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活? 是清晨摊贩手中递来的一杯豆浆,是车窗边耳机里传来的清透民谣,是穿过街巷寻得的人间烟火,是踏遍田野拾起的一纸山川…… 表达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今日,且看伊米同学为大家讲述的这山这雪这小巷,这座甚好的南部小城~ 作者介绍: 谢伊米,中雅培粹初二在读学生,就读于候家塘初二聚贤班。 伊米不喜言辞,但并非不善言辞。她清新的文字里有优美的意境,有细腻的情思,还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她也是名副其实的语文学霸,长年保持年级前三。 《南城甚好》 —— 中雅培粹学校1711班 谢伊米 我知道这里的桂花会怎样香遍八月,我知道第一场雪下时像一方方淡白的影子,我知道眼前仰面走过的人都曾在夜里浅吟低唱,我知道满天扶摇的新鲜叶子是最浅最浅的绿,我知道春夏之交的某天滂沱大雨后一定是艳阳高照…… 我知道长沙还有许多的小秘密,我知道这座南方小城甚是美好。 四岁?五岁?回忆已不甚清晰。小时候,整一大家子浩荡前往岳麓山,得以在雨后拾阶而上。一岁有余的妹妹蹒跚学步,我一脚一个水坑地踩着,溅起及膝的水花,妹妹扯着我的衣角,用崇拜的眼神渴望加入我。我牵着她的手,大大小小的脚印下碎成一片片红色的涟漪。 年岁再增些,我开始懂得这静默的山里蕴藏着的无穷韵味。层林尽染间爱晚亭与红枫交相辉映下惊心动魄的美,世间最有灵气的画笔恐怕也只能描绘万一;岳麓书院门前静听暮鼓声声,闭上眼来,仿佛还能听到千年前朱熹与诸圣贤的谆谆教诲,幸甚至哉;麓山脚下,一处年代久远的斑驳的白墙上镌着四个朱红的大字:“爱我长沙”,醒目得着实可爱,不禁莞尔;与三五好友山间夜行,远眺霓虹与万家灯火,恍若真的置身于迷雾中的城屿,抱琴遮面,神秘莫测。山川岁月长,行走间竟与这山相见如故。 这山啊,记载着城市的年轮,其中的某一圈或是我的。 “若是新雪初霁,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面带微笑地朝我步来,雪色与月色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像极了余光中先生所言,如所有南方人一样,我尤其惦记长沙的飘雪天,那该是长沙湿冷的冬天里最蓬勃的日子。正逢学校的屏幕上滚动播出元旦联欢,随着一声惊叹,同学们被来自厄尔尼诺的第一场雪所吸引,窗外是白色的世界,屋内是白色的窗台,其间却分明缀着彩色的欢喜,一颗颗头挨着挤着,怕是也只有南方人才有的悸动吧!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不错的。苍苍的松柏递来触手可及的雪绒花,孩子们早早地在操场上追着,赶着,那是只有雪的狂欢。或是得老天慷慨,第二日清晨醒来见纷纷扬扬漫天飞雪,大地茫茫一片,是这城市最稀罕的颜色,心情能好上整个冬季。 这雪花啊,刻画着城市四季的更替,其中的某一片曾融化在我的手心。 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我坐在车里,看着城市在薄雾里苏醒,电台里的老歌铺遍沿途的小巷;巷子口的米粉店渐渐人头攒动,酣畅地嗦上一碗粉,痛快的一天即将启程;路边台阶上支起的油锅里,臭干子碰撞着翻滚,“热情好客”的浓郁香味在空气中肆意释放,诱起过客的食欲。午后,骑单车的人小人儿乘风而过,天上的风筝天上风,地上的人儿地上追;夜幕下,楼间的灯火招摇,如果可以,剩下的龙虾还可以打包入梦…… 这小巷啊,收录着城市的分分秒秒,在这里我听过时针的无数次“滴答”。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的词里,我独爱这个“亲”字,更深谙日日亲近的这城市究竟是怎样的“无穷好”。日历的长轴上标注着长沙不经意的每字每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留我细细品读、回味…… 爱阅读想说: 记得那堂课上,我绘声绘色地勾勒着自己的生活,试图让学生记录生活的日常,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于是,我便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三点一线式、流水工程式、满腹苦水式……当时很纳闷,生活的色彩在文字里怎么就全然化作了无力的黑白,还要故作严肃地说这是艺术审美里的质感。幸好,有些文章还是让我闻到了些生活的气息,伊米的佳作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篇记录成长记忆的文章,既让我们看到了伊米踩水嬉笑而过的童年,还让我们品尝到了老长沙的韵味。所以这不是简单的罗列生活镜头的文章,她让我们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大街小巷,你会被孩子的欢笑感染,你会因岳麓山上的暮鼓声声而沉静,你还会因留恋于深巷而不舍离开……读罢,你会更爱生活,更爱长沙。 我常说我们应当在作文里做生活的导演,用文字书写生活的同时,让一个个镜头在读者面前桢桢浮现。而再现生活之前,你应该像伊米一样,成为一个爱生活的人。 ——徐春明老师 - 更多学生佳作 - 编辑:思奕 团队:爱阅读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