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四合院资料—厢房、倒座房的架构1(第二十一期)

 顺益兴四合院bj 2019-05-24

厢房

大中型四合院的厢房、前檐一般都带有外廊,其构造采取六檩前出廳的形式。这种构架与上面所举前廊后无廊的形式是一样的,也会出现“撅尾巴”的情况。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也可按上述方法,将其调整为屋脊居中的形式。

在小型四合院中,由于院子宽度不够,厢房无条件做外廊,只能采取五檩无廊的形式,柱上承五架梁,进深方向分作四步架。厢房的前檐有椽子、飞椽向外挑出,后檐因与邻舍房屋相接,不能出檐,要做成封护檐。

倒座房

倒座房作为临街建筑,一般都体量不大,多采用五檩构架。倒座房的进深以4m-5m为多,而且极少有带外廊的,即便是大中型院落也是如此。这大概是因为它属外宅,在诸房中地位不很重要所致。但位于倒座房东侧的宅门,则比倒座房高大、突出得多。

由于宅门的尺度与倒座房不同,它们的木构架互不相联,是相对独立的。宅门的柱子一般要比倒座房的柱子高出半尺到一尺,它的屋架形式也是根据宅门的形式等级而定的。

倒座房的后檐临街,檐子的做法可以灵活多样,既可做椽子向外挑出,也可做封护檐。这一方面要看主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看院子的档次。一般说来,有官阶的人住的房子,出檐做法较多,而一般百姓的房子,做封护檐的较多。

参考书籍丨《北京四合院建造》 马炳坚老师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