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场春雨暗洒,朦胧犹断,沉浮之间仿佛在梦中聆听一场千年诗话,淅淅沥沥锁人心事。 春城,是四万里的云梦泽,灵光毕露,万花弥舞,湖澄阶净,杨柳依依。恰逢阳春三月,细雨如酥,更显动人楚楚。 纵读千家诗,遍涉百家词,除了为纳兰的真情所动,再者就是喜欢正中的朦胧,尤其是那雨中的朦胧,时而浮现,时而沉沦,不刻意去追求,又不苦苦去等待,诗雨情来,悠妙其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光无限,时节正好,丝丝细雨,绵绵飘荡,是谁在窗前神伤?常道是,流光易逝,在最美的时光里,错过最美的人和事,甚是遗憾。但见,碧草油油,年年与这离愁别恨,一起生长,不觉清泪几许深长。世间的美好总是太过短暂,一一想起千山万水,便情深悠长。 不知为何,没来由的喜欢,爱与恨,情与愁的边际,说不清,亦道不明。 凡事,欲问究竟,欲苦心。来与不来,都是天赐的良机,就如,冯延巳一代词风,二主虽才,难以比肩,开宋风一脉,同叔得其意,永叔得其深。正中不来,百华齐艳。却正是,大美即是大伤。艳阳高照下,哪能有"细雨湿流光"?落红无处地,哪有"十里春风不如你"? 大凡心所到的地方,到的了便是美,到不了便是伤。 "小楼昨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得不为其惊哗。美得其所,妙得所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雨,也无非是这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雨落,先祖安息,可谓适时于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时节如期而至,渴望许久,心情顿然超飞。 借着细雨,追溯流年。有多少人,在诗词中活成一幅画。无论,伤与恨,无论,情与爱,无论,朦胧与芳华,无论,通明与质朴,难舍难分,就像这细雨幽帘中的三月明湖,微波泛起,方显灵动,清平如镜,周边映射的画面方现神韵。 任雨一直下,任时光续流。风停处,便是静美丝华;雨停处,便是万物生发。 放下执著任性的内心浮华,携一卷千年前的诗词入茶,品出愁苦,品出清欢,品出超然,品出回味。 细雨中的流年,尘嚣尽皆降落。如果说美好的事物,实在向往,那就赢了天下再赢你,纵然而今一无所有,不必悲伤,亦不愁苦,走到心到的地方便可。 2019年4月21日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