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患儿女性,6 岁,意识混乱伴发热 3 天,发病前去过越南旅行。 结果:乙型脑炎,双侧丘脑弥漫性 T2W/FLAIR 高信号,DWI 扩散受限,增强 T1 像后信号不随之增强。也可累及黑质、基底核、红核、脑桥和海马,这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患者会出现锥体外束症状、帕金森症和健忘症。 患者信息:男,14岁。 结果:乙型脑炎,多位于丘脑后中部。 患者信息:男,24岁,双侧丘脑对称性Flair高信号影,左侧基底节区可见异常信号影。 结果:乙型脑炎 典型的影像表现:乙型脑炎常累及双侧丘脑,主要表现为双侧丘脑-基底节和/或其他脑叶内的多发CT低密度影及MRI异常信号影,皮层下病灶容易合并出血,其中双侧丘脑合并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影或异常信号影比较有特异性 。 与静脉性脑梗死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有流行病学特点,血清、脑脊液乙脑病毒抗体阳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 每年7、8、9月,蚊子最猖獗的时候,要注意了!小心乙脑病毒被蚊子口器注入到宝宝的身体,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们。 乙脑病毒具较强的嗜神经性,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及Hela细胞中可以生长并复制,适宜在蚊内繁殖的温度为25℃~30℃。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乙脑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并发症: 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因患者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导致支气管肺炎和肺不张。其次有枕骨后褥疮、皮肤脓疖、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 后遗症: 常见于重型和暴发型患者,约有5%~20%。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者有失语,其次有肢体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挛缩畸形、吞咽困难、舞蹈样运动和癫痫发作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多汗和中枢性发热等。精神方面的后遗症有痴呆、精神异常、性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等。 预后: 病死率在10%左右,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复,暴发型和脑干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多于极期因呼吸衰竭而残废死亡。 对这个病例有什么疑问? 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讨论~ |
|
来自: zskyteacher > 《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