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里乱不怪你,都怪装修时没做这件家具!

 阿玶 2019-05-25

无论家里在装修时预想得多么好,做了多少柜子,结果发现家里还是堆满了杂物。

沙发上、桌上、地上、床上,长满了不知哪里来的快递箱、杂志、玩具......别抵抗了,其实还是因为懒。

既然懒,那就干脆懒到底好了!找个能让自己少收拾,又能让家里保持整洁的办法吧~

按照逯薇老师在《小家,越住越大》中的理论,每个家庭的有效收纳空间至少应该占到全家总面积的12%。

但是,如果只顾着往家里增加柜子、不断地定制更多的通顶大柜子,你一定会发现,即使柜子再多,家里还是乱糟糟的。

 我们就是懒得用柜子

柜子的作用是“收纳”,物品是被“收”在里面的,是静态的。而有时我们会需要随手拿取的物件,并不适合塞在柜子里。打开柜子—放置物品—关上柜门,这样需要3个步骤。

如果柜子里的空间不够了,还得再匀匀东西,这样就需要4个步骤了;如果柜子里还有抽屉,那还得加上开合抽屉的动作,就有高达6个步骤了。

 经常使用的物件不属于柜子 

与其用柜子,那还真心不如直接随手把东西往茶几或者餐桌上放,再拿再找方便多了。

所以很多家庭都会有这样的苦恼,家里住了几年,餐桌上都是杯子,茶几上都是遥控器,书桌上都是文具和书,每次要用时还要扒拉扒拉才能勉强弄出一片干净的空间。

一切都是家里可以供随手搁东西的“平面”太少的原因,柜子打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有些临时使用、经常使用的物件天生就不适合被锁在柜子里。

▲挂篮特别适合放指甲钳、橡皮筋这些容易失踪的小玩意

不但如此,因为经常用,所以就要摆在触目可及的地方,见得越多,用得越多。一旦藏起来,使用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反而是变相的浪费;如果找不到了,还得另买,家里东西越来越多。


不是所有的“平面”都能供你随手放置东西,在这一点上,可以参考“一米线”。

所谓一米线,就是一米的高度往下(或一米二),大概在我们的胸部或肚脐以下,是最适合随手放东西的。

▲ 为了安全和整洁,儿童房更应该多做开放平台

胸部以上的高度,要拿东西就得抬高肘部了,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动作,牵动的肌肉更多,手抬起的幅度更高,也更费力。

▲取高于胸部的物品,常常要手扶台面脚垫高

超过一米的平板,例如墙面搁板或开放格,也更适合摆放不需要太常移动的装饰品,而不是放一些乱七八糟、需要经常用的杂物。

▲开放吊柜的使命就是展示,不适于收纳


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说,肯定是高柜更好用、空间利用率更高、能装更多的杂物,但现实是,如果全用高柜的话,那么家里可用的平面就比较少,杂物只能往餐桌和茶几上堆。


如果适当增加矮柜的比例,房子也许反而会因为取放顺手而更整洁。

▲像是这个餐边柜,坐在沙发上抬手就能收纳,客餐厅不整洁都难

再有就是玄关,很多小户型本身玄关面积小,为了最大限度压榨玄关的面积,直接贴着墙打了一面高柜。虽然这样利用了更多的空间,但钥匙和快递却无处安放了。

▲更好的做法是,在定制高柜时,预留出一片台面,给杂物可以随手放的空间

如果家里的收纳空间足够,有些区域大可以用矮柜代替高柜。矮柜不仅可以在台面搁置杂物,而且普遍是带抽屉的款式,用起来更顺手,适合收纳零散的小东西。

▲房间入口做一个矮柜,零碎杂物不带进房间

如果家里的收纳空间不足,可以学习橱柜的布局,分开为地柜和吊柜,中间一部分最顺手的位置空出来,人为制造出能够随手放置杂物的平面。

▲餐边柜单一个地柜不够,加一组吊柜放酒,中间空出来可以放纸巾、酱料、牙签筒

或者直接将最顺手的柜子改为开放式,除了容易惹灰尘,存放常用小东西不要太方便。


说了这么多,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让家整洁度提升几个方法:

☑装到顶高柜,在1m-1.2m的位置留出置物平台;

☑如果家里收纳空间足够,不妨用矮柜代替部分高柜;

☑将最顺手的柜子改为开放柜,最大程度减少拿取步骤。

不过需要提醒一下,平台、开放格与封闭柜都是收纳中的重要部分,一个是临时置物,一个是长期收纳,不能完全互相取代。

 ▲按自己的收纳习惯合理布局才是王道

说到底,收纳的本质是为了方便拿取,而不是折磨自己。工作了一整天,还要把家里收拾成样板间,简直反人类。

偶尔让家乱一点,可能看着不够清爽,但甜蜜的生活气息却满溢,也许更加治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