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技术分析的初衷:生存为王。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5-26

   技术分析之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

在大部分人最初学习交易,总会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开仓,怎么做交易?小白们都会说:我还不会技术分析呢,怎么开仓啊?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蕴含深刻的哲理。

小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先有技术分析,还是先有交易?就是二者谁产生在先,谁产生在后的问题。最初人类社会建立了交易市场,因为人们有交易的需求,在交易中人们很快就发现,盈利跟亏损是并存的,亏损是最大的问题,它关乎到市场里的生存,无法生存谈何交易、谈何赚钱。在不断地实践当中,人们慢慢发现了交易中风险出现的规律、防范的技巧,就这样技术分析的萌芽、雏形产生了。

最初的市场交易都是原生态的,技术分析是在交易形成之后产生的。弄明白这一点,还只是初步。人们最初的交易其实已经有了许多一些今天技术分析的成分,比如趋势,趋势的概念、形态在技术分析形成之前人们就已经熟知了,它和人们的生存密不可分。我们来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天的趋势;春耕夏作、秋收冬藏这是一年的趋势;人过三十天过午这是人之一生的趋势,三十岁之前是发育成长的上升期,三十岁之后是衰落的走下坡路的进程,尽管很缓慢。技术分析不严谨,不是科学、也不缜密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大口袋,把人们日常饮食起居、工作生活中规律的东西只要和交易沾点边的也都归纳、收拾进去了,这也难怪世界上的许多事务原本都是相通的。

   技术分析的初衷。

技术分析到底是干什么的?产生初衷是防御风险,而不是用来怎么赚更多钱。在市场上交易,人们发现只要不亏本、能生存就可以盈利,赚了钱就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亏了钱就仿佛一个人病入膏肓,再亏就是苟延残喘了,再亏下去就只剩下奄奄一息了,这时的技术分析仿佛是治病救人医生的医术,不过它救治的是交易者的账户而已。技术分析最初是在防范、警示、预测交易风险中发展起来的,像救死扶伤的医术。美国的技术分析师也多是拿他预示、提醒交易者风险,中国的分析师也是如此,不信你打开电视台财经频道去看,分析师在讲技术分析的K线理论也好,说技术指标也罢,他总是提示明天的风险。没有一个分析师在说“今天指标金叉上穿均线,本周将出现三连阳走势。”技术分析更多的、更胜任的是作为避险工具。

许多交易者都有一个误区:学习技术分析就是去赚钱而不是去规避风险的。显而易见,在交易者的眼中,技术分析成为赚钱、暴利、一夜暴富的利器。这就是大错特错了,在市场上,生存是第一位的,只要你能够活下去,你就会赚到钱。至于多少是个运气,以及行情的配合。

而现在人们去慢慢的忘记了技术分析的主要功用,反而把它炒作为赚钱的最有效的手段、方法、工具。这样做获利的大头是券商机构,鼓励、促成更大量、广泛、迅捷的交易,从炒短到高频炒单都说明这一点。吃亏的是散户,等着被收割。其实倒也无可厚非,事物都有两方面,能够警示风险的技术分析,当它预示没有风险、市场平稳安全的时候,不就会是上涨、赚钱的时机吗?均线、指标它形成死叉压制就是有风险到来,那么形成金叉助长不就是最好的买入良机吗?

技术分析是什么?技术分析是根据过往的行情走势、通过历史数据的形态来预测、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价格。技术分析与可能、也许、大概、或者这些或然性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不具有必然性。时至今日,技术分析也是偏于防守的交易工具,所以广大交易者在交易过程当中,当选择的行情以及技术工具的使用时,要选择更为稳妥的行情状态和走势,而不是可能更赚钱、赚钱更多的情形。

没有任何一个人做交易是为了赔钱,而技术分析是为了让大家在交易过程当中规避风险、不赔钱,这不赔钱和赚钱、赚更多的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说了这么多是在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理念就是技术分析的功用首先是防范、预示风险的,这是他首当其冲的,也是他最初赖以产生、发展的原因。

   现代技术分析交易的软肋

第一,应该是资金管理的软肋,技术分析控会凭借自己的所谓高超技术无视、忽视资金管理而满仓、重仓操作。重视技术分析而忽略资金管理的最终结果就是出局。  

第二,风险控制,把技术分析当做赚钱的法宝,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没有节制的交易,没有什么风险意识。这是第二个核心软肋。期货交易者都是缺少实体经济的打磨。  

第三,就是交易策略,一些技术交易的高手自以为才高八斗、心高气傲,忽视交易策略。但交易要韬光晦迹、忍字当头、捕捉属于自己的大行情,绝不冒然出击。期货交易者都是沉不住气的,赚不到钱纯属自然天成一般。在赚钱上稍微成熟一点的人,也会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选择股票,哪怕十年、八年的等待。

