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王的人祖先来自哪里,有什么演变吗?

 秦岭之尖 2019-05-24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每个姓氏都有着悠久而复杂的起源与演变。王姓人群遍布我国东西南北,据统计大约每十三个人里头就有一个人姓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王姓是我国姓氏文化中最源远流长的一个,也是源头最多,派系最错综复杂的一个。

王姓的起源主要分为四种:

一、王者之后

“王”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特指君王。先秦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贵族们通常用姓区别婚姻,用氏象征身份。所以先秦王室的王子王孙,以“王”为氏。秦灭六国后,姓、氏有别制度随着王室的坍塌只剩下“姓”。王室遗孤为了纪念其过去高贵的身份便以氏代姓,这群“王”姓者是名副其实的王者之后,但他们是源于三个不同血统的“王氏”。

1、姬姓王氏,周文王之后。东周灭亡后逐渐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其中一支是姬姓兆京王氏,他们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他们主要散居在兆京、河间一带。另一支是姬姓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他们是太子晋的后裔。太子晋因谏言被贬为庶人,迁居到琅琊(今山东胶南一带),其后世在此繁衍生息。后来诸侯争霸,周王室骤衰,但太子晋的子嗣宗敬还在周王朝担任“司徒”一职。面对战乱的他一路隐退至太原,并定居于此。还有一支是姬姓王城氏,他们是周考王弟弟姬揭的后代。史载,东周时期,周考王姬鬼封其弟姬揭于河南王城(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其子孙遂以封地为氏,成为“姬姓王城氏”。

2、妫姓元城王氏,古帝王虞舜之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立周后,将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封地授予舜帝后裔妫,同时又将女儿太姬嫁给他。妫满自此以“陈”为氏,直到陈国被楚国所灭。妫满后世陈完(妨姓陈氏,字仲敬)投奔到齐国,齐桓公姜小白十分赏识他。不仅任他为卿,还封他田地,于是他改“陈”为“田”。春秋末年,陈完第九代裔孙田和夺取齐国(姜姓)君权。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取代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后田氏齐国被秦所灭,王室裔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到汉代,田贺一系迁到魏都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其是齐国王室的后裔,遂改田为王,称为王氏。历史上有名的王莽即是田贺(王贺)的曾孙。

3、子姓汲城王氏,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纣王哥哥)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汲县)。周天子灭商后十分善待殷商后裔,比干的子孙便前往汲郡以守陵墓并在此定居。他们因源出王族,改姓王氏。

二、少数民族之裔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文化认同的第一步便是胡人改从汉人的姓氏。一旦姓氏该从,胡人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考之今天中国人的王姓,在历史上就出现过“胡姓汉化”的现象。王姓中国人,不但有中原华夏族的血缘,还有少数民族的基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大力倡导鲜卑人改为汉姓,以认同华夏文化。据《通志·氏族·代北复姓》和《中国人名大辞典》“可频雄”条所载:北魏太原人可频雄,本姓王,其先鲜卑,仪貌魁梧,少有谋略。北宋的蓝田尉王瑜就是可频族之后。除此,钳耳族、高丽族、阿布思族与云南白族都有王姓源流。

三、赐姓、改姓、复姓之王

1. 帝王赐姓

帝王赐姓是古代统治者驾驭臣下或羁糜番邦的一种政治手段与精神奖赏形式。燕太子丹玄孙燕嘉就曾被王莽赐嘉国姓“王”。明朝皇帝曾先后赐蒙古族人默色特利尔名“王麟”,赐阿辽纳名“王美音”,赐济布答名“王德忠”等。

2. 改姓

改姓又分为两种,一是冒姓,系因被人收养,或因母改嫁,或为赘婿,而改取他人之姓。如后梁王郡,本姓刘,中山隆邑人。后被定州将官王处直收为养子,遂冒姓王。二是避难改姓,这些改成王姓的人群往往比较低调,他们的族谱也都隐藏较深。如《元史·王绚传》载:王绚“本姓耶律氏,世为辽大族。金正隆末,契丹窝斡叛,祖成,从母避难辽西,更姓王氏”。

3. 复姓

中国古史所记之复姓中,王人、王叔、王子、王孙、王史、王官,另有五王、小王、西王等,均与“王”字有关。这些复姓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简化为“王”姓

通过对王姓历史演变的深究,我们会发现同姓不一定同宗,宗族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姓氏的变迁。每一个姓氏都历经沧桑,它们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分化与结合,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