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比范进还惨,72岁才为岁贡生,何谓岁贡生?

 老黄说史 2019-05-25

热衷科举的蒲松龄比范进还惨,72岁才为岁贡生,何谓岁贡生?他一生热衷科举比范进还惨,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死后却享誉世界。

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蒲松龄的最大理想也是希望能“学而优则仕”,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奔跑在科举之路上的。从蒲松龄是山东淄博(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蒲氏是淄川世家,受家庭影响,蒲松龄也一直热衷功名。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成为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一时在乡里传为佳话(“名藉藉诸生间”)。

蒲松龄的这次初战大捷,其实是带有几分偶然的。考试中,蒲松龄用八股文的格式,写出了近乎记叙体的文章。如此新颖的答卷让时为山东学政的文学大家施闰章眼前一亮,于是擢为第一。但是,令人难以想到的是,这次显得太过顺利的童子试,却给蒲松龄接下来的“屡试不第”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张蒲松龄考试的年表: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所谓“越幅”,就是考试违规。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答卷是有一定格式的——卷面有红线画出的横直格,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均有规定,如超越行、格随意书写者即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违式论,试卷贴出,不予录取。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直到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年过半百的蒲松龄仍没考过。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一边应考,一边充作塾师,并且还坚持创作,不仅写下了大量诗文,还给后世留下了著名的《聊斋志异》。

科举是培养人才的,蒲松龄却是个天才。可在这样的错位中,他仍旧执著地坚持自己。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蒲松龄再赴青州应考。在挣扎一生后,年已72岁的蒲松龄总算拿到了一个“岁贡生”的头衔。

这样的结局,对于已经风烛残年的蒲松龄而言,已是聊胜于无。当亲朋好友前来祝贺时,蒲松龄还颇觉羞愧。在《蒙朋赐贺》诗中,表露了他当时的心迹:“腐儒也得宾朋贺,归对妻孥梦亦羞。”

与范进中举不同,蒲松龄岁贡生的含金量远没有举人高,也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明显的变化。那么,蒲松龄的岁贡生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呢?贡生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为贡献给皇帝的人才。明清时期间,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优秀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生”。

除贡生外,在国子监学习的人还有监生。贡生是由府、州、县学中考试升入的,监生则指非考试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人。清朝监生分四类: 恩监、荫监、优监、例监。

其中,由皇帝特许给予国子监生资格的称恩监,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或勋戚子弟入监读书的为荫监,由附生被选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优监,以捐资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称为例监。

乾隆以前对监生严加考核,后来仅存虚名,一般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举而欲入仕做官者,都必须先行纳捐取得监生出身,但不一定都要去国子监读书。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蒲松龄成为岁月贡生后,由于年龄太大,就没有进京入国子监就读,而是受知于山东学政黄叔琳——由黄叔琳代培。四年后(康熙五十四年),年已76岁的蒲松龄“倚窗危坐而溘然以逝”。

蒲松龄的一生是寂寞的,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他生前穷困聊倒,死后却因一部《聊斋志异》赢得世界级声誉。有人说,《聊斋志异》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诗,《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从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其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后世有评论家称蒲松龄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先生也曾评价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可以这样说,无论什么样的赞誉,蒲松龄都受之无愧。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