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Ⅰ卷化学结构特点 2 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 2014~2018年高考 全国卷I 化学试题考查点对比表 3 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 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命题趋势 (1)化学基本理论的主干知识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虽然今年没有考查,但是仍旧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的综合性试题将再次出现。 2.元素及化合物的命题趋势 预计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题目将会减少,重点会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命题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1)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相关类型的题目依然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将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相结合,可能会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碍的相关计算)和物质的除杂、提纯、检验等。 (2)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相关离子的检验和定量计算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 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19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试题会具有以下的特点: (1)考查的重点将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2)对物质性质的考查依然会出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设计,主要命题角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二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三是考查简单的有机实验,包括有机物的除杂与鉴别等;四是简单有机化工原料的制取方法及应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 (1)选择题依然会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等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考查强调综合注重细节、关注安全。题目考查信息量大,难度会与今年保持一致。 (2)非选择题部分的题目仍可能与课本中的基础实验相联系,在课本中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3)高考将会持续关注新课标强调的探究性学习,实验探究题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会包括: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反思以及拓展探究等内容,着眼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需要注意的一个新动向,在最近三年高考中,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实验题在多个省市的高考卷中出现。在以后高考中,以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为依托的综合实验题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5.选考试题的命题趋势 (1)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①突出选考内容的主干知识,新课标高考卷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方面,重在考查一些重要的和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②继续保持试卷的稳定性,2019年依然会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增大化学学科与的相互联系,以体现对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③试题难度适中,不偏不怪。由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近年才在高考中出现,不可能出很难的题,且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考查过深,因而就目前的高考来看,试题只能是“拼盘式\'的,近三年的考题形式变化不大。虽然“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模块学习起来较难,但是只要复习全面,考生在考试中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2)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①命题要求保持稳定。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仍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主要方向。预测:在试卷结构、题型、内容比例、试题难度等方面,2019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将会保持基本稳定。以新情境出现的信息分析类题目,在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中,将会始终占有一定的份额。 ②题型结构趋向合理。仔细研究近年有机综合题,考查点不外乎“一条关系链,四个知识点”,关系链: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四个知识点:a.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如回答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有机物名称);b.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转化(如断键方式、连接顺序、反应条件);c.有机反应及其类型(如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反应类型);d.同分异构现象(如判断数目、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③有机合成路线的考查无外乎碳链的增长或缩短、官能团的相互转化,需要结合课内所学知识和题干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新的有机合成路线的推断。 4 总复习最后两周备考策略 1.回归教材,摒弃题海 结合复习进度,同步重温教材;及时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网络;解题遇到障碍,精读教材。重做近年高考真题或适当做些老师精选的试题。 2.注重规范 培养习惯 答题不规范是同学们在考试中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非所问等。因此要注重规范性训练,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强化规范意识,从细节着手,养成严谨的答题习惯。 第一,答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字迹工整清晰。 第二,书写要规范,使用规范化的化学用语。如不写错别字、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时要注意原子的连接顺序及原子个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配平并标明反应条件等。 第三,按要求作答。如选择题中经常出现“正确”“不正确”“一定”“不一定”等关键词语,又如填空题中经常要求书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等,答题时不能“答非所问”。 第四,要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时一般要遵循“审题析题答题检查”的程序,力求审清题意、思路完整、方法正确、体现过程、单位准确等。 3.保持良好心态 1)以良好的应试心态迎考。自信,是克服精力分散的最佳药方,是治标又治本的良药。此外要让自己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沛的精力,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考试前一天务必检查各种考试用具是否准备妥当。 2)学会有效地利用考试时间。先易后难,大部分题都做了,心里就不慌,再平心静气地去做难题;草稿纸分块使用,不要写得太细,计算结果等及时抄到答题卡上,以节约时间;不提前交卷,剩下的时间进行复查。 3)考试时要善于进行猜想。如选择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个别答案涉及的知识未掌握,那么就用淘汰法,从敢肯定的答案入手,逐个淘汰,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