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人生如戏莫若如是。人一生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模式决定了这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所谓社会角色,原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分为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和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两种。实际上,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通常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同时要扮演好几种角色,这种集中于某一个人身上的众多角色就称为“角色丛”。 文徵明,从社会角色分析,在他那个历史时期似乎是一个全能型人才,这是世人所公认的。文徵明80岁和90岁大寿时,都曾有人为之做文。其中,陆粲的《翰林文先生八十寿序》赞扬了文徵明高尚的道德、博闻及出众的文采,而皇甫汸的《代郡守寿文太史九十序》则言及文徵明的宦途及编撰“国史”的经历,并赞颂其诸多方面的贡献。至于书画成就,在文徵明50岁时就已经有人开始关注。韩昂在大约成书于1519年的《图绘宝鉴续编》中这样说道:“(文徵明)写竹得夏昶之妙,山水出沈石田之右,兼总诸家之长,名闻天下。所作片纸只字,人多爱重之。”对于长寿的文徵明而言,50岁即已“所作片纸只字,人多爱重之”,实不寻常。 文征明 浒谿草堂图 局部1 辽宁博物馆藏 文徵明逝世不久,其“小朋友”何良俊所著的《四友斋丛说》,分别在杂纪、文、诗、书、画、正俗等多个章节提到了这位衡山先生。文中说:“衡山之文,法度森严,言词典则,乃近代名作也。”诗中说:“衡山尝对余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此衡山自谦耳。每见先生题咏,妥帖稳顺,作诗者孰能及之。”说其隶书:“至衡山先生出,遂迥出诸人之上矣。”谈其画又道:“衡山本利家,观其学赵集贤设色与李唐山水小幅皆臻妙。盖利而未尝不行者也。” 这是首次从局外人(除去黄佐应文氏后人之托所做《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以及文徵明子文嘉所作的《先君行略》)的角度对文徵明诗、文、书、画以及德行等多方面进行了肯定。 文征明 浒谿草堂图 局部2 辽宁博物馆藏 而稍后出生,同样被认为是苏州文坛领袖、大史学家的王世贞则以一篇《文先生传》全面综述了文徵明的一生,成为后人研究及评定文徵明文化成就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王氏开篇短短数言就已为我们描绘了文徵明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夫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唆妇孺裔夷,至文先生啧啧不离口。” 明 文徵明 豳风图轴 不仅如此,王世贞在这篇《文先生传》结尾处还写道:“王世贞曰: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无年,信乎文先生盖兼之也。先生晚而吴中人以朱恭靖公希周并称。夫朱公者,恂恂不见长人也,何以得比称先生哉?亦可思矣!” 以至于在那个崇文的年代,苏城小镇上的男女老少也许会不禁感叹一句,“生子当如文衡山”吧。 看来,文徵明在当时及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世人心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大多是成功并值得肯定的。试想,如果当年衡山先生有如此雅趣,于停云馆或友人王献臣的拙政园举办个展,必定轰动苏城,大家倾城而出,携友相看也未可知。 明 文徵明 云山图轴 同样,五百四十多年后,当直面文徵明所留下的作品与文献,以及翻看他的同辈或后辈关于他的传记资料时发现,我们不能仅仅以“文人画家”四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在那个历史时期,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很多的社会角色,比如文人、画家、书法家、鉴藏家、老师甚至政客等自致角色,当然还有学生、儿子以及丈夫、父亲等先赋角色。这些社会角色所组成的角色丛,令这个人物如此的精彩迷离。 我们还是应该再次正式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主人公。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42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苏州府长洲县人。因先世为衡山县人,故号衡山。斋号有停云馆、悟言室、玉兰堂等,故又号停云。因曾任翰林院待诏,后人又称其为“文待诏”,也有人称其为“文太史”。后因其子文彭之故,敕赠修职郎南京国子监博士。私谥“贞献先生”。文徵明德才兼备,诗、文、书、画俱工,博学多能,领袖群彦。诗文方面,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画方面,他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可以说,文徵明是明中期吴中诗文书画领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点击下图了解文徵明生平) 明 文征明 寒林晴雪图 当然,文徵明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文先生”“衡山先生”亦或“文太史”。期间,也经过了一番历练。五百四十多年后,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文徵明留下的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与历史文献。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我们才得以知道,文徵明在成为“文先生”之前,为这些如此众多成功的社会角色而付出的努力:
文征明 绿荫草堂图 纸本 80.5 x 2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实际上,在文徵明所处的那个年代,“文徵明”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或商标,与之相联系的某类作品,甚至可以成为一件奢侈品在市场上销售流传。因此,当理解了文徵明所扮演的如此多的社会角色之后,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主吴中风雅数十年”的文先生的个展,再次吸引人们对明代苏州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与讨论。 今天,在文徵明亲自参与设计的拙政园边,他的书画作品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当我们静静欣赏这些五百多年前的作品,看着画作上鲜红的“惟庚寅吾以降”,希望人们回到他的画作本身,通过文徵明扮演的众多的社会角色,再次还原“真正的文先生”,还原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并将之发扬光大。(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