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啥意思,老祖宗为啥这样做?

 蜀中龍門 2019-05-24

在以前的农村,农村俗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它通俗易懂,也朗朗上口,从简单的事物就能表达出很多意思,这也是农村老一辈人的日常总结经验之谈,很多农村俗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化已经慢慢不在适用,但是其中的道理确实依旧可以学习的,“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这句俗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祖宗为啥这样做?

“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在以前,农村人到了卖房子卖牛来了,那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因为在过去没有那么发达的社会,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盖了一套房子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卖房子了,说明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了,只能用房子来抵债或者是救命等情况,而牛呢,在那个时候,作为农村农民的主要代替劳动力,也是农村农民的命根子,是一种不能够代替的生产力,一家人吃饭基本都是靠牛来的,因此,卖房子和卖牛都是迫不得已的时候了。

那么,为什么到了这种的时候了,还要“不卖门”“不卖绳”呢,不卖门是因为在以前,名声门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特别重要,很多时候甚至比性命还要重要的,所以,在这种时候也不能坏了自家的名声。再来就是留一个念想,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差不多,留下门、绳子是为了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以及后代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买以前的房子或者是牛回来。

农村俗语“卖房不卖门,卖牛不卖绳”实际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决心和志气,在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丢失重新开始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可以重头再来的勇气,也有农民对未来依旧憧憬的意思,你认为老祖宗说的对吗?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