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原名“陆眉”,后来改名为“陆小曼”。“小曼”二字颇有浪漫之感,陆小曼是家中九个孩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独苗,家境优越,备受父母宠爱。因其精通英语法语,成为了中国最早涉足外交领域的女性,为中国外交第一人的顾维钧做助手时还不满18岁。 徐志摩是个大诗人,在与陆小曼恋爱的过程中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句。如《花的快乐处》、《春的投生》、《一块晦色的路碑》、《翡冷翠的一夜》等。这个时候,陆小曼几乎成了徐志摩的诗源。王庚被任命为哈尔滨市警察局局长,徐志摩与小曼接触机会更多了,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最后,陆小曼决定离婚,选择真爱徐志摩。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强烈反对她离婚,并对前来劝说的人说:“老实说,王庚对我们两老还算孝顺,对小曼也还算厚道,怎么开得了口要他和女儿离婚?”更何况,王庚文武双全,在军政两界有许多故友知交,此事如果闹大了,徐志摩和陆小曼占不到什么便宜。 在胡适等人的出谋划策下,刘海粟设了一场“鸿门宴”。1925年9月,在上海的功德林饭店,刘海粟设宴款待了王庚、陆小曼、徐志摩,一起参加宴会的还有其他当时的社会名流。前来赴宴的王庚早就知道这场宴会非比寻常,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的事情他怎会没有耳闻,只是一向忠厚谦恭的他不愿意和朋友撕破脸皮。在宴会上,一群名流高谈阔论,大谈自由恋爱婚姻自由,颇有指桑骂槐之意。 刘海粟先是说了自己当年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壮举,然后举起酒杯:“大家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新旧思想和观念正处于转换阶段,封建余孽正在逐渐地被驱除。但是,封建思想在某些人的脑子里还存在,还冲不出来。我们都是年轻人,谁不追求幸福?谁不渴望幸福?谁愿意被封建观念束住手脚呢?” 王庚知道刘海粟的弦外之音。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听着一群人口若悬河。他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主动从这段婚姻里退出,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面对一群朋友的咄咄逼人,宴会结束之后,王庚怀着沉重而复杂的心情离开。两个多月后,经过痛苦的挣扎,他选择成全自己的朋友和爱妻。这个男人身上的品格确实值得敬佩,在被好友和妻子双双背叛之后,依然选择了原谅和成全。这一场情场的鸿门宴,最后就此落幕。 (图为王赓与陆小曼谈离婚事情) 徐志摩失去了父亲的经济援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教课,课余时间再赶写诗文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陆小曼,以致负债累累。在此过程中,陆小曼为了治病,还找来一位叫翁瑞午的世家子弟替自己推拿。这样一来二往,二人很快堕入情网,难舍难分,而且陆小曼又从翁瑞午那里学会抽鸦片。 陆小曼体弱多病,翁瑞午有一手推拿绝技。于是,翁和陆之间接触的机会就多了。后来陆小曼还因翁瑞午染上了大烟,常常一起在客厅里的烟榻上隔灯并枕,吞云吐雾。徐志摩也曾劝过陆小曼戒掉鸦片,据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931年11月18日,他乘早车到南京,住在朋友何竞武家。他本打算再乘张学良的专机回北京,但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为了赶回北京参加19日晚举行的林徽因的学术讲座,便托人疏通关系,于19日早上免费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济南号”邮政班机,飞往北京。 丧夫之痛、各方的责难和谩骂包围了陆小曼。她被认为是徐志摩坠机身亡的罪魁祸首,甚至徐家人都不让她去济南接回他的遗体,想去参加追悼会被拒,徐家恨她至死,众多朋友离她而去……其实,在徐家人眼里,徐志摩虽然与陆小曼结婚,但是徐家人并不接受陆小曼这个儿媳妇。尽管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感情是深厚的,但她仍旧离不开翁瑞午,离不开阿芙蓉。徐志摩死后,她为了麻醉自己,更难以摆脱鸦片的习好,为此,她还坐过一夜班房。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与翁瑞午同居,也因此受到外界的强烈指责。在徐志摩飞机失事现场留下的遗物中,只有陆小曼的呕心之作山水画长卷,徐志摩常常带着陆小曼的画,让大师们点评题跋。陆小曼默默忍受外界的非难,不屑于辩白。 陆小曼在病痛中,戒了鸦片,重拾画笔,潜心作画,在徐志摩去世多年后,她甚至在上海举办画展,成为了中国画院的画师。陆小曼努力地活着,兑现她对志摩的承诺,“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