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写的是情怀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公众号久没更了,也曾打算将公众号文章全重写整合,因为目前觉得过去写的不好,但没开始,一是没时间,二是有下文这更重要的事要做,且心中又有更好的写法在酝酿中,如果这次写,也是会按下文写的“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模式来写,大家知道原理,自行理解即可。

第一部分

一直以来,中西医两个亲兄弟是处于矛盾状态的,虽然同为护卫人类健康的卫士,但它们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水深火热的分割线,一开始学习中医时,也是按老师建议将两者分开来学,但渐渐深入后,发现两者在理论上一定程度是可以相融的,甚至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只是互相缺乏认识,愿未来能实现中西医不分家,西医也能正确认识中医这个同是护卫人类生命健康的卫士,西医也能无障碍地运用中医,因而,无所谓是西医融入中医,还是中医融入西医,无所谓是西医作为中医微观的补充认识,还是中医作为西医理论和机理的补充,本质上,我坚信它们是一体的,只是因为种种缺乏沟通导致泾渭分明,何其悲哉!因此我将“证明中医”“中西医融合”这些新概念作为自己终身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之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有生之年能见证其实现,如此全人类的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中西医目前存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但我们都知道,并没有真的结合,只是“中西医合作”,各自运用各自的理论体系相对独立地运用,合作形式为两者共同协同治疗患者的疾病,如同国际合作的高精尖产品一般,各国各自保留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绝不交流,各取所长,求同存异,共同能治病,不同的是认识观和方法论。

为实现“证明中医”“中西医融合”的理想梦想,先要简要概括中医思维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

第一对阴阳,即其中两大基本单位为——“寒”“热”;

第二对阴阳,其中另两大基本单位为——“升浮发(出)”“降沉收(入)”;

第三对阴阳,最后的两大基本单位为——“气”“阴”

其中,“阴”的内涵可细分,一为中医的“阴”,包括血(瘀)、津(痰饮水湿)、液、精、食、毒、六淫……一为西医的“阴”,即西医理论体系,即西医的结构观和功能观。

接着再分几大层面,篇幅有限,不细写了,举例即一为表里;一为结合中医其他理论体系,如藏象理论分脏腑分析,同时考虑整体与局部;一为结合自然环境分析……

运用的最基本原则是这三对阴阳要按太极图模式正确理解,其次要任何一步分析都要同时考虑周全“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即同时考虑周全“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先多元论,再进一步向一元论分析。仅就这两点来说,很多中医人在认识上有许多的盲区,尤其初学者,可能是受西医一元论或应试教育的唯一标准答案的影响,无法理解变化的事物中相互联系的现象事实,对于中医有很多的糊涂和误解,很多医案的失治误治可由此寻源,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于中医的每一步,都要同时兼顾以上中医思维模式,会发现很多的新大陆,增强对中医的理解,增强对疾病每一细节的理解,不全都只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很多是有概率大小的,是有不同原理和原因的。

第二部分

为实现“证明中医”“中西医融合”的理想梦想,其次是要寻求中西医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正是中医界最难且又最亟待解决的世纪难题了,离开这个,中医是不可能真正复兴和崛起的!

目前对中西医的理解,认为中西医的理论和思维模式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看到这里可能我就会被批评了,但真理如何,且看下文及未来分晓。可以心存怀疑,或者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我保留我说话的权利。

“中西医融合”,目前还远远不能实现,但已能点滴渐渐实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最关键的核心即是要将前文写的“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以西医能认识的方式全部正确打开,在我的中西医融合的理论模型设想的构建上,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明确“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真实存在形式!

