:《庄子·大宗师》释文,《路史·后纪》五。

○宁按:以上自第9条至第14条凡六条马辑本皆辑入“逸文”,今据秦简本知其本属于同一篇书,故移入《郑母经》。

四、归藏·启筮经

马曰:朱氏《经义考》云:按《归藏》之书,有《本蓍篇》,亦有《启筮篇》。○宁按:马辑本作《启筮篇》,而据《玉烛宝典》卷

1.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

(享)……”,爻辞残缺,疑当即此卦。

2.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虚,作为璿台,于水之阳。

※夏后曰启筮享神于晋之灵台,作璿台。○宁按:见《御览》卷一七七。

3.昔者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马曰:《太平御览》卷七十八,《汉艺文志考》卷一。○严曰:

※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马曰:罗苹《路史注》。○宁按:此条马本辑入“逸文”,实际上与上条乃一条文字,是罗苹隐括而言,故亦移入《启筮》。“帝所居也”疑是薛贞的注文或罗苹自己的话,“帝”即谓黄帝也。

5.有一星,出于题山之上。三月乌出,必以风雨。○宁按:《玉烛宝典》卷三引《归藏易·启筮经》,此条诸家失辑。

6.坤帝尧降二女为舜妃。严曰:《周礼·太卜》疏引《坤·开筮》,坤是其卦名。

7.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马曰:罗泌《路史·前纪》二引《归藏·启筮》。○宁按:见《山海经·大荒南经》郭璞注引《启筮》。

8.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阳谷。马曰: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严曰:《山海经·大荒南经》注

9.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马曰: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徐坚《初学记》卷一,《文选》卷二十谢元晖《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李善注。○严曰:《艺文类聚》一,

10.共工人面、蛇身、朱发。马曰:郭璞《山海经注》、罗苹《路史注》并引《归藏·启筮》。○严曰:郭璞《山海经·大荒西经》注,《艺文类聚》十七,《御览》七十八。○宁按:又见《御览》卷三百七十三。

11.丽山之子,青羽人面马身。

12.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占之曰:“羽民是生百鸟。”

13.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马曰: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严曰:《山海经·海外南经》注

14.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马曰: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严曰:《山海经·海内经》注,又见《史记·甘茂传》索隐。

15.鲧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熊。马曰:同上。○严曰:《山海经·海内经》注。○宁按:严辑本“熊”作“龙”。

※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严曰:《初学记》二十二,《路史·后纪》十二。

※大副之吴刀,是用生禹。马曰:《初学记》卷二十二。○宁按:“生”《初学记》作“出”。

16.昔彼《九冥》,是与帝《辨》同宫之序,是为《九歌》。马曰: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严曰:《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17.不得窃《辨》与《九歌》以国于下。马曰:同上。○严曰:《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五、归藏·本蓍篇

○宁按:《本蓍篇》乃将选蓍、治蓍的方法,文云“蓍二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故名曰“本蓍”。疑此篇本出自《卦下易经》也。

1.蓍二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马曰:张华《博物志》。○宁按:二千岁,《博物志》卷九《杂说上》作“一千岁”。

2.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荆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荆三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

3.筮必沐浴斋洁焚香,每月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龟亦然。马曰:《博物志》卷九。○宁按:马本“斋洁”作“斋戒”,“焚香”作“食香”,“月望”作“日望”,皆据《博物志》卷九《杂说上》订正。

六、归藏·遗爻逸文

》“燂若雷之声

1.乾者,积石风穴之琴。亭之者弗亭,终身不瘳。

2.离处彼南方,与日月同鄕。○宁按:见《玉烛宝典》卷五引《归藏易》。此条诸家失辑。由此条知《归藏》用后天卦序。以上二条当出自《卦下易经》。

3.上有高台,下有雝池,以此事君,其富如何。马曰:《太平御览》卷四百七十二,王应麟《汉艺文志考》引作“以此贾市,其富如河汉”,《绎史》引作“河海”。

※上有高台,下有雝池。以此事君,其贵若化;若以贾市,其富如河。严曰:《御览》四百七十二。○宁按:《御览》末句作“其富如河汉”。

4.有人将来,遗我货贝。以至则彻,以求则得。有喜则至。马曰:《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览》卷八十七。○《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

○宁按:“有喜则至”,马本作“有喜将至”。此见《御览》卷八〇七,马、严所注出处均误。

5.有人将来,遗我钱财,日夜望之。马曰:《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五。○严曰:《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一。○宁按:此条出《御览》卷八百三十五。日,马本、严本并作自。○宁按:《

此爻辞以“钱财”连文,《说文》之言未必确当。

6.君子戒车,小人戒徒。马曰:《文选》卷二十颜延年《秋胡妻诗》注,王应麟《玉海》卷三十五

7.有凫鸳鸯,有雁鹔鷞。马曰:《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五,《汉志考》卷一。○宁按:以上五条当是《齐母经》诸卦之爻辞。

8.东君、云中。马曰:司马贞《史记索隐》云:“东君、云中,见《归藏易》。”○宁按:“云中”即“云中君”,东君、云中君俱见《楚辞·九歌》。

9.穆王猎于戈之墅。

10.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

11.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黄云扶月。

…………………………………………………………………………………………………………

附录1

归藏·十二辟卦

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巳乾,午姤,未遯马曰:朱太史曰:“《归藏》本文作。”申否,酉观,戌剥马曰:朱太史曰:“《归藏》本文作仆。”亥坤马曰:徐善《四易》。

马引

附录2: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序

清·马国翰

附录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案语

清·严可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人民出版社19829P389

[2]王宁《〈归藏〉篇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2

[3]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8P17-18

20091115日】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1127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11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