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中午,我继续陪同上海矿物展主办者、上海矿晶研究会周易杉会长和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常州张建宇先生,跟着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董荣鑫教授,从东山长圻码头登上前往三山岛的渡轮。在东山到三山岛的渡轮上,好学的张总打开笔记,继续向董教授请教。一到三山岛东北面的太湖边,几块巨大的角砾岩吸引了大家。董教授对手下按着的角砾岩有些惊叹,这块大角砾具有沉积岩特征,却夹杂在火山角砾岩中。每一块火山角砾岩各不相同,代表着它们与火山喷发时的不同位置。太湖石上面有很多化石,远处的太湖中隐约可见的是笠帽山。这些巨大的火山角砾岩和那块巨大的太湖石本来一直就在太湖水边,有时候湖水上涨时,它们就没入水中,这次水边新修了一个码头,从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推断,这是一个垃圾转运专用码头。庆幸的是:修码头时,这些水边的巨石没有被敲碎填掉,而是就地移到了码头边。这块火山角砾岩的角砾相对小些。远处就是西山,如果清晰度更高的话,石公山就能看得很清楚,旁边就是我家。董教授作了专门的介绍:有个专有名词“塌积砾石”,形成这种岩石的地方,一般上面是石灰岩,下面是空洞。三山岛旧石器晚期遗址,就符合“塌积砾岩”的产状。遗址边的火山角砾岩块状比东北面的要小些,不知是原来就小,还是被古人利用后减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