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记忆

 如是我言 2019-05-25

      大概8岁的时候,我经历了平生的第一场"地震",至今想来,并不觉可怕,相反倒感觉好玩。当然,这是孩童时期留下的印象,其实想想那会儿的大人,怎不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脚底下会突然陷下去而慌乱无措。记得最清楚的一幕就是在某天的早上,我所住的六部口南翠花街以及周围枣树胡同、西绒线胡同等住户,全都离开家,来到胡同里。雨下得很大,人也很多,大人们撑着伞,小孩在做什么我记不清了,不过奶奶让我躺在一张八仙桌上,上面遮着一张塑料布,我就在塑料布后,看着天上的雨点密集的向我投来,觉得很是新奇、刺激。到后来,似乎有人通知可以回屋去了,胡同里的人才慢慢散去。那一次的地震,据说是唐山震后,邢台引起的周边震感,但具体情形如何,那时我小,就记得不大清楚了。

      继在八仙桌上躺过之后,我还睡过几天陶然亭公园的游泳池。那个游泳池是有跳台的,似乎面积也不大,却挤满了类似今天荧屏彩条的帐篷。姑姑的单位就在公园北面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几乎一整月,我和表哥表姐都住在那儿,每天除了看着空空的游泳池和天上落下的雨滴,再无任何乐趣,就在住得实在有些厌烦了的时候,帐篷终于结束了。

      那时很多人都担心邢台震了,首都也会震,但最终还是平平安安没有震。据说邢台震得比较厉害,不过危害最大的,当然还属唐山。我的三舅爷一家就住在唐山,地震后经常来北京看我奶奶,由于来了不太搭理人,光是睡觉,即使跟奶奶也很少说话,所以我对他没什么好感。尤其他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枕头垫得老高,一睡三四个小时,呼噜声打得震天响,站在院里也能听到。如果每次不是被奶奶叫醒起来吃饭,我想他会一直那么睡下去。那时,三舅爷也是六十七岁的老人了,说话爱流口水,后来几次再来,甚至走路都有点儿摇晃,再后来,就没什么印象了。等长大以后,奶奶才告诉我,就是那次唐山地震,三舅爷一家七口全部遇难,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在奶奶看来,是这场劫难将原本一个会画画,爱说爱笑,很热爱生活的一个人,彻底改变了。

        三舅爷是在唐山大地震后第七年去世的,关于去世时的情形,奶奶没有去,也不太清楚。但后来每每念及三舅爷,都一脸悲戚,说我三舅爷如何好,我三舅奶奶如何贤惠,他们的那些儿女如何如何上进……

      好在地震不像刮风下雨,会时常发生,否则世间不知还要增加多少苦难和悲欢离合。虽然在邢台地震后我倒也经历过一些小的地震,但都震感很轻。如在汉中时,留坝就经常发生小型的地震,因震级不大,影响很是轻微。2012年的汶川大地震,算是比较大的一次。记得当天地震时,我正坐大巴去机场的路上,快到咸阳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时候,忽地一闪,我被从座位上弹起来,好像大巴的“腰”都要断了,等几分钟后,大巴平稳前行,我才看到机场前站满了人,这时,手机上汶川地震的消息便已经有了。

       到震区是十多天以后了,虽然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一阵子,但还是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破坏力也有多么强悍,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有多么坚韧。当我走过都江堰、彭州、绵竹、什邡等地,看到一个个废墟,听到一处处哭声,以为这里的人们一定目光悲戚,眉头紧锁,可实际上,我感受到的却是当地人重建家园、重组家庭和重新好好生活的决心和勇气。后来,青海玉树地震,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和其他记者就出发了,坐了一天两夜的车赶到玉树时,已经是下午,依然是废墟,依然是在废墟上站起的当地人。在近乎一周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赶来救援的僧侣,他们一声不吭的做着事,脸上永远露着平和、坚毅的表情,如同一个个拯救者,通过他们一双双手和一滴滴汗水,在支撑和抚慰着这座震后的小城。除了僧侣,在那儿我还认识了很多位藏民,他们也一样的坚韧和甘于奉献,一位在城里当服务员的姑娘村次拉毛,自己家在牧区,已经受灾很严重了,可她还是坚持在城里照顾其他人,说家里人手够,城里需要她做的多……

       由于高原反应,我的呼吸倍感压力,所以没撑多久,就离开了那里。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人的一生,其实跟虫鱼草木没什么差别,不知什么时候便会因为一场地震或一次意外而“划上句号”,因此还比要太多纠结,太多烦恼?简简单单,让自己快乐也带个他人快乐,不是挺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