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伦八德•人伦之道

 常醒 2019-05-27

中华民族,家国天下,首重人伦。五伦、八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五伦十义的完整表述最早见于《孟子》和《礼记》。《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至近代,五伦十义的表述调整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仁臣忠、朋实友信。

宋代大儒将孔子的“孝悌忠信”与管子的“四维”(礼义廉耻)合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为宋代八德,亦称传统八德。

1.1孝--德之本

浅释

1. 夫孝、德之本也。<说文>(即《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①。试观乌鸟反哺、羔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2.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故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②。五孝③惟庶人始言养。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必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保令名,斯可以谓孝。而悌忠信礼义廉耻,皆在其中矣。易言之,则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皆为不孝尔。

3.    孝者,所以事亲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则此身之根本已失,有身如无身矣。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而女子之孝,则尤有进。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④。盖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谓无生身之恩,恝(jiá)然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母之育己也。夫妇一体,而谓可忽乎哉。女子以节孝为主。万善百行,惟孝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

4.    女子之孝。不仅温清定省而已。凡各项事务,与父母舅姑,有切实关系,皆当挺身担任之。惟情有难易之不同。如未嫁时,倚父母以生存,则奋不顾身,以急父母之事,乃良知良能之发现,犹亲亲之本心也。迨既嫁以后,有夫与子以牵其情。此时对于父母,亦奋身急事,一如未嫁时,则其至性不为私念所夺。若非有毅力者,曷克至此。至子妇对于舅姑,似无毛里之属,未蒙抚育之恩,无非敬夫所尊,爱夫所亲已耳。乃能推孝父母之心以孝之,修人补天,尤恒情所难,而至孝之人,则无所谓难者。由其深明夫妇一体之义尔。

编者按:

男子之孝岳父母,一如女子之孝舅姑。独生子女政策,施行四十年矣。今有男子一意回家陪父母过年,独留岳父母除夕夜凄凉相吊,不亦过乎?吾乡有轮流过年者,有各回己家者,可供参考。

独女者,如父母亡故,家中又无堂从兄弟,祖先祭祀岂可断乎?今者女子可顶半边天,此尤待焉。或供于宗祠,或奉于家中,或供奉寺院,事死如事生,必妥善安置而后已。

5.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注释:

  《礼记·祭义》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功劳;功绩),大孝不匮(kuì,不竭;不缺乏)。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没(通“殁”,死),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

  《礼记·祭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五孝:《孝经》分五章阐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行孝内容。

  姑:在古代汉语中,姑、舅也做亲属称谓,但却反映一名三用的历史。“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为媳妇对婆婆的称呼,《尔雅·释亲》:“妇称夫之母曰姑,”亦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媳妇对公公的称呼,“妇称夫之父曰舅,”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裴松之注》:“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称之舅也。”

德育故事

       编者按:本单元典故举凡感通明显者,皆在标题前加★。

孝子

1.        帝舜大孝之范

帝舜①,冀州人,父瞽瞍顽,母嚚②,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适不失子道,友爱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常在侧。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嶽(通“岳”)咸荐舜。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guī ruì),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舜亲戚。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寙③。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瞽瞍尚欲杀之,使涂廩④,从下纵火焚廩,舜以两笠自扞(同“捍”)而下;又使舜穿井,既深入,瞍与象下土实井,舜从匿空旁出。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六十一,代尧践位,载天子旌旗往朝父,夔夔⑤唯谨如子道,封象为诸侯。在位三十九年,寿百有十岁。(出自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孔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颜光衷曰:“《礼记》:‘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夫子说舜之大孝,便说德为圣人,大德受命。分明是完天之所生,以天事亲了。须知亲不是一团血肉至亲,我不是一团血肉之我。原是圆坨坨、光亮亮、大家成一片的。亲是这个,我是这个,天地万物亦是这个。故说大孝,便要顺亲养志。顺亲者,顺其灵妙之亲也。养志者,养其大公之志也。若只用力服劳,奉养躯壳之亲、情欲之志,乌能称大孝哉?然要顺亲养志,先须诚身守身。守身者,守其明善之身也。能认得真身,始能认得真亲。故曰:‘不诚乎身,不顺乎亲矣。’大舜从灵明上认亲,视瞽瞍是至圣至神至仁慈的,其要杀我,只是后来习染之伪心,其真心原自不尔。假饶从其乱命,取快一时,把至圣至神至仁慈的真父子结断了种子,于心何忍?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告而娶。自家心灵上必如是而始安耳。故曰:‘事父母几谏。’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父母原来只有善心,固人子之大幸。设使微有转念,其善心必不澌灭。此即是转凶为吉之几。事父母者,宜从此处宛转。几未动,挑动他;几甫动,接引他;几有失,挽回他。如此而顺,便把亲与我之真原联属一处,亦即把天地万物之真原联属一处。何性命之不立?何位育之不行哉?”

