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不改革,所有的其他教育教学改革都只是空谈

 wlr6688 2019-05-25

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减负喊了很多年,给人的感觉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越减越重。那么,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根源在哪里?

有人骂教材,称之曰太难,知识大下放,高中下初中,初中下小学。但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许多大中专、高初中毕业生,离开“X方程”计算不了小学的应用题,但他们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肯定远比小学知识要深远、丰富和繁难得多。这就充分说明了这种方法远比用空想的“1”去计算科学得多,进步得多,方便得多,自如得多。那么又何必大骂特骂教材太难,不该下放,而放着科学、进步、简便、省事的方法不早学早用,偏要去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在沼泽地里钻来钻去呢?知识下放不是加重课业负担,而是科学有效地减轻了负担,问题的关键不是教材,而在考试。

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不改革,所有的其他教育教学改革都只是空谈

但想完全寄托于考试吗?不行!“繁”、“难”、“偏”、“死”四个字,常常使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素质、教给学生自学本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陷入难堪。命题者想方设法地在这四个字上做文章,仿佛离开了这四个字就显得水平不高,没有本事。

1、繁:就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导致课程内容、考试内容繁多、重复,加上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名词等,使简单的命题复杂化,难以理解,无形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难:就是命题的程度深、难度大、要求过高,不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偏:就是出偏题、怪题,舍本求末地钻牛角。比如小学语文考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命题:某个字第几笔是什么笔画?什么名称?即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也未必能完全说得出,更何况,某些汉字的书写笔画笔顺并不统一,对于不是搞专门研究的小学生来说,又有何用处?

4、死:就是考试所谓的“标准答案”太死板:或者本具有选择性的多项答案的题,评分答案却是唯一的;或者答案极具灵活,而评分要求却只扣住一点。这类命题,为师者谁也不敢保证讲授的东西全合命题者之意,更何况思维尚不成熟的少年儿童呢?如一次学生造了一个“战士们潮水般地冲向敌人的阵地”的比喻句,也被判错,根据是“潮水”只能“涌”而不能“冲”。殊不知,比喻句中的喻体可作句子中的任何成分。这本是一个多好的喻体作状语的比喻句啊!出题者尚且昏昏,又怎能使学生昭昭?

这四个字,时时逼着教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四处找资料、八方买试卷,不怕泛滥,惟恐不全。忍痛采用管、卡、压的高压手段和大规模的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力求全面不漏,以至造成学生稚嫩的双肩难以承受沉重的压力,心理紧张,望学生畏,谈考色变,应付作业,被动学习。这根本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让学生乐学好学、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新教学原则,从而造成学生做多思少,知识与实际严重脱离的学习局面,成为学而无用或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但是,就有人偏偏喜欢这几个字,而且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学生做不对,老师显无能,而命题者却显出十分本事了,因为难倒了学生,也难倒了老师。

所以,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不改革,所有的其他教育教学改革都只是空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