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头、目、颈、项痛,天柱穴屡建奇功

 jiezhukuaile 2019-05-27


01

为什么叫天柱穴

天柱穴最早出自《灵枢》,它不仅是穴名,还是脉名和骨名。

作为脉,天柱是指出于头项之足太阳标脉;作为骨,是指枕骨之下的三节颈椎骨。

天者,指首而言。此穴紧在两大筋之旁,以载夫首,有柱之象,故曰天柱。(《经穴解》)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灵枢·根结》)

脑左为枕骨者一,脑右为就骨者一,枕就之中附下为天盖骨者一,盖骨之后为天柱骨者一。(《圣济总录》卷一九一》)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其支柱,穴在颈上,故名“天柱”。

以上就是天柱穴名字的含义,怎么样,您都get了吗?

02

天柱穴的部位在哪里呢?

它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取穴的时候,先找到后发际的中点,然后向上0.5寸(即哑门穴),再旁开1.3寸处,就是天柱穴了,它正好位于斜方肌的外侧。

03

天柱穴主治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它能够主治头项部病症,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眩晕,目痛,肩背痛,癫,狂,痫,发热等症的治疗。

例如,《灵枢·五乱》中记载:“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

再如,《灵枢·厥病》中也有关于天柱穴的记载:“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人们普遍用眼过度,视疲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其实,天柱穴对于视疲劳,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在《灵枢·口问》中早有记载:“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侠颈。”临床应用中,也屡见效验。

不过,临床中治疗眼疾的穴位,严格来说,除了天柱穴,还包括上天柱穴。

上天柱穴,在风府两旁五分至七分处,和天柱大体同效。先试压这两个穴,取其压痛强的一个进行治疗。此为视力衰弱、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等的重要穴位。

或者说,您也可以这样理解:眼疾以及高血压病人,常可在风府、哑门旁开l寸这个区间触及敏感点或有效点,其中哑门旁1寸处和风府旁0.5-0.7寸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处,前者名为“天柱”,后者名为“上天柱”,实则完全是同一个穴。

这次明白了吧?如果遇到眼睛不舒服的患者,不妨试试天柱穴哦。

04

治疗的操作方法

如果用针灸操作的话,直刺或斜刺0.5~0.8寸, 局部有酸胀感或向头顶部扩散。不可向脊柱方向斜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

如果您不便于针灸,也可以改用手指或按摩棒来点按此穴,持续刺激3分钟左右,亦有很好的效果。

其实,腰肌劳损、足跟痛等疾患,也可以使用天柱穴治疗呢,不过,这对于针灸操作的熟练度,就有一定的要求啦。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