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源来花开401 2019-05-25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为什么是太平洋鲑鱼Pacific salmon而不是大西洋鲑鱼Atlantic Salmon呢? 毕竟,大西洋鲑鱼是那么地有名。 这是因为,太平洋鲑鱼对北美大陆的历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在欧洲人到达北美大陆西北端沿太平洋一侧之前,那里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这些食物支撑起当地独特的文化。每年太平洋鲑鱼从太平洋返回到大陆上的河流里产卵,它们也是支撑这里的文化的主要食物之一。正因为它们每年都按时、大量地返回产卵,所以,这个地区慢慢也就进入了为了狩猎采集而定居的时代。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第一批移居北美大陆的人们,也许是追赶着大型哺乳动物群穿过了贝林陆桥,还有个说法,第一批移民可能是从现在的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乘坐小艇,以海产品为食物联结,沿岸移动到了这里。到后来冰河期结束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移民的痕迹被大海给淹没了。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如果是沿着这条线路移动的,那么沿岸会建造有村庄,而这些村庄都在海底了。不管人们是如何到达北美大陆的,15000年前的北美洲,确实是有人类居住的。而且沿太平洋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温暖,食物也丰富,容易捕获,人们一定是居住在这里的。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冰床后退,内陆的山地和太平洋之间的狭长绿地是理想的居住地。因为温暖的气候,这个地区的河流不仅适合鲑鱼产卵,而且森林逐渐开始向北扩散,许多树木生长茂盛,品种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木材资源。生活资源丰富起来,就产生了高度复合的狩猎采集社会,并发展成了精巧的物品制作文化。把篮子、收纳箱等日常用品做成美丽的艺术品,这是一种文化——采用高度样式化的象征性设计来装饰日常用品的文化。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当欧洲人来到这个地区时,在这居住的原住民应该就是第一批移民的后代吧。当然,这种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进化的,但是,在现代某些还保留着古老文化的族群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最初的居民的生活。比如,哥伦比亚河沿岸的都吉特族、海达.格威夷的哈伊达族、温哥华岛的欢欣雀跃族等等。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他们的村子沿着海岸散落,人们住在木板建造的大房子里,家家门前都有精致漂亮的图腾雕刻,他们划着独木舟出海捕鱼,还会袭击其他的部落。从夏末到秋天,在海里生活的鲑鱼为了产卵而返回河里,这给了人们大量的食物资源。人们用利索来捕鱼,或是在河里放置捕鱼的大鱼缸,在鲑鱼必经的稍微狭窄的通道挂过草绳(也许是草绳编制的简易渔网)。逆流而上的鲑鱼群数量庞大,而且会持续数日,这样捕获量就会很大。所以捕来的鱼,除了可以直接用树枝串起来烤来吃,大部分都会拿来熏制,或晾起来风干。这样能够长久保存,即使到了食物资源短缺的冬季,也还能有充足的食物可食用。对于居住在大平原的部族来说,缓冲区在文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对于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人们来说,鲑鱼也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太平洋鲑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小瀑布或障碍物时,会以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度可达2~2.5米。因为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后来衍化为英语Salmon。因此,人们称鲑鱼为“salmon”。

