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5月25日至26日,“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暨“绍兴论坛”学术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从‘源流·时代’到十二届国展”主题研讨会在绍兴饭店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百名参展作者以及全国各省市书协和产行业书协的书法家代表1000余人齐聚绍兴,寻源问道,共同完成了跨越传统经典与当前书法创作的对话。 本次活动分别以“展场与立场”“视角与视野”“纵横的纬度”“思辩与追问”四个主题四个场次展开。前三个场次分别由叶培贵、邱振中、丛文俊做学术主持,环节设置亦颇有新意,首先由学术主持人进行基调演讲,随后由发言专家分别进行观点阐述,然后大会随机抽取现场学者、书家代表与发言专家进行交互与思辨,最后进行全场互动研讨。第四场由陈振濂做学术主持,所有与会代表举手向参展作者点名提问。被提问到的参展作者上台答复。每位参展作者最多被提问一次。参展作者上台后,五分钟内阐述问题。专家和与会代表可继续发问,每位参展作者回答问题不超过三个。广大与会代表在热烈的互动论析中受到了启发,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在各种论题的交织中将论辩会推向高潮。 第一场:展场与立场 学术主持:叶培贵 演讲专家:叶培贵、刘洪彪、孙晓云、徐利明、鲍贤伦、刘恒、陈胜凯 论坛现场 叶培贵以“外部”“主体”“方式”为三个入口,分别以边缘化下的重建、剧烈的现代转型、书法的传承、书法参与主体的身份、视界 、书法传播方式的转变、中与西之间的关系展开进行基调演讲。 刘洪彪以“书法家首要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等议题进行观点阐述。 孙晓云以书法实践为议题同与会书家进行探讨,以其幼年至今自身的学书实践,阐述如何用书法实践记录时代、反映时代。 徐利明以“师古与出新的理念与方法”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鲍贤伦以“‘文’‘书’的分与和”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刘恒以“回归艺文兼备的传统书法精神”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陈胜凯以“重审与超越”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 ![]() ![]() ![]() ![]() ![]() 全场互动研讨 第二场 视角与视野 学术主持:邱振中 演讲专家:邱振中、白谦慎、陈履生、王强、洪惠镇、[意]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 ![]() 邱振中以“失传”一词为引,以实例展开如何增强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能力及书法的“后后现代”问题进行基调演讲 ![]() 白谦慎以“‘6G’时代的书法”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陈履生以“传统书法与当代书写”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王强以“从作品的‘物’性说起”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洪惠镇以诗书画结合为主题进行观点阐述 ![]() [意]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以西方人的视野看中国书法如何向世界传播进行观点阐述 ![]() ![]() 交互与思辨 ![]() 全场互动研讨 第三场 纵横的维度 学术主持:丛文俊 演讲专家:丛文俊、黄惇、刘涛、张天弓、李一、朱培尔、薛龙春 ![]() 丛文俊以魏晋时代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人与书法的关系为引,对当代书法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创新进行基调演讲 ![]() 黄惇以“帖派的再兴与对’二王’系统文人书法传统的回归”进行观点阐述 ![]() 刘涛通过回顾书法4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观点阐述 ![]() 张天弓以“从文化自信看:当代书法创作的源流”进行观点阐述 ![]() 李一以“诗书合一,翰墨载道”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朱培尔以“调整或者改变我们审视传统的方式”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薛龙春以“人书俱老何其难”为题进行观点阐述 ![]() ![]() ![]() ![]() ![]() ![]() 交互与思辨 ![]() 全场互动研讨 ![]() ![]() ![]() 第四场 思辩与追问 学术主持:陈振濂 参与互动——所有与会代表 ![]() ![]() 学术主持:陈振濂 ![]() ![]() ![]() ![]() 互动环节 ![]() ![]() ![]() 论坛现场 监制|杨超 图文编辑|薛娟 图文提供|杨超 孙海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