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标准要求的扩声现场(多数为:歌唱演奏类),调音师包括舞台监听调音师、现场主扩调音师和转播调音师,对应的调音位分别在三个独立的区域。 通常设置在舞台侧方,主要便于舞台监听调音师能够在彩排期间随时上舞台测听,以及与演职人员快速沟通。 图1 舞台监听调音位 通常设置在舞台正前方中央,主要便于现场调音师能够随时聆听听众区域的声音效果,以利于随时作出调整。 图2 现场主扩调音位 通常设置在与现场隔离的区域,例如:转播车、转播间等,主要便于转播调音师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聆听转播出去的声音效果,以利于随时作出调整。 图3 转播调音位 然而在大多数扩声现场,并不会如此的严苛,位于现场的调音位基本都只有一个,也就是说,监听和主扩全部由一个人来负责,相对而言,更倾向于现场主扩调音。 相信没有多少扩声现场不希望获得好的效果,有不少扩声现场对音响设备的要求是一点也不低,但是对现场调音位(或音控室)的设置却是一点也不重视,这个现象常常出现在室内扩声现场(如:宴会厅、报告厅、多功能厅、剧场)。孰不知,没有理想的调音位,再优秀的节目,都要被打个折扣了。 对于现场主扩调音位(FOH)而言,不理想的调音位,往往无法让调音师准确聆听到现场大部分听众所听到的声音, 调音根本无从谈起。这些不理想的位置通常位于舞台侧方、后场角落。有的在后场正中央,但却只开个仅够递话筒的小方口,要么安装一面大窗户,玻璃却是封闭固定的。 图4 封闭固定的“监听窗” 笔者曾见过一座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现场有两个房间,一个用作演员休息室,另一个用作演员化妆室,而音控室则是直接在后场天花板上开个大口子就对付了。 图5 天花开口的“监听窗”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笔者曾见过一所剧场,据现场了解,就因为某位甲方人士,以音控室设在一层不好看为由,要求挪到二层角落,而且只允许开一个小窗口,最终由于音响师无法获得现场声音作为参考,演出效果可想而知。现实中,外行指导内行,业余指导专业的事情,真是不在少数。 有的甚至是远离现场,被隔离在其他房间,然后通过监听音箱、监听耳机、监视屏幕来了解现场状态。场内没有设置声压级探测拾音器,在音控室内,除了能监听啸叫情况以外,音质姑且不谈,仅音量是否合适全然无知,基本全靠音响师的预设、猜测和经验。 调音还是调响?这是著名的电声界泰斗胡中明老师曾讲过的话,十分值得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