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三国志》

 孟莉敏 2019-05-24

      最近,读了西晋著名作家、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与几年前看过的《三国演义》作比较,竟感悟颇多。

    这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了真正的三国历史。三国既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多少英雄战死沙场,又有过多少人雄霸一方,有一些人过早死去,又为何呢,比如袁绍、刘表这样的人,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利用这些人才,导致没有把他的文臣武将的长处发挥出来,反而把短处尽情释放;袁绍官渡之战不听沮授、田丰的建议,不仅集结大军进攻官渡,而且把沮授关押起来,剥夺他的军权,而把军权交给只会溜虚拍马屁的郭图,结果致使全军覆没,领土沦陷,自己吐血而亡,然而死后儿子们不仅不团结,还勾心斗角,相互争权夺势,最终一手打下来的江山被曹操占领。而刘表是太懦弱,就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刘表只适合在治世,而不适合在乱世,三国就是一个乱世,所以他的结局就可想而知。当时天下文人墨客,豪杰义士集结于荆州避难,而刘表居然一个也没有重用,真是无能。结果死后,儿子刘琮也不战而降,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领土,就白白拱手相让给曹操董卓因为残暴而导致群起而攻之,最后被自己的义子万人敌吕布杀死;曹操则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曹操在治世就是能臣,在乱世就只好当奸雄了,其实曹操最初也想当能臣,但是报国无门,只好当奸雄了,虽然自己在世时能驾驭自己手下,却未能让儿孙守住江山,结果自己多年呕心沥血打下来的江山就落入司马家族手中;刘备在百姓眼里是仁义的化身,其实表面上是仁义之君,其实很会用计收买人心,真的很奸诈和狡猾,让人防不胜防,他不仅奸诈还十分狠心,把自己的义子刘封毫不留情的杀死!最终因感情用事,结果彝陵之战大败,病逝于白帝城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天命,魏蜀吴相继的灭亡,使中国重新统一起来,进入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时代
  同时《三国志》摒弃了小说的虚构,揭开了诸葛亮的神秘面纱,还原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大家现在所熟知的诸葛亮,是罗贯中改动较大的人物,可以说已经把诸葛亮神化了,空城计、羽扇纶巾,三气周瑜,这些都搬到诸葛亮身上了。其实历史上,羽扇纶巾原本是周瑜的打扮,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看出:“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说的正是周瑜。至于空城计,原本是李广用的,却也套在了诸葛亮的身上。所以啊,神化,也不能太过了,还是原始,纯粹比较好,写文章也是一样,不要太过夸张,这点要学一学。
   《三国志》让我们了解的才是真正的三国历史 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就是根据《三国志》改编而来的,可以说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演义》这部文学经典名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