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还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老友mk09qda3vs 2019-05-24

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是完全不同的金融产品,之所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风险较低,且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而理财产品自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落地后,明确表示不再“保本保息”。

另外,你说的定期存款利率2%~3%之间,也是不准确的,这只不过是普通定期存款一年至二年期的一般情况。而在三年期(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更高一些。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比对结果来看。

目前理财产品和银行存款收益对比

事实上,目前国内不少银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甚至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比如说亿联银行和蓝海银行的5年期定期储蓄利率均达到了5.3%,甚至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产品满期复合利率高达6.0%。

尤其是选择银行智能存款产品,不仅利息收益较高,且支持随存随取,提前支取时可靠档计息。这种业务上的创新,深受广大普通投资者的欢迎。

然而,在5月24日的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只有13款。其中葫芦岛银行的“金葫芦宏信158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也仅有5.2%。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并不比定期存款利息高,这也是受央行释放流动性影响的压力下普遍现象。

从安全性来看,银行定期存款比理财产品更放心

众所周知,我国早在2015年5月就颁布并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将一般性存款纳入存款保险保护范围。也就是说,作为银行定期存款、个人大额存单业务都是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于一般性存款,均纳入存款保险保障。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既然收益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尤其是理财产品还仅为预期年化收益率而非到期收益,又不能“保本保息”了。反倒是定期存款既能获取稳定利息收益,又可提前锁定收益。

相比之下,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业务就顺理成章了。不得不说的是,当前广大年轻人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存款的,而且就算是有也大多都选择互联网金融等理财服务。而以银行作为重要投资工具的仍然是老年人居多,他们都属于稳健型投资者,更不可能冒风险去投资不稳定的理财产品。

总之,无论是从收益角度来看,还是从安全性考虑。当前银行定期存款都是有优势可言的,而理财产品反倒是呈现较大的收益下行压力。比如说,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但这是不确定性的,也可能到期后的收益只有3%呢?而选择一家存款利率较高的银行定期存款则更加有保障。当前这主要还是针对普通投资者来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