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看得懂的西方音乐简史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5-26

作曲家艾伦·科普兰,曾将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美感层次、表达层次和纯音乐层次。而若想从纯粹的感官体验,进入第二个层次,甚至第三个层次,就需要经过学习。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归纳了一份西方音乐简史。希望大家看过之后,平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收获一些新的体验。

   

1.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音乐史最早起源于希腊,但由于史料记载欠缺,因此研究西方音乐的人们,通常把中世纪的音乐作为研究的起点。

中世纪音乐的代表,是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它是基督教礼拜仪式上所用的音乐,歌词来自圣经,旋律起伏较小。是一种没有固定节拍、无伴奏的单声部歌曲。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450 - 1600),旋律进一步丰富,更接近歌词的语调和表达的情感。

马肖是中世纪的法国作曲家和诗人,他的这首《圣母弥撒曲》最为著名。在这首弥撒曲中,一个音乐“动机”在每个部分出现,使整个弥撒曲的音乐构思,成为一个整体。这也是马肖对弥撒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2. 巴洛克时期
歌剧的诞生和器乐曲的发展,标志着巴洛克时期(1600 歌剧诞生 - 1750 巴赫去世)新风格的确立。此时,声乐和器乐作为音乐的两大分支,互相补充和影响。这一时期,风格以复调音乐为主,大小调式运用逐渐增多。

来听听维瓦尔第的这首协奏曲《四季》,它代表了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管弦乐体裁——协奏曲。该作品以小提琴为独奏乐器,同乐队进行对比或竞争。而拉丁文的“协奏曲”一词,原意也是指"竞争"。

  

3.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18 - 19 世纪)的音乐逐渐不在局限于贵族的沙龙,而更加的大众化,这为音乐家提供了,成为独立艺术家的条件。此时,旋律清晰明了,乐句规整方正,情调十分优雅。

来听听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不愧为钢琴协奏曲啊中的“帝王”,其宏伟气势不亚于交响曲。
  

4.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19 - 20 世纪),既有革新又有承袭。这一期是旋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加强了色彩的变化。乐器组合、强弱对比、速度缓急变化等,更加多样且丰富自由。

来听听门德尔松的这首《仲夏夜之梦》序曲。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作品中有充沛的情感,和强烈的戏剧性。门德尔松喜爱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并用标题音乐描写人事物。

       

5. 20 世纪及以后
20 世纪音乐出现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现象。出现了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等多重风格并存的场面。

这样的局面就挖掘出了音乐中的许多可能性,扩大调性概念,重视调式的表现力,减弱和声的功能性,打破规整的原则等。

听听看斯特拉文斯基的这首芭蕾舞剧《春之祭》。它是 20 世纪音乐的经典,以古朴率真的野性而著名,是对 19 世纪欧洲传统的大胆挑战。

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充满了不协和音、眼花缭乱的节奏变化,据说在首演时甚至引起骚乱。

  
             《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内页

最后,如果您想比较系统的学习西方音乐史,今天再给您推荐一本书,名为《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名字很朴素,但内容十分经典,因为这已经是这本书的第 11 次再版了。

书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 21 世纪,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同时,对精选曲目,还会进行简单有力的分析。而您只需要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在线课堂,聆听全书讲到的音乐片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