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这首诗看似写景,最后10个字成为经典,说出大多数人的追求

 fxiaog 2019-05-24

杜甫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赶上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杜甫本人也辗转颠沛异乡。躲避战火一路上,他见到太多民间疾苦,这段时期的作品便是我们熟知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风格。但是,青年时的杜甫,家境优渥,国泰民安,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满怀雄心壮志,希望施展一身抱负。这首《望岳》便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写下的早期作品,洒脱积极的风格与后来的沉郁消极完全不同。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怎么样?青青的山色将齐鲁两地遮盖得看不到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聚集在此,阳光将山的南北两边分割得明暗鲜明,犹如早晨与黄昏。山岚间层层浮云游荡,令人胸怀涤荡;山林间飞鸟归巢,看得人眼睛迷乱,应接不暇。总有一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俯瞰群山于脚下。

古人认为泰山是众山中最高的山。此时杜甫远远望着山,心中不禁感慨:“岱宗夫如何?”五岳之首的泰山此时是何等景象呢?山岚连绵覆盖齐鲁两地。由此可见,泰山之大,横贯齐鲁两地。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开始描写泰山近景,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大自然似乎有了人的情感,有了偏宠之心,将神奇与秀美都赋予了泰山。一个“割”字,十分生动形象,仿佛造物主手握刀斧将泰山一分为二,创造出阴阳两面,一个如早晨之阳,一个如黄昏之阴。阳光照在泰山上,却能呈现出两种阴阳景象,可以想象出泰山之大,大到足以遮天蔽日。

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镜头似乎在推进,诗人眼前的景象越发细致。于是,分别给山间层云、山林归鸟一个特写镜头。诗人看见山间层云叠起,感觉自己的心胸也随之激荡豁然。“决眦”二字,甚是奇妙。此时诗人是睁大了眼睛,去看飞鸟归林。可见,诗人游览泰山直到日暮时分,也仍旧兴致勃勃,不舍离去。飞鸟此时都入林归巢,而诗人依旧沉醉在山林美景中,流连忘返。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最后吐露出心声,将来有一天,必定要登上泰山之顶,饱览天下盛景。这份气度雄心,真是青年壮士该有的气概。即使面对困难重重,艰难险阻,也要勇于攀登。人生亦是如此,一路披荆斩棘,穿枝拂叶,只为抵达心中那个顶峰。整首诗,立意深远,看似游览名山,实则谈论人生。山顶和人生目标这双重意境,值得人细细咀嚼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