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王朝曾征讨俄罗斯?少有人知的17世纪“罗禅征伐”

 炫叶楓雪 2019-05-24

朝鲜王朝在大家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武力值”不是很高的国家,其实这也难怪,毕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朝鲜王朝就一直是中国忠实的藩属(清朝兴起后,其老大又变成了清朝),基本上没什么用武的地方,顶多欺负一下北方的女真部落,打打日本的海盗而已,反正出了大事的时候,有老大罩着,比如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两次侵略朝鲜,朝鲜应付不了后来有明朝帮它扫平。

但是,朝鲜王朝也不是什么军队表现都差,比如壬辰战争期间,虽然朝鲜军总体来说是一败涂地,搞得“三都守失,八方瓦解”,但在水军方面,李舜臣还是好好地露了一回脸,而陆军方面呢?朝鲜军的弓箭兵也表现不错。

到了17世纪的时候,朝鲜军队中有一个兵种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这就是“火枪手”——鸟铳兵!朝鲜军的鸟铳是直接从日本人手里学的(和倭寇作战的时候朝鲜军缴获了不少日本士兵的“铁炮”),这种武器威力强大,性能稳定。

而在17世纪,朝鲜的火枪手们在一次战役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征讨俄罗斯!

19世纪之前,朝鲜王朝和俄罗斯可以说是完全没什么交界,朝鲜军和俄军打什么呢?呵呵,朝鲜和俄国是没什么关系,但中国和俄国可是交上火了。

17世纪40年代开始,俄罗斯的“殖民先锋队”——哥萨克人直接进军到了中国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这些地方当时当然属于大清王朝的属地,不过此处由于位置过于偏远,气候又恶劣,所以属于不毛之地,清军正规统治力量很薄弱,所以没有挡住俄军。

当地只有一些少数的土著部落,更糟糕的是,入关之前,建州女真还多次北进征讨这些部落,掳掠资源人口,搞得本就实力孱弱的东北土著部落更是受到削弱,而1644年之后,满洲又是几乎全族入关,搞得东北空虚,无力抵抗俄军,而清中央政府暂时还在对付不稳的中国内陆局势,无力抵抗俄国人。

但是,俄国人跑到自己后院里来了,清王朝无疑是不高兴的,清朝当然希望将俄国人驱逐出去,但靠自己不行的话,清王朝就想到一个主意——找朝鲜!

这里说下朝鲜和清朝的关系,从感情上来说朝鲜对清朝是恨之入骨!历史上女真部落和建州女真多次洗劫朝鲜,双方是死敌,而之前朝鲜一直又是明朝的属国,对明朝非常忠诚,根本看不起野蛮的女真人,所以对清朝一直是嗤之以鼻。

但17世纪的时候,明亡清兴已成大势,朝鲜这个小国根本无力逆天改命,1636年,皇太极入侵朝鲜(朝鲜称“丙子胡乱”),朝鲜被迫成为清朝的属国,但是这完全是武力强压的结果,双方并没有多少深厚的宗藩情谊。

所以,清朝征召朝鲜兵作战,除了军事需要外,也有试探其忠诚度的意思。

清军知道朝鲜军的火铳兵战力强悍,直接要求朝鲜派这支部队协助作战。

1654年(顺治十一年,朝鲜孝宗五年)二月,清朝派使者韩巨源来到朝鲜,带来清朝礼部的咨文:“朝鲜选鸟枪善手一百人,由会宁府听昂邦章京率领,往征罗禅,以三月初十日到宁古塔。”

突然接到宗主国清朝要求派兵协助作战,朝鲜王朝君臣是莫名其妙,当时清朝称呼俄罗斯哥萨克为“罗刹”(当时沙俄探险队因饥饿,吃人肉,所以起了个这么恐怖的名称),但朝鲜人完全不知道“罗刹”是个什么。

不过,朝鲜并没有忤逆宗主国命令的意思,同时也希望缓和与清朝的关系,于是在领议政郑太和的建议下,朝鲜王朝以咸镜道(朝鲜最东北部,苦寒之地)兵马虞侯边岌为将出征!

边岌率领由100名鸟枪手和52名随行人员(哨官1名,翻译2名,旗鼓手、辎重兵48名)组成的队伍携带10日口粮出征。朝鲜军队于公元1654年3月26日从会宁出发, 经中国延边地区通过8天行军, 到达宁古塔与清军会和,由清军会宁府听昂邦章京带领,迎战俄军。

之后,朝清联军从此地坐船向东北方向进发, 从宁古塔出发14天后, 到达日哈地区,在这里,突然遭遇了370名哥萨克骑兵。

于是,双方的遭遇战爆发了。

此时清朝联军的兵力是300清军八旗军,300名赫哲军(东北土著兵兵),朝鲜兵100名。

此战极为激烈,根据多方记载,俄军伤亡惨重,从哥萨克头目的战斗报告书中可得知, 他的船队5月6日遭遇到以大炮与火器武装的清朝军队, 双方在水陆双线展开战斗。沙俄军由于伤者较多、弹药不足等原因, 不得不选择撤退。此后朝鲜军队在5月16日从黑龙江撤退。

此战,朝鲜兵表现勇猛,贡献巨大且无一伤亡,回朝后受到朝鲜国王表彰,不过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一一开始朝鲜王朝都不知道“罗刹”到底是什么人,只能跟着清朝一起称呼其为“罗禅”,牵强附会为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坚昆、室韦或靺鞨的遗种。

一直到边岌在1655年对孝宗表示,对方是西洋人,朝鲜人才知道真相。

这便是第一次“罗禅征伐”。

但是俄国势力并没有被彻底驱逐出去,1658年,由于主力在关内清剿南明势力,东北力量不足,清军再次向朝鲜要求支援。

1658年(顺治十五年,朝鲜孝宗九年)三月,清朝使臣李一先到朝鲜要求粮食兵源,“大国将发兵伐罗禅,馈饷甚难。本国亦当助兵,请自本国,赍五月粮以送。” 朝鲜王朝“差北道虞侯申浏为领将,率哨官二员,鸟铳手二百名,及标下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带三个月粮往待境上”。

这一次朝清联军实力更强,造了配有各类型火炮的大船,每只船上都有朝鲜鸟枪手,可谓相当厉害,此战清朝联军1600余人对阵500哥萨克(当然俄军后来也派了支援)。

中朝军队乘船入水,炮击俄舰,后跃上俄舰,短兵相接,3天之内,击杀俄军270余人,俘虏10人,焚毁俄船7只,俘获3只,1只逃跑,清军伤亡320人,其中阵亡约90人,朝军8人阵亡,29人受伤。战斗结束后,清政府要求朝鲜军队继续留守,直到八月十三日才回到宁古塔。八月二十七日,申浏回朝,朝鲜孝宗升他为嘉善大夫。

这是第二次“罗禅征伐”。

对于小小的朝鲜来讲,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武功”!朝鲜将罗禅征伐视为霍去病讨伐匈奴,1800年左右,朝鲜竟还出现过以罗禅征伐为题材的谚文小说《裴是愰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