行内术语会表达为中医为形而上的存在,诊疗观念是相比于治病更进一步的治人,而西医是形而下的存在,诊疗观念中更强调治病,而非治人。但在我看来,这又是中西医两兄弟千千万万个不理解中的其中一个表现,中西医无所谓形而上形而下,只是个相对概念,原因是,在现有主流医学为西医学的医疗界,在现代科技为支撑的西医理论,形而下的定义即指现代科技已阐明的部分,但对于另一部分,对于那现代科技仍未能阐明的存在形式,即谓是形而上,即是指不完全知晓原理的存在形式,其中有唯心的存在,除外唯心的,也有真实唯物的存在,即在某一维度能见证其存在,但现代科技仍未能认识其存在的一种现状。中医形而上的存在,亦即如此,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的治病救人、护卫健康的价值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目前仍未被现代科技认识,就跟西医暂时界限分明。在中医人看来,西医是形而下的,以结构观的形而下的形式存在,而中医是形而上的,以象的形式存在,但在我看来,中医也是像西医一样以客观的结构观形式存在,只是仍未被现代科技发现罢了,西医治疗用药,是目标明确地针对西医理论结构观中定位的一个个点精准治疗,中医其实也是的,只是用的不是西医理论,而是目标明确地针对中医理论中定位的一个个点精准治疗。

因而,由此可见,目前主流的科研路线,是在西医理论中寻找中医理论的落脚点,中医理论在西医理论中夹缝生存,误以为医理的真理就只有西医理论,检验医理的真理性由西医理论定义,只可惜,西医理论仍未能将中医理论覆盖!

那么重点来了,中医治病的原理的真实存在形式是什么呢?

在个问题即是在探索中西医融合,或者说中西医真正结合的道路中最棘手又最有趣的难题,可以尝试以下这种模式体验下其中的乐趣,即同时用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思考对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思考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中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会发现许多新大陆!

目前我坚定地认为,中医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是西医理论中某个定位或某些集合,也可能需要在西医理论之外补充些新概念,只需要点滴积累慢慢将“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落到实处,真实准确阐明其机理,并实现和西医理论的共融,或结合,或补充,最终要能全贯通无障碍地让西医也能运用好,将中医理论所有理念和各各细节全贯通无障碍地运用。于后文的第三部分举例,抛砖引玉,写点我的思考。

一直在摸索着,如何用西医看得懂的方式打开?最好是能借助现代科技以影像学或数据的形式实现对此的客观、精准、真切的观测!目前仍在探索的道路上,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参考:

一是像CT、MRI一般,以影像学的方式客观展现“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客观存在形式,如何客观认识和定量,真难!如远红外的热成像能否正确体现中医运用的第一对阴阳,即能否正确体现“寒”“热”?甚至于体现中医更多的存在形式和运用机理?以及要如何让西医发现其在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价值?真难,慢慢摸索了。

二是以数据的形式来使中医理论能被西医认识,例如,中医经络的实质的研究已历经半世纪余,虽然在良导络理论发现后有质的突破,但距离“证明中医”还很遥远,最近发现的毛小妹、白贵敦的《医易时空医学》一书可供研究,作者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得以解读以良导络为基础制作的经络测量仪测量出来的数据,理论上来看,仅靠经络测量仪不能完全“证明中医”,但应该能有一定价值,且待研究。

第三部分

最后举个老师治病的例子,也是本文的重头戏,前文的内容是为这里预热,文初要感恩杨老师(杨周瑞老师),是广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门诊的明医,是我一直等待的明白中西医医理的相互联系的老师,感恩老师无私的栽培,全情的传授,学生每周末的跟诊学习期间受益匪浅。

篇幅有限,这里仅举一例,虽是看起来不起眼的外感,在老师这里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十年磨一剑的医者匠心!

杨老师治疗外感表证疾病有一基本方,药物如下:

玉竹15g       甘草8g             茯苓15g      枳壳15g

柴胡15g       羌活20g            独活20g      明党参30g

黄芩20g       薄荷10g(后下)     苍术40g     连翘20g

桑叶25g       荆芥穗15g(后下)   菊花25g      金银花30g

常用加减:热盛加石膏30 g;体虚可适当加红参5 g,金银花15 g;慢性炎症加三七20g;血虚加当归15 g,川芎10 g;失眠加天麻30 g……

配合西药、中成药增效:抗生素类:头孢克洛缓释片;清热解毒类:熊胆胶囊、清热消炎宁胶囊;化痰类:珍黄化痰混悬液;抗过敏类:咪唑斯汀缓释片……

解读这一基本方可从两种思路下手,一是分析疾病机理到选药处方,二是以方测证,从用药回推疾病机理,下文两者结合写一点点。

首先是强调西医对“病”的理解的方式,中医不只是辨证论治,这是基础,但各病有其“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不同倾向和规律。接着从中西医两个角度来认识下,外感表证对应西医,相当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但远不止于如此,在很多地方都有其存在价值,如皮肤病等,为避免运用中医时考虑不周全,因而前文强调运用医学知识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时,认识疾病的原理和治疗时,要时刻同时兼顾考虑“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如此可加深对医理的认识,“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中的相互作用对于医理认识的价值,还有待被中医人认识!

