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类草本植物,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食用部位有嫩叶、茎、花,具有柔嫩香辛、风味鲜美的特点,可以炒鸡蛋、凉拌、做汤、做包子馅,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最最重要的是有补肾壮阳的功效,深受男人们的喜爱。 ![]() 在我国农村地区栽培的都是农家品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韭菜种植,留种方式也是自留品种,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品质差,产量低,品种退化和混杂现象严重,农民种植韭菜一般都是粗放式管理,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产量不高,品质低等,特别是韭菜缺素症一直是农民朋友所忽视的,比如韭菜缺硼,硼元素是韭菜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光合作用需要它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更是少不了它,所以一旦韭菜缺硼,对韭菜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的。 韭菜缺素症是指韭菜种植过程当中,因为缺乏某种元素而出现的一些生长不正常的症状,韭菜之所以会出现缺素症,是因为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在栽培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栽培4、5年的地块更容易出现缺素症。怎么来防治出现的缺素症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一分析。 ![]() 韭菜缺硼的症状和时间 韭菜缺硼常发生在老茬韭菜地块上,特别是茬口越老发病越严重,缺少硼元素时,韭菜整株失绿,心叶发黄,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出现明显的黄白相间的长条斑,韭菜不蓬长势不好,如果不及时喷洒药物,韭菜叶片从上往下会发生扭曲,导致叶片枯萎死亡,一般发生在出苗后10天左右。 ![]() 引起韭菜缺硼的原因 1、多次收割,韭菜对硼元素消耗过大,由于韭菜是一次种植可以收割多年,一年又可以收割多次。 2、施肥不全面,韭菜对氮需求大,农民一味地施用氮肥,而忽视了营养的全面性,影响了韭菜对硼元素的吸收,再就是不重视硼肥的及时补充,只管收割,而不去补充微量元素的施用,这就是老茬口容易出现硼元素缺失的原因。 3、土壤中硼元素含量不足或流失,像一些前茬种植过百合科的植物,造成硼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不足,或是土壤PH值过高,引起硼元素的流失。 ![]() 韭菜缺硼的补救措施 短期措施:当韭菜出现缺硼症状时,应该立即喷洒叶面肥来补救,一般用200倍溶液的硼砂喷洒,如果同时出现缺铜症状,要加上用700倍的硫酸铜溶液的混合物来喷雾,当然还有可能出现缺铁或缺镁等症状,都会出现叶片发白,只不过是部位不同。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请见谅。 长期措施:1、在选择韭菜种植地时,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面的地块,在整地时增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8000公斤和饼肥2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40公斤的过磷酸钙。来促使植株健壮,提高韭菜的抗病能力。2、同一地块实行4-5年的倒茬轮作,有利于地块的肥力恢复。3、对于一些3年以上的韭菜园,每年要进行一次晒根,每次收割后等伤口愈合长出新叶时要及时浇水追肥,主要要以土壤补肥为主,叶面追施为辅的原则,如果土壤中缺硼时,在秋季收割完后施用一次硼砂和硫酸铜,实现硼铜共补最适宜。 ![]() 其它还有适时浇水加肥,中耕除草,做好病害防治,防止韭菜跳根和植株死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