第四,就是他们交易理念匮乏,这是绝大多数交易者的天生短板,被贪婪驱使的大亏货们崇拜技术分析而理念匮乏。理念乃交易之魂,缺乏理念就是无灵魂的行尸走兽一般的交易者。  

第五,技术分析因时、因地、因普及使用程度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当中包括技术分析的自我实现、逐步钝化、自我失效等等一系列所谓的技术分析高手不懂、也根本茫然无知的应用环境、普及率、市场结构、绩效规范等等问题。

   交易=理念+技术

什么是理念?她包括什么?理念的内涵是什么?这是许多年以来我经常追问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在我看来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错误的答案。我能够暂且接受的还是理念是交易者的灵魂。

交易的理念是极为丰富、内涵广袤、博大精深、蔚为壮观又朴实无华的,他更多的和风险防范联系在一起,如果交易理念是灵魂,风险防范仿佛就是呼吸和心跳。我们平庸的生命要让灵魂得到升华、上一级台阶是很难的,对于放大了贪婪的虚盘杠杆交易更是如此。

大量的散户加入到技术分析的使用者队伍中来会导致其使用效果大打折扣,而技术分析的拥趸、是否考虑过这个的问题。目前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分析,技术方法、技术理论在何种状态下才是最为有效的,在什么状态下就失去作用?其普及程度控制在什么程度、多少比例的散户使用的状态之下,技术分析方法、理论的应用才会达到最佳状态?广大运用者都考虑、思量、琢磨过没有?

我们都知道一项技术、一项方法、一个技巧,被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的时候,它的效果会逐步的衰微,甚至最终失去了效果,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那么你在学习技术分析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而非常用心的做了细致的统计、测试、归纳和记录。就广大的所谓技术分析爱好者而言,他们采取的基本上都是主观交易。我在互联网上做的实盘展示,准确、如实的跟大家讲是主观结合量化的交易。品种的选择、建仓的时机、平仓的触发都是主观干预并有意的滞后了两到三天。因为我想传达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管理,是我的持仓规模状况。这种状态下大家可以看到交易的损失是可控的。

学习技术分析的交易者,可能是一点皮毛还没有学到,就已经开始自以为是、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了,这样做很不利于进步,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很愚蠢。学习技术分析的交易者应该是别动嘴,少动手,多用心、勤动脑。

绝大多数交易者,在做期货的时候,只知道进攻不懂得防守,赚钱手法很犀利、很凶狠,但是暴露出许多自身的漏洞、破绽、软肋,风险来临的时候就输得一败涂地、淋漓尽致、一贫如洗。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谈技术分析最初的风貌和原始状况,就是为了让大家、让技术分析的广大爱好者懂得注重技术分析防守的功能,技术分析是为防御风险诞生的。如果你把技术分析只当做进攻的利器和暴富的工具,你必然会败下阵来。

在我看来大多数技术爱好者虽然学习的是技术分析,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一点不懂技术分析,比如前一段时间,展示的做空焦炭、多郑煤的操作,许多技术分析者看不懂,他们肯定是看不懂,因为他从来不是个赢家。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持续、缓慢、循序渐进的、逐步盈利,而且要攻守平衡,有些许对冲,无论是涨跌不使账户产生大的动荡,能够保证在一年内我赚到40%—50%的利润。作为期货交易者,你要是不懂得技术分析防范风险这个最初的功用,你是永远不会成为赢家的,技术分析的使用只知道盈利,而不懂得去防守,你也永远赚不到钱,你浪迹在这个市场里永远是一个大亏货,直到赔光了本金、负债累累、走投无路为止。

理念的范围广泛又非常难学的,因为他要用心灵、大脑结合交易实践、技术分析、资金管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以及人生阅历来融汇贯通的学习。有的理念传达要振聋发聩,如晴空霹雳一般;有的理念传达又需要润无细无声地娓娓道来。技术分析每个人都可以学,而要给一个交易者灌注交易理念,注入灵魂还要看其是不是可塑之才,能够领悟、掌握、融会贯通理念的交易者是绝无仅有的,千里挑一、为数极少,尤其在期货交易者中。

没有好的理念、交易灵魂,期货会非常摧残交易者的身心。不要说拥有理念,就是身心健康的交易者都不多。

文 |牛钱网, 和讯期货

- END -

 出彩操盘手 访谈录 
 

【人物】

王红英 | 傅海棠 | 陈向忠 | 邵奇 | 叶晗 | 朱燚 | 清凉海风 | 财入开门 | 冯煜钧 | 江泓瑾 | 炒客 | 坦克 | 套利王者 | 1229甫 | 刘世博 | 张兆龙 | 徐盛 | 金色唐朝 | 闲趣 | 中财老K | 东北角 | 章孜海 | 顾明喆 | 杨清 | 贺赞晖 | 王兵 | 林志胜 | 陈立恒 | 潘一荣 | 贾晖 | 智文 | 期货之光 | 李东昌 | 罗宾 | 陈冬 | 杜云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