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来举例,西医教材的内容都懂,不赘述,单纯只看西医理论,西医的一切都是严格符合西医理论的原理,同样的,西医的治疗也是严格符合西医理论的,仅看西医理论,西医的正确性科学性是无可厚非,中医人也不应非议西医治病观,西医在其理论体系内是正确的科学的,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同样的,西医仅站在目前西医理论的眼界上看中医也是同样的不理解。我们这些中医人,肯定无数次听到来自周围中医人发自肺腑,源于心底的呐喊,真想能有方式和西医沟通,“医学运用的三对阴阳”(“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怎么证明,怎么让西医认识,中医的治疗基本单位如何被认识?正如省中医一院长所言:“中医存在道理就在于疗效”,的确如此,但仅满足于此中西医两兄弟永难血浓于水。

从疾病的来源上看,西医认为这类炎症表现,是致病菌跨越了人体的免疫防御屏障且超过人体无声无息调节的上限,因而人体出现不适。对于人体免疫防御屏障功能的下降,西医主要为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这些层面的认识,在西医教材上总会提及除此之外的导致人体免疫防御屏障功能下降的诱因,如寒冷、劳累等,但对于这些,只是按诱因来看待,治疗上难发挥,只能建议患儿多保暖,多休息等。但这些正是中医理论中确确实实的存在,中药就能针对这些给予治疗,但无奈无法让西医理解。

看看寒冷这一诱因,半夜被子盖少着凉会感冒,西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西医认识为致病菌进入人体导致的疾病,治疗是只针对由此产生的后续过程。但想想,有些人不盖被子也不容易生病,有些人哪怕睡觉露出肢体一点也会生病,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机理,其中一种理解方式可为寒冷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局部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减少,进而致病菌更容易入体内。中医的补法对于此即可有作用,但补气的实质是什么呢?是西医理论某一环节,还是某些环节的集合,还是需要在西医理论外补充些来加以认识呢?

接着到致病菌进入人体后的一系列变化,这是一类炎症共有的过程,因此机理而来的疾病可有很多,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关节炎、皮肤病等,对于急性炎症西医易治,但对于慢性炎症,西医就难治了,最佳武器是抗菌药物和激素,但还有中医理论中的很多基本单位未治疗到,如“热”,虽然抗菌药物能治疗一点,但未能尽治。西医无“热”的概念,因而无“上火”等概念,吃辛辣食物可致上火,亦即西医所谓的炎症,国外的一般治法即是用维生素、解热抗炎药,但在中医理论中,“上火”直接来说是“热”表现,治疗到“热”是关键,简单的如多喝水,多吃蔬菜,西医也会用,但考虑不同,严重点的用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当然,前文说明了,任何细节都要同时考虑“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综合考虑后才得出治疗方案,最终不一定是治疗“热”。

接着看药方,最重要的药物是祛风药,老师这里又带领我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表证的实质是什么?解表的实质是什么?祛风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中药治疗表证时,是针对六大基础单位中的物质载体“阴”的“风”这一环节予以点对点的治疗。

但在在现行主流科研中,完全只用西医理论作为医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研究的是中药中总是哪个成分抗菌抗病毒, 而不是研究如何证明中医,如何证明中医“风”的存在道理,真乃可惜!因而,科研成果也只是西医理论的一点补充,对于中医的发展,影响不大!

