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 蒌蒿:蒌蒿满地芦芽短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日照山左的大东河,从藏虎山、磐石峪诸山奔来,浅流环渊藏着队长童年的乐趣。生于斯,长于斯,看惯了河水涨落,草枯荣;听惯了雨打水荭,鸥鹭鸣。今又逢春,蒹葭抽笋,菖蒲吐剑,正可旧梦重温,网鱼摸蟹。遥看,芳草萋萋,绿水悠悠,长河映翠岸,软碧摇轻烟。

河渚有蓼,曰香蓼曰辣蓼;河渚有蒿,曰青蒿曰白蒿。白蒿似艾芽,尖尖多分叉。队长:“又名蒌蒿,生熟均可食,香脆无比。

果然,地上郁郁春苗,地下赤白粗根,纵横交错、缠织如麻,质脆嫰,味鲜美。

恍然依稀仿佛,苏轼立于河对岸:“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李时珍:“蒌蒿生陂(bēi)泽中,二月发苗,叶似嫩艾而歧细,面青背白。其茎或赤或白,其根白脆。采其根茎,生熟菹(zū)曝皆可食,盖嘉蔬也。

《神农本草经》上品,呼为白蒿。以其易繁衍,又名蘩(fán)。白蒿先诸草发生,香美可食,生蒸皆宜。

《诗经》:于以采蘩,于沼于沚(zhǐ)。《左传》蘋蘩蕴藻之菜,可以荐于鬼神,馐(xiū)于王公。均指水生白蒿而言。

《神农本草经》:“白蒿,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

李时珍:“利膈开胃,杀河豚鱼毒。”

蒌蒿生下湿之地,故能却湿邪疗风寒湿痹。蒌蒿甘美益人,故补中益气。根繁叶茂,有生生之气,久服则轻身,耳目聪明。蒌蒿之根,纵横交错,犹如乱发缠绕,可长毛发令黑。蒌蒿能利膈开胃,疗心悬少食常饥,杀河豚鱼毒。所谓三步之内必有解药,河豚上市之日,正是蒌蒿根苗可食之时。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为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多年生,植株具清香气味。有匍匐地下茎,根状茎稍。茎有明显纵棱,叶纸质或薄纸质;

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状或指状,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中部叶近成掌状,5深裂或为指状3深裂;上部叶与苞片叶指状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边缘多具细锯齿。

头状花序多数,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花果期7-10月。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区。常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缘、草地、森林草原、灌丛与路旁。

中药蒌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的苗根(全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