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美学新形态景观:当中国园林艺术遇上“枯山水”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5-24
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了崇尚自然。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以上所说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被称为 “荣山水”, 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来塑造自然。所以,园内除建筑本身外,还要挖池造山,绿化种植,用来仿照自然山水风光。也有利用山水画、诗词的情调,去塑造诗情画意的景观。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自然是好。但有一个国家,后来学习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回国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派景象,与“荣山水”截然不同的“枯山水”衍生了,这个国家便是日本。

大约在7世纪,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就曾经赠予日本天皇一副盆景,在盆内置放几块散石。这副盆景对日本的园林艺术未必有着真正的历史意义,但却成就了日本的写意庭院。受地理限制,日本学者用自然石头象征山峦,用砂象征云海,在其上耕绘出波纹,像一副留白的山水画。在其独有的环境中,因无水而喻水、无山无水而得名。它就是著名的日式造园精髓——“枯山水”。

最严格意义上的“枯山水”就是京都府龙安寺方丈楠庭(传1450年)大仙院方丈北庭和东庭(约1509年),此外还有退藏庭、灵运院书院等的庭院。

虽都是些闲庭小院,却要在“方寸之地幻出千岩万壑',方法就是写意、就是象征。象征就是调动观赏者的想象力,也就是观赏者的哲学、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枯山水”常和禅学联系在一起,运用隐喻和顿悟,对空与有、虚与实作出心灵的观照。

京都府龙安寺方丈楠庭创建于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闻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内方形地面铺着一层细白砂石,表面梳着极整齐的波纹,除了场地内的石头,此外别无一物。

有趣的15块石头位置非常巧妙,无论从的哪个视角观察,都会有一颗石头被前石遮挡住。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园内5组石块之间的轴对称线组合起来刚好形成一棵分出枝桠的树形图案,而人在观察庭院时,会无意识地通过对称线“看”到这棵隐藏的树。这棵“树”,也是成就龙安寺庭园神秘美感的原因之一。

它把场地内白沙比喻为大海,石块是山,每日僧人坐禅,面对这样的“世界”,也会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会去思考生命本源,宇宙万物。正因如此,每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放下忙碌的身影,暂时放空自我,思考人生,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枯山水”景观能够闻名于世,与其独树一帜的造景精髓息息相关。其不单只是一种表现艺术,也是一种代表艺术与联想的美学。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砂的造景,抽象化为云海、山和岛,升华出另一种高层次境界,促使人以小见大,由有限进入无限,自然也就达到了一种“空寂”的禅学意境。

那么,这种“枯山水”意境在中国园林庭院中要如何掌握应用呢?在现今文化和场景的不断结合演变下,中国园林庭院中的设计手段也因意识形态的不同出现改变,进而演化成为既有现代美,又不失禅意的“新枯山水”景观。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有布置“枯山水”的园林庭院中,其所展现出来的形态都会与传统“枯山水”截然不同,不在有过多的讲究和执念,使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形态景观。区别于传统“枯山水”庭院,既符合现代国人审美,又不失禅意。

如一个屋顶花园设计中:整个场景图形化,成为有规律可寻的设计。图形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半径画弧,大圆切小圆,得出白砂场地,范围外均为绿地。然后在场地中放置小品和汀步,布置绿化和灯光,以此逐渐完善设计。

值得要注意的是,石头的摆法要与传统“枯山水”的一样,可以独自一颗,或者3颗一组,一大两小。但要保证园内有一颗最高的石头,在佛学中意为世界最高的山“须弥山”。而以3颗一组的石头,表示三尊石,主石代表长生不老仙人所居住的篷莱山,两侧配以小立石,有镇宅一方、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我们借助这样的文化去布景,设计出来的东西也就会有思想。

结合白砂场地的应用,相结合去耕绘出美妙的漩涡和涟漪出来,其所表达的意境,也正是枯山水的精髓所在。

再如:石笼灯的场景应用。在古代寺庙中,石笼灯一般放置在门口墙角。在禅宗文化中是一种圣物,它的火苗可以去除黑暗,带来光明。

石笼灯的起初是没有上面的罩顶,后来人们担心火光被风雨熄灭,于是想到了在上面罩顶。经过历史的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放置何处都无关紧要,只要园林庭院内有它,寓意还在,那么庭院的禅意感也会倍增。

正所谓“修松为林,树石为山,平砂成海,犁砂成波”,其不单只是一种表现艺术,也是一种代表艺术与联想的美学。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砂的造景,抽象化为云海、山和岛,升华出另一种高层次境界,促使人以小见大,由有限进入无限,自然也就达到了一种“空寂”的禅学意境。

再如:惊鹿的场景应用。惊鹿也是“枯山水”中重要的小品元素。

早期是一种竹制品,通过杠杆原理,利用储存一定量的流水使得两端的平衡转移,然后竹筒的一端敲击在石头上发出声音,用来惊赶飞入庭院的鸟雀。后来逐渐变成了一种观赏小品,国人称之为“禅意水钵”,其原理是运用水泵抽水通过竹筒回流入石盆之中,是一种亲水小品,许多人也甚是喜欢。

再如:松的场景应用。“修松为林”也是表达一种以小见大的意境。

在园林庭院设计中,种植造型罗汉松或者黑松是为大家所喜爱的。罗汉松是一种吉祥树,在中国有升官、镇宅、守财的美誉,因此也广受国人喜欢,特别是在福建广东地区。

最后在整体打造的园林庭院中,布置一条汀步路,既能满足功能又美观,在造景的时候,也是必备元素。汀步路在日本称之为“飞石”,石板形态可以是5~6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步入这个场景的人们唯有惊叹来形容其所传达的思想意境。

中国造园发展至今,是完全自觉创造所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在造园的过程中,其实原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明白了设计美学,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慢慢沉淀的历程中,你的领悟和手法也会越来越高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