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小伙18岁钻进小山村开酒吧 连奥斯卡影后也来光顾

 長寿麒麟 2019-05-24

94年出生的丁牧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7年前,高中毕业的他来到安徽徽州碧山村帮母亲打理民宿,开始了乡村生活。现在,他在村子里开了一家乡村酒吧,还自酿了一批属于碧山村的精酿啤酒,他把对碧山的感情注入到其中,销往全国。

摄影/金轲 视频/王俊晨 编辑/倒立

出品/腾讯新闻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
  • 75岁老太独居深山,只为守护相传200年的“宝贝”,穷死都不卖!
  • 如果红白喜事相遇,哪一个应该先让路呢?看看老人是怎么说的?
  • 8090后的农村人要注意,再过5年都要面临这3大难题,谁也逃不过!
  • 婚姻法将出新规定,农村单身汉有福了,网友:看完不想结婚了!
  • 2019年农村又一“怪象”,80、90后属实常见,媒婆表示很无语
  • 90后“废品小妹”收废品十年,一天卖两卡车:凭本事挣钱不丢人
  • 2019年农民不能在农村建房了?是真的还是假的?越早知道越好
  • 中国最大富豪私人金库内部曝光,共有三万多个保险箱,让众人咋舌!
  • 农村收头发的到底有多挣钱?大叔告诉你真实利润,看完你肯定不信
  • 单身男女首次相亲年龄不到23岁 平均相亲5次能遇见爱情
  • 揭秘网红“流浪汉”沈先生到底是谁?“乞丐”沈巍背后的流浪真相
  • 流浪者沈先生为什么受到热捧?持批评意见的专家请多反思再开尊口
  • 2019上海杜鹃花展亮相滨江森林公园
  • 今年起,农村5类人要丢“饭碗”,国家严查整顿,有些人要慌了
  • 2019农村“三清三查”将正式展开,事关家家,农民早做打算!

点击视频观看:逃离上海的90后小伙去乡村开酒吧

碧山村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北枕黄山余脉碧山。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徽州古村落,这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尚有10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和祠堂,更有宋代私家园林"培筠园"等遗址。但近些年随着村里年轻人外流到大城市打工,碧山村和中国许多村子一样,渐渐没落。

然而上海小伙丁牧儿却已经在这个小乡村生活了整整7年。

18岁那年,他刚刚高中毕业,来到碧山帮母亲打理民宿,从此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呆得久了,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渐渐融入了乡村生活,丁牧儿发现,其实中国的乡村并不是人们印象中落后的样子,更多的是失去了活力。村里大多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有激情的东西越来越少。

于是,他打算做点什么来吸引当地的年轻人返乡,为他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

碧山好山好水,但一到夜晚,村里就陷入了寂静,没有任何的娱乐消遣。丁牧儿就想能不能像国外的村子一样,在碧山村建一家乡村酒吧,到了晚上,村民闲暇之后能有个小聚的地方。于是,他在村头小桥边把酒吧开了起来。

酒吧刚开起来时,村民们就很感兴趣。大家都说,这不是电视上才有的酒吧吗,居然开到我们村来了。

一开始,村民会自己拿着白酒来店里喝,丁牧儿就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到后来,家中孩子考试成绩不错,也会被奖励来酒吧吃一份炸鸡薯条。酒吧渐渐地成为村里老少都会来的地方。

丁牧儿的酒吧在村里扎根后,也吸引了许多城里人的到来。以前提起徽州古村人们只知道西递、宏村,现在碧山村也已被人熟知。碧山村里还开了“碧山书局”,还有专注于皖南手作的碧山工销局,这些地方都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可以让越来越多的碧山年轻人回到家乡。

一次,一位外国旅友来到丁牧儿的酒吧小憩。丁牧儿发现外国旅友在看酒单时一直在皱纹头,于是就上前询问。外国旅友告诉他,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喝当地的啤酒,像碧山村这么美丽的地方,应该拥有一款自己的啤酒。丁牧儿突然受到了启发。

他觉得自己可以研发一款属于碧山的精酿啤酒,把自己对于碧山的感情注入到酒里,分享给更多人。于是他从网上买来相关的书籍和器具,开始学习自酿。

丁牧儿最早研发的啤酒叫“天光”与“落昏”,这两个词都是碧山当地俚语,意思是天亮了、天暗了。丁牧儿觉得这两个词代表了当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素生活。

碧山的元素被加入啤酒当中,像“天光”就加入了皖南陈皮,而“落昏”则加入了祁门红茶。很多客人离开碧山前都会带几箱回去,喝完了还会找丁牧儿买。丁牧儿干脆开了一家网店,这样一来,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喝到碧山精酿。现在,碧山精酿每年的全国发货量在30吨左右,差不多75000瓶。

奥斯卡影后-朱丽叶·比诺什和女儿在碧山

现在,他的酒吧越来越有名,偶尔也有名人来访,比如:奥斯卡影后-朱丽叶·比诺什、无印良品设计总监-原研哉……BBC、纽约时报也不止一次报道过。

无印良品总监:原研哉

如今,丁牧儿已经做了三年的精酿,有十几款啤酒问世。他还在不停地更迭产品,不忙的时候,丁牧儿就去农户家和村民聊天,从他们口中了解当季有什么特产,看看是否可以与精酿结合在一起。

2019年5月8日,在碧山的一幢传统老屋里,丁牧儿和村民一起度过了他25岁的生日。从18岁到25岁,7年的时间让他从一个大都市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一位从城市到农村发展的“逆行者”。

在生日聚餐上,丁牧儿为村民和酒吧的员工倒上一杯自己酿的酒。大伙儿都会亲切的叫他牧儿。上海口味偏甜,而碧山菜偏咸辣,现在丁牧儿也早已能吃习惯。

碧山这两年发展很快,现在还在修一条直接通往西递的公路,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前来。但在丁牧儿眼里,来农村旅游与把事业放在农村还是不一样的。城里人到这里,可以得到暂时的放松,而他生活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在碧山村,乡村酒吧不是一个买醉的地方,而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平台。丁牧儿的酒也不同于人们常识里千篇一律的啤酒,它能喝出碧山的春夏秋冬,喝出人情味。

丁牧儿自己开玩笑说,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在碧山读了人生的四年“大学”,这些自己酿的啤酒就是他的“毕业作品”。最近他又在尝试做文化衫,把自己画笔下的碧山印象展现在大家眼前。

上海青年的“逆行”还将继续,广阔的农村在他眼里大有可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