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体的阳气升腾,气血旺盛,冬病就会渐渐隐藏不住暴露出来,这个时候进行调理,会相对容易许多,甚至可以釜底抽薪,让冬病不再复发,这也是历来各个时代的中医大家,都非常重视冬病夏治的主要原因。 经过千年传承,冬病夏治已经有了完备的体系,其中有六大类疾病,特别适合冬病夏治,在这个时候进行调理,会事半功倍。 1、呼吸道疾病症状 肺主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年人最易受邪。与肺脏有关的呼吸疾病,适合且需要冬病夏治,包括了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2、妇科疾病症状 俗话说:十女九寒!女子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生理功能,这些特殊生理活动均以血为用,在中医理论中,血属于阴,女性体质易偏于阴寒。阳气充沛,则气血运行通畅;胞宫按时盈亏,经期如常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女人月子没坐好,身体会差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邪。女性产后,气血两虚,容易受寒邪。如果出汗多,月子坐得不好,就会伤及阴血,建议夏季喝中药汤或者艾灸调养。 3、前列腺疾病症状 前列腺炎是一种冬季高发病,我们在临床经常听到患者抱怨,“这毛病冬天说加重就加重,夏天又好了,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真是折腾人”。 4、过敏性疾病症状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也十分适合冬病夏治,通过夏季调理,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根本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5、风湿骨病症状 中医把风湿骨病叫“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症”,也叫痹。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上的一些疾病等的统称。 6、胃肠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艾灸穴位选择: 艾灸能行气通络。《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使用灸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要比常规的治疗快一半的时间。在冬病夏治的艾灸穴位选择上,我们可以主灸一下穴位: 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经穴。又名“百劳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又称督脉之海,有总督诸阳之义,能主宰全身。 阳气不足的人会出现怕冷、易感冒、体质弱等情况。这种情况可以刺激大椎穴,来振奋阳气、抵御外邪。大椎穴主要调理:外感、虚劳及心神疾病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盗汗、神经衰弱、中暑、呕吐、霍乱、风疹等。 天突穴 天突穴属任脉,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穴。穴位位于胸骨上窝,穴深部是气管。气管上连咽喉,下通于肺,属于肺系。正因为天突穴位于肺系之咽喉要道,因此刺激天突穴可以起到宣肺气、利气道、化痰浊而止咳平喘。此外,天突穴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失音嘶哑等病症。艾灸天突穴对于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有很明显的效果。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肚脐下三寸。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膝下,是大补的穴位,有补益脾胃,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为保健要穴。“药王”孙思邈曾提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就是要经常艾灸或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中脘穴 中脘穴为胃经募穴,保健强身要穴,人体的万能胃药,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灸中脘穴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中脘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等。 图:三通固元堂卧龙大观店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卧龙大观对面 电话:18553802055 山东三通大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养生大健康服务机构,是一家生产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播机构,是一个培育创业老板的产业孵化平台,是新时代健康养生产业的领军企业。 山东三通大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泰安市老年体育协会指定养老保健示范单位;是泰安市泰山养老协会副会长单位,承接协会安排的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涉及的业态有:康复理疗、健康培训、家政服务、医药咨询服务、护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山东三通大健康公司是新时代的中医养生文化传承者,是“通心、通身、通商”三通大健康模式的首创者和实践者。 |
|
来自: 昵称33542116 >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