想想“风”的存在,有“风湿关节病”的存在形式,中医理论为何将原本应该同时兼顾的“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着重将“风”和“湿”归纳给关节病,“风”在其中的价值如何?老师治疗痛证,一大治疗方向即是针对“风”治疗,关节病的疼痛是常有的明显症状,常用祛风湿药,化简下其机理,即是“祛风+行气机”,气机畅则不痛,同理治疗身体局部不明原因的痛证,亦用祛风湿药开畅气机,祛走积聚于此的风邪。同理,以往解读《伤寒论》的“头项强痛”,很多解释都意外忽视了“风”的作用,单纯解释为“寒”的作用。

上段的“风”指的是“外风”,还有“内风”的存在,同样是“风”,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尤其是在表证不明显的时候,联想到头痛,高巅之上唯风可及,有外风的川芎茶调散,亦有内风的镇肝熄风汤,由于中医不具有西医一般如此客观化的表现形式,历代中医人在学习中医时也常有糊涂不明的时候,这也是中医学了难用好的原因之一,积累特重要,要是有客观的参考就太好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有记载内风头痛误当外风头痛治疗导致病情转危的案例(见书中镇肝熄风汤所举医案);“中风”也和“风”有关,历史上对其认识也有过程,唐代以前多从“外风”论治,唐代之后渐发掘“内风”价值(详见第一版方药中邓铁涛或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的《实用中医内科学》);由此可见,证明中医这项事业的重要性,客观化的中医理论存在依据,才能真正的更精准地把握“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中每一基本单位的真实价值!

回归解表的实质的探讨,第一要义不是强调“寒热”,而是强调“风”,其次才是强调“寒热”,因而《伤寒》和《温病》也是应该和谐共处的,不必分两家,各自是针对“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不同点治疗,不可偏废。

以玉竹、甘草、明党参代表的滋阴润肺药,配合茯苓、苍术为代表的健脾燥湿化痰药,因为“燥”和“痰湿”常可同时存在,其中的“明党参”是老师最喜运用的药物之一,既可润肺养阴,又可化痰,一举两得。初学者常容易一元论思考,见痰湿就只见到痰湿,没有把这六大基本单位都考虑在内,尤其治疗时更应如此考虑各个基本单位的价值。初学者也会疑惑这看似相反的“燥”和“湿”为何会同时存在,其实按多元论来考虑就可以理解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属性,可以并列存在,同时又相互联系。这里又可以显示了“医学运用的六大基本单位”的多元论运用原则的价值。

这里的“化痰利湿”以及“润燥生津”的治法,其客观存在形式又如何?百病多由痰作祟!强调多元论同时考虑六大基本单位的意义即是可以更深地认识中医,更全面地开发中医的治疗思路。老师治疗糖尿病时,常采用化痰祛瘀的治法,考虑糖尿病的机理为胰岛素抵抗,我们知道糖尿病多II型,病人胰岛素反而是多的,但血糖却控制不下来,用化痰祛瘀的方法,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其中机理可考虑为胰岛素质或量问题,即使质和量能保证,但因“气机”这一层面,痰瘀的阻滞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最佳功能,因而血糖高,可供参考。同样的,考虑为痰瘀导致血管阻力增大,进而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可出现返流,轻度返流一般三个月活血为主,配合化痰的治法,可治好,重照心脏彩超显示心脏无异常。返流机理可用吹气球来理解。同理,慢性炎症,加三七增效,可考虑为促进血液循环,有时不加三七,反而半月一月难愈,加用三七后,疗效大增。这里的“瘀”,又该如何客观认识,如何让西医明白,还有上面的“痰”,中医六大基本单位如何让西医明白?

以柴胡、枳壳为代表的行气的四逆散,气机畅可增效;以金银花、连翘为代表的清热药,尤其金银花西药药理有明显抗菌抗病毒作用,中医为清热解毒作用,可对抗内毒素等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这里的金银花,作用还可惊人,疮痈要药金银花,西医无法理解中药如何发挥作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认知范围内的事实……

总之,中医理论有很多是西医理论中不知如何认识的,或者不存在于西医理论中的,但又与医理息息相关,且待我们挖掘,中医等待被证明!

附:本文的大纲——

向往的科研,未来的新领域:https:///doc/1F6yzeUGIw

以下为此幕布内内容的截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