    许止净曰:“颜先生此论,见地最超。必如是而后足称大孝,必如是而后不匮。不匮者,用之不竭也。以之事上则为忠,以之事长则为悌,以之待友则为信,以之化下则为慈,以之度生则为悲。举一孝,一切法趋孝。所谓一以贯之。故孟子曰:“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⑧,瞽瞍底豫,而天下化也。”能如是,而禄位名寿,自能操必得之权。所以为天子、被袗(zhěn)衣、鼓琴、二女果(同“裸”,侍也),若固有之。故禹之勖()舜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盖感应之理,舜禹固信之有素矣。”(出自许止净《历史感应统记》)

注释:

       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瞽瞍)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目重瞳子,故曰重华。”“皇甫谧云:“舜母名握登,生舜於姚墟,因姓姚氏也。”

       嚚:yín,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苦寙:苦,通“盬”,gǔ,粗劣。寙,yǔ,粗劣,有瑕疵。

       廩:lǐn,米仓。

       夔夔:kuí kuí,戒惧敬慎貌。

       颜茂猷(1578-1637)字壮其,又字光衷,号完璧居士,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天启四年(1624)举人, 崇祯七年(1634),帝念其兼通五经,特赐进士。有《迪吉录》、《云起集》、《六经纂要》。

       许止净(1879—1938),名业笏,江西彭泽人。清光绪甲辰(1904)翰林,住馆8年。生平佛学著作有《历史感应统纪》、《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等。

       底豫:《孟子·离娄上》:“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赵岐注:“底,致也。豫,乐也。”焦循正义:“致乐者,由不乐而至於乐也。”底,一本作“厎”。太平天囯《天条书》第五天条:“大孝终身记有虞,双亲底豫笑欢娱。

2.        【周文王】问安侍膳

文王事父。一日三朝。问安侍膳。甘脂丰饶。

    周文王姓姬名昌,为世子时,朝其父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寝门外问安。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遂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①”,应曰诺,然后退。

周祚之长,历朝莫及,姬姓之后,百世其昌,皆文王孝德启之也。然文王所行,只是温凊②定省之常,人人当尽,亦人人所能尽者,所以为庸行也。人莫不有父母,亦孰不愿克昌厥后,曷不效法我先王。

注释:

     末有原:不要把原来的饭菜再献上去。

     凊,qìng,释义是清凉,寒冷。古文中读音为jìng,凉。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3.        【闵子骞】芦衣顺母

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母恶损,所生子衣绵絮,而衣损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之,欲逐后妻。损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视损如己子。

系诗颂之。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李文耕谓:“闵子留母之语,凄然蔼然,从肺腑中酝酿而出,虽使铁石人闻之,亦为恻恻心动,何其天性之厚且纯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气,直从孝子一念恳恻中转回。为子者其三复之。”

4.        【子路】负米养亲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5.        【曾子】曾参养志

曾子养志。请与有余。母啮其指。负薪归庐。

周曾参,字子舆,善养父志。每食,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父嗜羊枣,既没,参不忍食。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啮指以悟之。参忽心痛,负薪归。妻为母蒸梨,不熟,出之①。过胜母,避其名,不入。学于孔子,而传孝经。

李文耕②谓:“凡为父母,未有不望其子之成立。成立于功名者小,成立于道德者大。为子者欲学曾子之养志,必学曾子之志于道,悟彻一贯,三省其身。不然,虽多备酒肉,曲承欢笑,异于徒养口腹几何。”

注释:

       因妻为母蒸梨,不熟,而休妻,窃以为过矣。

       李文耕(1763-1838),字心田,云南昆阳人。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派遣至山东任知县,后因奉养母亲请假归家。母亲去世后,守孝期满,补任邹平知县。到任四个月,由于不能施展个人抱负而离任。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新补任邹平知县。在邹平,他政绩卓著,连道光皇帝也闻其政绩,此后不断晋升,曾任泰安知府、山东兖沂曹道、浙江盐运使,再调任山东。道光七年(1827年),任湖北按察使,不久又调回山东,任职三年后,调任贵州,道光十三年(1833年),李文耕致仕归乡。

