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的学习方法——四问学习法(下)

 知识引导 2019-05-26

任正非的学习方法——四问学习法(下)

昨天,我介绍了任正非的思想,从云到雨的过程,就是四问学习法。

《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一书说:

一般来说,任正非的“思想云”,从萌发到形成,大致都在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从“思想云”到“思想雨”,又需要半年以上的准备。

我想,这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指的是一个大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学习有大有小,大多数学习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有时候一瞬间就可以学到东西。尽管是一瞬间,也会经历四问学习法的大多数步骤。

下面这个例子也来自《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所以经历了较长时间。

故事发生的时间很模糊:21世纪初的某个六月天。

地点很具体:法国波尔多,属于阿尔卡特公司董事长瑟奇·谢瑞克(Serge Tchuruk)的私人葡萄园。

第一步:我听到什么?

谢瑞克说:我投资了两个企业,阿尔斯通和阿尔卡特。阿尔斯通是核电站,业务稳定,竞争也不激烈;但是通信行业太残酷了,你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

第二步:我放在哪里?

“21世纪初的华为,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领路者’阿尔卡特的困惑与迷茫使任正非格外震惊。回国后,他向公司高层多次复述瑟奇·谢瑞克的观点,并提问:华为的明天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任正非跟自己的已有知识放在了一起。

哪些已有知识呢?阿尔卡特是领路者,领路者应该有方向的;华为是追赶者,追赶者本来是跟着走的……

第三步:我变成什么?

“华为内部由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共识是:华为要更加高举‘以客户为中心’的旗帜。华为发展到今天,靠的是这一根本,华为的明天,也只能存在于客户之中,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

其实,华为这里有个变出来的东西。第一个:要走自己的路。第二个:以客户为中心。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具体内容。

很可能,就是领路者的迷茫,让任正非有了自己领路的信心。阿尔卡特一困惑,任正非反而清醒了。

第四步:我用在哪里?

在之后形成的华为四大战略内容中,第一条就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这就是应用:用在华为的战略上。

小结

这个学习案例,第一步很快,当下结束。

第二步我认为也比较快,可能当下结束,也可能用了几天或者更长,让任正非意识到需要进入第三步:变,走自己的路。

怎么变?这是关键,所以第三步用了“大讨论”,是这个学习案例的关键一步。

从偷袭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查尔菲,再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牛人都在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四问学习法。

(这是“刘澜每日一讲领导力”在猪年的第107篇公众号文章。)

任正非的学习方法——四问学习法(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