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wenxuefeng360 2019-05-24

01

前段时间,岳云鹏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但凡有一点办法不会这样,能辅导我闺女就可以,别的没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字里行间尽是崩溃无奈,是真没办法了,教孩子学习、辅导作业太让人绝望了。

这语气多像我们身边的家长、老师们,在教孩子这件事上,无数人一把心酸一把泪。

大多时候,当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没能很快吸收知识。大人们就会生气,大框道理倾泄、黑着脸一顿发脾气,孩子也会有越严重的抵触心理。

法国的哲学家卢梭就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上周末,我带侄女优优看电影,刚到表姐家,就看到优优眼泪汪汪,表姐叉着腰在发火。

一问表姐才知道,幼儿园的老师说,优优加减乘除还不错,但语文学得不好,总是记住这个笔画忘记那个韵母。她是真忍不住,才把孩子给骂哭了。

见到这样的情形,我忙劝了劝表姐,带着优优出门。优优揉着哭得红肿的眼睛说,“语气老师总是黑黑脸,我不想上她的课……”

缓了好一会儿,优优见我要带她去看电影,脸上才重新有了笑意。

我选的是一部口碑很不错的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之前在头条上看预告片,觉得影片的景色特别地惊艳治愈,看完电影,更是觉得不虚此行。

02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这部电影改编自瑞典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同名长篇小说《海蒂》。讲述了小海蒂父母双亡,姨妈只好把她送到了爷爷身边,交由爷爷抚养。

爷爷一个人住在阿尔卑斯山下,从姨妈见到爷爷时,神色慌张的样子,可以看得出爷爷并不好相处。

果不其然,爷爷的性格很是强硬孤僻,也不喜欢海蒂的到来,想过几种方法要把海蒂送走。

但海蒂用自己的纯真,让爷爷很快地接受了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家的海蒂,可以和小伙伴皮特奔跑在阿尔卑斯山上放羊撒欢,幸福地和爷爷住在一起。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可海蒂的新生活刚开始不久,姨妈又出现了。

这次,姨妈动了心思,想让海蒂成为富家小姐克拉拉的玩伴,克拉拉因为每天坐在轮椅上,不能出门,没有同龄人陪伴,急需一个玩伴。

出于对姨妈的信任,海蒂随着她一起坐火车出发,姨妈却又一次抛下了她。

幸运的是,克拉拉很欢迎海蒂的到来,虽然初始规矩总让海蒂难以适应,好在有克拉拉的关心和帮助,两个姑娘也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虽然生活条件优越,但离开爷爷太久,海蒂的心里总是很不安,她想爷爷了,也想阿尔卑斯山上的一切。

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窗外的世界,想站在最高的塔楼楼顶,希望能够眺望到阿尔卑斯山,却一无所获。

还好,克拉拉的奶奶从见到海蒂的第一面,就知道海蒂不是真正的快乐,克拉拉的爸爸也在医生的建议下,把海蒂送回家与爷爷团聚。

终于回到熟悉的地方,海蒂迫不及待地脱下漂亮的小裙子,飞奔着与爷爷相拥,海蒂也重新拥有向往的生活。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后来,克拉拉收到海蒂的来信和约定,一路奔波来到阿尔卑斯山,终于懂了海蒂为什么心心念念回家。

在阿尔卑斯山的克拉拉没有规矩的束缚,融入海蒂的生活里,她有海蒂的陪伴,呼吸着自由畅快的空气,奇迹搬站了起来。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优优也看得津津有味,确实影片里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件温暖的一事,都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想到优优哭得可怜兮兮的样子,我也不禁反思,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电影中,有一个在海蒂的成长里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告诉了我一些答案,她就是克拉拉的奶奶。

就像很多大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拼尽全力,可是教得很辛苦,孩子学得很乏力,而且事倍功半,长久以往更容易“揠苗助长”。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真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且一旦打压孩子,更是会让孩子抵触丧气,那么能够让孩子饱有好奇,鼓励孩子茁壮成长,到底要做哪些事呢?

03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第一种能力,开发孩子的好奇心,产生持续的积极力量。

于丹教授曾谈到,好奇心、以及旺盛的求知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两种东西。

电影里,海蒂因为在阿尔卑斯山时经常和皮特待在一起,无形中被皮特影响,认为读书识字不重要。家庭老师用很多方法,都没有办法教导海蒂,这时老师应该已经觉得海蒂不是读书的料了吧。

可奶奶,却有办法让海蒂主动想识字。一天晚上,奶奶给海蒂讲起山区放羊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海蒂的注意。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正当海蒂听得津津有味,奶奶却停下,她告诉海蒂,如果你识字的话,就可以继续读到故事的精彩内容了,奶奶就这样成功激起小海蒂的好奇与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曾提出过“积极上瘾”,让孩子对事物感兴趣,自主投入,更加专注,对事物保有热情,从而持续地“上瘾”。

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面前也是如此,孩子在打开一个个知识新大门的时候,都会满足,自然会一路收获惊喜,不断地成长。

04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第二种能力,尊重孩子的梦想,鼓励孩子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海蒂回到阿尔卑斯山的时候,进了当地的学校,有一天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周围的同学有人说成为牧羊人,有人说像我父亲一样的铁匠,当海蒂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老师,长大之后,我想写故事。”

班里的老师和同学,纷纷觉得海蒂异想天开,投来质疑与嘲笑。海蒂一度因此丧气,觉得自己不行,后来奶奶带着克拉拉来到阿尔卑斯山,听到海蒂的烦恼,奶奶告诉她:

《海蒂和爷爷》: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这两种能力

他们是知道的东西太少了,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你已经见过世上更多的东西。如果做某事会让你开心,那么你就只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了什么。

奶奶很尊重海蒂的梦想,明白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未来的人生都没有设限这一说,也在海蒂表现出对读写故事的热爱时,引导帮助海蒂走上寻找梦想的道路。

而现实的情况里,很多父母却会打压孩子的梦想,甚至是给孩子泼下冷水,这样的打击常会扼杀掉孩子的梦想与未来的可能性。

作家张振鹏就曾写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8岁的男曾对母亲说,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一位舰长。母亲听到孩子的想法,却回复,你成绩这么差,还想当舰长,我看扫扫军舰都没你的份儿。

这样讥讽式的话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如果这位母亲可以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梦想,孩子日后真没准会是一位出色的舰长。

对于孩子的梦想,与其“妄下结论”地阻挠,不如和孩子一起努力成长,也请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哈佛家训》里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人生也会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一粒种子,用心浇灌,每一滴雨露都能让梦想绚烂如花。轻舞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