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17岁,病史2周。 患者呈现全身散在小红斑点。2周前感冒,扁桃体肥大,未发烧,自服感冒胶囊和阿莫西林两日,后起全身散在小红斑点。至就诊时扁桃体还是肥大,自述从小就有,是慢性肥大。大便日4-5次,偏稀,但肚子不难受。出汗好。 左关细弦滑,右关细滑有力;舌下淡暗,略凝,舌尖红,苔薄白腻。 患者素体偏虚,阳虚难以温煦体内外之寒邪,方用升降散、麻桂各半汤以散寒, 生麻黄3克桂枝3克苦杏仁3克赤芍3克生姜3克大枣3克生甘草3克僵蚕9克蝉蜕6克片姜黄3克大黄1克益母草30克。 麻黄汤外洗方, 生麻黄15克桂枝15克苦杏仁15克侧柏叶30克生甘草15克。 2014年5月29日,二诊。 9日后复诊,患者自述起的更多了,尤其是小腿。由于是学生,时间不允许,所以希望系统的吃药能放在假期后。现在重点在胳膊上的小点,希望通过外用能尽快消退。 硫软膏、马应龙、艾洛松以3:2:1的比例调配药膏。一日可以抹到5次。 2014年7月10日,重新开始一诊。 两个多月后复诊,患者现在已经放假,可以开始系统地服药。自述外抹的药没有用。腿上的皮损较厚。出汗情况较好。 左关细滑,右关细有力;舌淡红。 浮小麦50克+四神煎,5剂(注:前面小腿出汗不好的话,后两剂晚上一次顿服,酒送)。 润燥外洗方,6剂,夜交藤缺药,改用首乌150克。 外涂药, 硫软膏、马应龙、艾洛松以3:2:1的比例调配药膏。一日可以抹到5次。 2014年7月17日,二诊。 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述头上汗减少。身上皮损都变薄了。 左关细弦,右关细滑有力。 散结散+四神煎, 炮山甲1克全蝎2克水蛭2克川牛膝90克黄芪240克石斛120克远志90克,5剂。(注:前面小腿出汗不好的话,后两剂晚上一次顿服,酒送)。 桂枝茯苓外洗方, 生地30克牡丹皮12克桂枝90克桃仁12克甘草30克赤芍12克,6剂。 外涂药, 硫软膏、马应龙、艾洛松以3:2:1的比例调配药膏。一日可以抹到5次。 2014年7月24日,三诊。 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述皮损都变平了,还留下写印。 左关细滑,右关缓滑;舌苔腻,略厚,舌下淡红,略暗。 散结散+四神煎, 炮山甲1克全蝎2克水蛭2克川牛膝90克黄芪240克石斛120克远志90克木香6克连翘30克焦山楂15克茯苓12克焦神曲15克砂仁6克莱菔子12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上方服用5剂。 笔者按:患者来诊,是因为前一年他的母亲找我看过。能对我的理论似懂非懂。 用药正值夏季,效果很快很好。但是正值高三,对于学习成绩太过看重,会产生压力,加上患者眼神中的那种“叛逆”,笔者怕该患者的疗效不会持久。 但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真正地走上健康之路,从而远离疾病——也就是根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