十八世纪,欧洲人给美洲大陆带来了战争的血腥征服、沉重的苛捐杂税、残酷的经济剥削、严酷的宗教独裁和可怕的传染疾病,造成原住民人口大量死亡,给当地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村庄被毁,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也随之消失了。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但是,与北美其他地区相比,原住民和殖民者的暴力冲突,在太平洋西北岸这一带却并不那么多。不仅如此,他们还发展了贸易关系,部族长成了大富翁。特别是海獭皮毛,在咱们的大清朝很受欢迎,随处可见到有高价出售的海獭皮毛。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海獭数量锐减,被猎杀得几乎濒临灭绝,人们才采取保护措施。鲑鱼也因为二十世纪的商业渔业扩大而数量减少了,但是人类与鲑鱼的关系并未消失。人类已经不再依赖鲑鱼洄游,而是到海上大量捕渔。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住在太平洋西北沿岸的部族,自古以来就有跟内陆部族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但自从十九世纪中叶有了把食物加工成罐头的技术后,人们开始考虑,是否能够利用大量捕获的鲑鱼来无限量生产加工呢?于是,从加利福尼亚到哥伦比亚、沙拉到阿拉斯加,海沿岸和河沿岸相继建起了罐头工厂。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成为产业中心的是俄勒冈州北部的哥伦比亚河,1868年,出生于苏格兰的约翰.威斯特在这里建起了第一个鲑鱼罐头工厂。这一地区罐头产业发达,1880年的时候,哥伦比亚河沿岸有37家罐头工厂之多。其中多数雇佣的是咱们天朝的工人(有点意外哈),他们在工厂工作,并且拥有自己的渔船队。在英国,培林斯坦利公司购买了约翰.威斯特的冠名权,新鲜的鲑鱼一直度很昂贵,而罐头鲑鱼则便宜得多,所以约翰.威斯特这个品牌的鲑鱼罐头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商品,并且出售到英国其他殖民地去。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但是之后由于产业公害、滥捕、水库建设造成鲑鱼不能产卵,河水被用于灌溉,水产资源减少,罐头产业也迎来了尾声。随着罐头产业的中心转移到阿拉斯加,1980年,哥伦比亚河最后一家罐头工厂宣布关闭。多亏了保护政策的颁布,和养殖程序的推进,水产资源减少这个困境出现了逆转。特别是在阿拉斯加,在严格的限制下,鲑鱼捕捞有了特定的执行标准。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太平洋鲑鱼Pacific salmon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为溯河洄游性鱼类。它们出生在河溪中,在河溪中生活1—5年后再顺水游入海里生活2—4年。每到产卵期,它们会从太平洋逆流而上溯河洄游,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坝回到产卵场。太平洋鲑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鱼和鲱等小型鱼类为食,但它们洄游中途却并不摄食。在河溪中逆流而上的鲑鱼会发生明显的体态变化,体表也会变得鲜红,表示它们做好繁殖后代的准备了。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它们抵达最上游的一个平静的湖面产卵。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对于鲑鱼来说,这是它们整个生命的巅峰,所有回到家乡的鲑鱼都将在它们生命开始的地方度过最后的时光。漫长的旅程带来的疲惫开始显现,它们的身体状况在几周内持续恶化,随着最后的生殖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产卵后的三文鱼即将死去,结束它的一生。孵出的小鱼苗长大之后,又重新回到海洋,然后再沿着父辈走过的路成群洄游产卵。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为什么太平洋鲑鱼一定要在生殖后死去,原因还不太清楚。它们年复一年回来产卵然后死去,腐烂的尸体滋养了河流,为成长中的鱼卵提供充足的食物。可以认为,鲑鱼所做的一切、经历的所有艰难困苦,都是为了小鲑鱼们在出生之后能拥有必需的一切,然后重新开始这段不可思议而又奇妙的旅程。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但是鲑鱼留下的遗产远远超出了河流的范围。它们处于一个庞大生命网的中心,仅在某一片大森林里就有超过200个物种依赖鲑鱼生存,从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到植物,在太平洋鲑鱼洄游产卵的时间段里,鲑鱼可能是地球上养活生物最多的物种。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鲑鱼还是独特的链条,生于淡水,长于海洋,把海洋和森林联系起来。它们把从海洋里生活获得的氮、碳和磷,从它们的尸体中释放,为森林里的树木成长为参天大树提供养料。大森林里的河流就像动物体内的动脉,运载着血液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则没那么壮烈,虽然也同样要溯河洄游到淡水河溪中产卵,虽然洄游途中也会有一样的体态体表的变化,但它们其实是不同的属别,大西洋鲑鱼不会在产卵后死去,而是会回到海洋生活,再重复产卵的过程。

太平洋鲑鱼有五种: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Chum Salmon狗鲑,又叫大马哈鱼,俗称秋鲑。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狗鲑体长可达1米,平均重量为4公斤。鱼体侧扁,纺锤型,背和腹的外廓相对称,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较细,分叉较浅,有脂鳍,成年鱼鳍尖显白色。头部口裂较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上下颌和犁骨皆有利齿。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成鱼生活在海里时,体表无斑,体背两侧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产卵期溯河回游时,成鱼体色会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整个体色变得黯淡,红色肉质也开始褪色。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狗鲑鱼肉偏粉红色,肉质紧实,脂肪含量低,适合烟熏和低温烹饪。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狗鲑鱼籽粒儿大,外观呈鲜艳的橙色,较其他鲑鱼鱼籽价值更高一些。

