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怎么选择?

 要喝安神补脑液 2019-05-25

在现有的制度下面,社会养老保险并只能满足普通工薪阶级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然而,医疗费用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支出之一,但社保却不能满足,但是商业养老保险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成为重要的一个选择。

通常情况下,普通工薪族退休后,社会养老金只能用于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医疗费用随着年龄增大,花费也会呈现走高的势头。

对此,保险专家表示,在社保保而不包的现状下,养老难离商业养老保险。

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怎么选择?

按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金政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社会上年度平均报酬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储存额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的数额建立。

那么,退休后又要准备多少医疗费用呢?

根据现行的医保政策,城镇职工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门槛费800元,报销比例与选择看病的医院直接相关。

如果去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二级医院65%,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75%。所以,个人医疗费的负担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有统计显示,现今在不生大毛病的前提下,退休人员每年花在医疗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元左右,如果是生大病,花费还要巨大。

由此可见,适当的商业养老保险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必不可少,而四大商业养老保险可免去退休之忧。

传统型养老险

预订预期年化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至2.4%,从什么时间开始领养老金,领多少钱,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

优势:在出现零预期年化利率或者负预期年化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预期年化利率。

劣势:因为购买的产品是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如果通胀率比较高,从长期来看,就存在贬值的风险。

适合人群:比较保守,年龄偏大的投保人。

分红型养老保险

通常有保底的预定预期年化利率,但这个预期年化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至2.0%。分红险除固定生存利益之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预期年化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劣势:分红具有不确定性,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损失。

适合人群:理财比较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容易冲动消费,比较感性的投资人。

万能型寿险

这一类型的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预期年化收益,目前一般在1.75%至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税后预期年化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预期年化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预期年化收益。

优势: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预期年化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预期年化利率,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预期年化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劣势:存取灵活是优势也是劣势,对储蓄习惯不太好、自制能力不够强的投资人来说,可能最后存不够所需的养老金。

适合人群:比较理性,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的投资人。

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预期年化收益挂钩。不设保底预期年化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

优势: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只要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预期年化收益很高。

劣势: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如果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

适合人群:比较年轻,能承受一定的风险,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