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晋北,仿佛在读一本史书,上下五千年,如数家珍;但很多人往往会选择去大同,看云冈石窟、悬空寺等等,而它旁边的这座风光旖旎的古城—朔州,却常常被人忽略。 摄影/别有所图 这里有秦汉北击匈奴的“杀虎口”;杨家将镇守过的“雁门关”;有近千年历史的应县木塔;有汉代戎边屯军将士的众多汉墓群;以及象征华夏力量的内外长城......
朔州,这座古老的塞外名城,在给世人的礼物里,既有精巧绝伦的地上华美古建,还有拨土即见的地下黑色宝藏,而更多的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厚重历史。 有一句俗语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佛塔,有一种玩具叫做鲁班锁,几个不规则的木块,互相咬合成为一个木构的迷魂阵,浮屠和鲁班锁结合是什么样子? 这便是朔州应县的木塔,也叫释迦塔,作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已是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全塔无钉无铆,仅靠构件互相卯榫咬合,堪称世界木构建筑的典范。 摄影/少帅1988 这座木塔不仅经历了千年风雨,更是饱受地震、战乱的侵害,甚至曾被12发炮弹击中,现在应县木塔虽然屹立挺立,但是已经发生了倾斜,其倾斜程度甚至要超过比萨斜塔。
历史上建造木塔的辽国早已灰飞烟灭,气吞万里如虎的契丹族也溶入中华民族的汪洋中,只有耸立在荻花蒲草水源沱上的它,依然傲视古今,阅尽人间磨难。 摄影/年轮9231 游晋北古建筑,很多人往往会选择大同、浑源、应县的这条三角线,一路看遍云冈石窟、善化寺、华严寺、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等,而这座相距不远的金代大寺—崇福寺却鲜有人至。▲崇福寺弥陀殿的“西方三圣”,中间的阿弥陀佛结说法印 如果你错了它,那就实在是遗憾,首先来说,这座古刹规模可观,气魄宏大,年代可追溯至辽金时代,更是同时代幸存中的佼佼者。 其次,正殿采用的减柱法建筑(断柱负重),历经千年仍旧安然无恙,在我国绝无仅有,民间有一句谚语“墙倒屋不塌”,就确切解释了这一构造原理。 更令人称奇的是,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朝代变迁的审美变化,细致精美,形态动作也是颇有来历。 一代雄关杀虎口,也称西口,地处蒙晋交界处的右玉,是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外蒙的主要关口,地势险要,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它即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又是茶马粮盐的古道 历史围绕着的它的不是经商就是打仗,因而这里还是赫赫有名的税卡,传说在清代极盛时期,商人来往络绎不绝,关税日进斗金、斗银。 万里长城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如今古长城、杀虎堡、烽火台、古战场、古道敞路坡、古乐楼等,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 如今生活在蒙晋交界处的许多汉族人,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祖先都是通过走西口来的,百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数代人的努力下,如今已是实实在在的“塞上江南”。 雁门关,朔州山阴和忻州代县边界处,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控中原,北扼漠原,经历的战事从古至今也是最为频繁,古时被称为九塞之首,后来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摄影/别有所图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雁门关是“外三关”中最大的一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 摄影/别有所图 ▲老牛湾古堡 而地处朔州右玉的右卫城,就是其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但它的名气远没有平遥古城大。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如今这些堪称世界级的军事遗址景观,群默默矗立在山西北部的苍茫大地上,等待人们重拾它们往日的峥嵘岁月…… 广武城位于朔州山阴县境内,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 旧广武,位于雁门关外勾注山下,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摄影/好入名山游 城外就是汉墓群,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 相比旧城而言,新广武城要著名得多,因为它与广武长城相连,是雁门关防线的主要防御阵地。 在长城沿线的内外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只是其中一座,但却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 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远望它,耳边似乎隐隐听到了激越的金戈撞击声,悲壮的铁马嘶鸣声,惨烈的将士喊杀声…… 摄影/天牙虎 朔州名胜古迹颇多,特色的美食佳肴也不赖,杂各、莜面推窝窝、山西过油肉,应州牛腰等等,特殊的烹调,别样的口感。 坐标:山西省朔州市 线路推荐:大同 → 新建南路 → 京大高速 → 大运高速 → 朔州 (136公里,大约需要两小时) 周边推荐:从朔州出发,一日可北观云岗石窟,东看恒山悬空寺,南游古战场广武城、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芦芽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