6.   【郯子】鹿乳奉亲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

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7.        【老莱子】戏彩娱乐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

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8.   【汉文帝】亲尝汤药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9.        【缇萦】上书救父

淳于少女。名曰缇萦。上书赎父。悲泣陈情。

汉淳于缇萦(tí yíng),齐人,太仓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无子。会坐法当刑,诏逮系长安。临行,骂诸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缇萦闻而悲泣,随父至长安。上书,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悯其孝,诏除肉刑,意遂获免。

秦定叟③谓:“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为‘缓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顾用情何如耳。若缇萦者,虽谓之有子可也。能存缇萦之心,则为缇萦不难,即不为缇萦,亦相去不远矣。”

       系诗颂之 诗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枫宸。诏宽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注释:

       淳于意,汉朝临淄人,拜齐国名医阳庆为师,学得精湛妙术,原任齐为仓令,其师逝世后,弃官改而行医。因为人刚直义气,行医时开罪一有权势者,致被陷害,押往京城治罪,其幼女名缇萦,虽为弱女子,竟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其陈情书阐明肉刑之害,并陈诉其父任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今遭不白之冤,实系遭人诬害,愿当婢女,为父赎罪,汉文帝感该女孝心,特赦其父,并诏告天下,废除肉刑。

       肉刑:我国古时对囚犯切断肢体或割裂肌肤的刑罚。

       秦定叟:秦云爽,字开地,号定叟,钱塘人。著作《紫阳大旨》八卷,编成於顺治辛丑,专为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而作,分八门。

10.    【董永】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pǐ),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注释:

①归至槐阴会所:返家途中,来到了他们初会的槐荫地界,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孝子董永还债,辞别董永凌空而去。槐荫因此改名为孝感。

11.    【黄香】扇枕温衾

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热,为扇凉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有诗为颂。诗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12.    【丁兰】刻木事亲

丁兰丧亲。刻木奉养。张叔击之。像亦悒怏。

版本(一):汉,丁兰,河内人。早丧父母,刻木像,事之若生。邺人张叔假物,兰妻卜筶(gào),木像不许。叔醉詈木像,且击之。兰归,见木像色不怿,询知之,即奋击张叔。吏至,捕兰,木像为之流涕。郡嘉其孝通神明,奏之,诏图其形。

思亲不见,而刻木事之,此不得已之极思也。而思慕之诚,木亦通神。忽而不怿,忽而流涕,非孝子精诚所致乎?至于为亲像被击,而奋击张叔,只知有亲,而不惜以身犯法。宜郡之嘉其孝而上其事也。

版本(二):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

有诗为颂。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13.    ★【姜诗庞氏】涌泉跃鲤

姜诗夫妻。孝奉甘旨。舍侧涌泉。日跃双鲤。

版本(一):

汉,姜诗,事母孝,妻庞氏尤孝。母嗜鱼脍,又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往汲之,值风归迟。母渴,诗责遣之。妻寄止邻舍,纺绩市珍羞,使邻母往遗。久之,姑遂召还。舍侧忽涌泉,味如江水,每日跃出双鲤,取以供膳。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者也。故堂前得一孝妇,胜得一孝子。范书录诗妻,旨深哉。其言赤眉贼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不祥,遗以米与肉,受而埋之,诗亦卓行君子也。泉鱼之瑞,宜矣。

版本(二):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

有诗为颂。诗曰: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涌情夫妇事于母,泉替江水澄妻苦。跃鲤泉从舍侧出,鲤跃姜门慈孝屋。

14.    ★【蔡顺】拾葚异器

蔡顺丧父。世乱岁荒。拾椹奉母。赤黑分筐。

汉,蔡顺,少孤,事母孝。遭王莽乱。拾桑椹,盛以异器。赤眉贼问其故,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之,赠牛米不受。母丧,未及葬。里中灾,火逼其舍。顺抱柩号哭,火遂越烧他室。母生平畏雷,每雷震,顺必圜冢泣呼。

姜书鉴①曰:“人子于丁艰之际,躬当大事,处常且难,不幸遇卒变,惟有出万死一生之计耳。君仲母柩逼于火,抱而号哭,辟患不为,非天性激发乎。至诚感神,火越他宅,所全者大,拾椹犹其余事耳。”