Pink Salmon粉鲑,又叫驼背大马哈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粉鲑是五种太平洋鲑鱼里产量最大的,体积最小,平均重量为1.5公斤左右,平均长度为50厘米。鱼体背部表面为金属蓝,两侧为银色,全身覆盖有细小的鳞片,鱼体背部上侧和尾部有黑色大椭圆形斑点。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产卵期的雄鱼变化很大,头后背鳍前部似驼峰隆起,吻变窄向前伸得很长,上、下吻端向内弯曲成钳型,口不能闭合,上、下颚及犁骨上有发达的尖齿。产卵期的雌性除体色外,形态变化不大,有的背部青黑,体侧及腹部银白,背部及尾鳍上有椭圆、半圆等不规则黑斑,也有的背部无黑斑点,产卵期全体变黑。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粉鲑肉呈淡粉红色,质地嫩,含油量低,味道柔和清淡。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多数粉鲑被制成冷冻食品,或加工成罐头,很适合拌沙拉。

Chinook salmon王鲑,又称大鳞大马哈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王鲑是五种太平洋鲑鱼中体积最大的品种,长约76-101cm,平均重量约为 9kg,有的王鲑的体重能达到45kg。王鲑体型圆润,鱼尾短,背部为蓝绿色到黑色不等,有黑斑遍布尾部和背部,鱼体两侧为银白色,齿龈为黑色。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生殖期的王鲑入河洄游不久,色彩会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再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条斑颜色较浓,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雄鱼条斑形状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上、下吻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到了产卵场时,他们的体色会更加黑暗。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它含天然鱼油成分高,鱼肉颜色较红,纹理分明,肉质细嫩,口感饱满。一般以整鱼、鱼排或鱼片的形式销售。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高品质的王鲑最推荐的食用方法必须是刺身,微煎和烘烤等烹饪方式也都不错。

红鲑 Sockeye salmon,又称红大马哈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红鲑在太平洋三文鱼中产量居第二位。它体型较小,长约63cm,平均体重在2.7kg左右。鱼体呈蓝绿色,尾部表面有细小的黑斑,底部则呈银色,背部无大的斑点。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产卵期的红鲑背部通体红色,两册会长出条状斑,吻端变突,微弯,口裂大。雄鱼变化更大,上、下吻相向弯曲,上下颌不相吻合。雄鱼背部隆起,雌鱼腹部隆起。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红鲑因其深红色肉质而得名,肉质紧实,颜色鲜红,脂肪含量较高。一般以整鱼、鱼排或鱼片的形式销售,也有罐装和袋装的。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红鲑是太平洋鲑鱼中最贵的,肉质颜色是几种鲑鱼中最深的,在整个烹饪过程中,鲜红的颜色都会保持不变。

银鲑 Coho salmon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银鲑的体型在五种太平洋鲑鱼里仅次于王鲑,平均体重5.4kg,长63-89cm。鱼体背部为金属蓝,底部为银色,背部及尾巴上叶有斑点,鱼尾较粗,齿龈为灰色。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生殖期的鲑鱼都会变个样子。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银鲑肉质呈橙红色,含油量低,肉质结实,口感细腻。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一般用于冷藏和制作熏鱼,也有很多人把银鲑当作炙烤的最佳选择。

虽然太平洋鲑鱼和大西洋鲑鱼是不同属别的鱼类,但当这些鱼上到我们的餐桌时,我们统称它们为三文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三文鱼可以分部位多个吃法。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鱼头可以炙烤和煮汤,鱼鳍、鱼尾、鱼排可以煎、烤或油炸,鱼皮可油炸,可香炒。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鱼肉则跟牛扒讲究来自牛身上不同部位一样,取自三文鱼不同部位的鱼肉也有不同的口感。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或者分得更细一点。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前腹肉是最厚最肥的部分,鱼油含量非常高,又香又软,不过吃多了会觉得油腻。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中腹肉较前腹肉稍薄和长一些,有时候中腹肉还能分出侧腰和下腹。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中背肉是整条鱼最红最漂亮的部分,红白比例非常的好,非常适合厚切。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前背肉次之,结实的鱼背不仅适合做刺身,还适合用来煎烤。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尾背肉和尾腹肉经常被合并在一起处理,纹路比较密,鱼油含量少,做刺身亦可,煎烤亦可。

鲑鱼籽是一大美味。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一般腌渍过食用,单独食用、拌饭、拌沙拉、点缀寿司......

奉上各式三文鱼菜式~图~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有生之年,让我们且吃且珍惜吧~

《食史百味》孕育北美文明的美味——太平洋鲑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