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与算盘

 林潮的图书馆 2019-05-27

     《<论语>与算盘》,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非常的惊讶,《论语》是儒家修身的宝典,“算盘”是商家计钱的工具,二者相距甚远,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怀着疑问细究之后,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原来这本书是日本涩泽荣一先生所著。涩泽荣一先生生于1840年,卒于1931年,生前是日本企业界与文化界的领袖,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现代文明的创始人”,他率先改革日本的租税和货币体制,推行新式的会计制度,最早引进西方的股份制度,创立了日本的第一国立银行,并参与创立或主持了日本500多家大企业,如王子制纸会社、日本邮船公社、大阪纺织会社、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等,这些企业已逾时百年,在今天的日本乃至世界仍具有巨大影响。书中着重提出了“士魂商才”的儒商理想,认为“士魂”便是“具有卓立人世间所具备的武士精神”,但是在商界光具有武士精神而无商才,容易在经济上招致灭亡之运,故有士魂还须有商才。所谓商才,原应以道德为本,舍掉道德的欺瞒、狡诈的商才,只是玩弄小聪明、小把戏,真正的商才不能背离道德而存在。涩泽荣一先生提出的“士魂商才”,实际便是儒家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的现代发展,在现代社会,只有多具备“士”素质的商人,才能使社会的不道德现象得到杜绝,才能指引人要财有道而使社会不致于充满欺诈、混乱。而要滋养士魂与商才又全在《论语》一书中。通常在我国读书人的眼光里,儒家的经典都是教人如何修身治国的,而在涩泽荣一先生的实践诠释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句话,便是必须用财富去施民济众,只有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方可称为“圣”。并特别指出孔子并不反对富贵,而只是反对不仁不义的富贵,若是仁而义的富贵,孔子不但不反对,反而是大加推崇,在《论语·里仁篇》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述而篇》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实儒家的根本精神,是积极入世的,是指导人应当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学习、施行“仁义道德”,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一个富足、祥和的社会环境中安然地生存下去。而作为日本人的涩泽荣一先生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处在“明治维新”的年代,在接受西方物质文明思想的同时,能将东西文化完美的结合,并以其实际创造的财富与自身纯洁的人格,给予了我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价值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此摘录涩泽荣一先生的一段原话作为我们思索的开始:“故我认为,欲处于人间世而不误入歧途,当以熟读《论语》为先。随着世界的进步,欧美各国的新学说不断传入,其实,彼之所谓新,从我们的眼光看来根本不新,大多数都是千年前东洋人已经说过的东西,只不过措辞改得更漂亮更吸引人而已。当然,欧美各国日新月异的新成就必须好好研究,但也不要忘了东洋古来的旧文物中,亦有不可抛弃的东西。”

                                                    (刊载1999年《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