注释:

       姜书鉴:不详。

15.    ★【郭巨】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 雷震儿活。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版本(一):

汉,郭巨,字文举,家贫。子尚幼,母减食与之。巨因贫难供母,子又分甘,乃乘子出,进食。一日,子溺毙,妻惶泣。巨曰:“毌惊母,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盍埋之”。妻不敢违,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苏,见黄金一釜,上有字云云。

姜履曰:“埋儿事,诸儒皆非之。得林县人所传,始知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之言,割慈忍爱、曲体母心者至矣。所以惊天地,泣鬼神。一釜黄金,得自凄怆之顷,而雷苏其子,破涕为笑,孰谓皇天无眼耶。”

版本(二):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干宝《搜神记》原文:

       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用赁,以及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16.    【江革】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佣力以供亲。

17.    【陆绩】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18.  ★【孟宗】哭竹生笋

三国,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

有诗为颂。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9.    【王裒】闻雷泣墓

魏,王裒,字伟元,事亲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雷,即奔墓所,泣告曰:“裒在此,母勿惧。”隐居教授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遂三复流涕。后门人至废《蓼莪》之篇。

有诗为颂。诗云: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注释:

       王裒(póu),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里的句子,意谓:可叹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是那么的辛苦。《蓼莪》一诗,为孝子追念父母而作,后世遂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阿香: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乘马,从两人行。未至村,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鲜洁。望见周过,谓日:'日已向暮,前村尚远。临贺讵得至?'周便求寄宿。此女为燃火作食。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女应诺。寻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行,云:'今有事当去。'夜遂大雷雨。”

20.    ★【王祥】卧冰求鲤

晋,王祥①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注释:

       王祥,字休徵(zhēng),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举秀才,累迁大司农。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顗往谒,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 武帝爱新命,虚己以求谠(dǎng)言。祥与何曾、郑冲等耆(qí)艾笃老,希复朝见。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诏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从所请。”遂寝光奏。

及疾笃,著遗令训子孙曰:“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家人大小不须送丧,无违余命!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而让,廉之至也:此五者,立身之本。”其子皆奉而行之。

泰始五年薨。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曰:“太保可谓清达矣!”

21.    ★晋【王延色养】王延叩冰。得鱼不费。体无全衣。亲极滋味。

晋,王延,字延元。九岁丧母,泣血三年。每至忌辰,悲啼一旬。继母不慈,以蒲穰(ráng)败麻与延贮衣。其姑问之,延知而不言。事母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母盛冬思鱼,延缘汾水叩冰而哭,忽有巨鱼跃出,身长五尺,取以供母,积日不尽。于是母悟,抚延如己生。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亦无不底豫允若①之父母。其有不然,皆人子之奉顺无状耳。如王延者,谓之闵子后身可,谓之黄香再世可,即谓之王祥姜诗重生,亦无不可。问其年龄,泣血时仅九岁耳。

注释:

       允若:顺从。《书·大禹谟》:“负罪引慝(tè),祇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唐陆贽《告谢玄宗庙文》:“幸赖烈祖遗泽感深于人,人心攸归,天意允若。”

22.    ★晋【刘殷祝堇】刘殷九岁。哭泽堇生。孝其祖母。赐粟扬名。

晋,刘殷,字长盛。七岁丧父哀毁尽礼。祖母王氏,盛冬思堇jīn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怪而问之,王言其故。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声不绝者半日,堇忽生焉,食而不减,至时堇生乃尽。后梦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铭曰七年粟百石,赐孝子刘殷。殷后生七子。

孟宗少丧父,其母冬月思笋,哭竹而笋生。刘殷亦幼丧父,其祖母冬月思堇,哭泽而堇生,殷仅九岁耳。且其祖母思堇不言,仅于不饱食一旬而窥其意,尚未若孟母之病笃也,非养志者而能如是乎。

23.    【吴猛】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有诗为颂。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24.    ★【叡明石函】叡明母疾。泣祷庄严。泪冰成筋。神授石函。

南齐,萧叡明(睿ruì),字景济,南兰陵人。母病风,积年沈卧。叡明昼夜祈祷。时值严寒,叡明涕泣求神,泪为之冰如筋,额上叩头血,亦冰不流。忽有一人以小石函授之,曰此疗夫人病。睿明跪受之,忽不见。以石函奉母,函中唯有三寸绢,丹书日月字。母焚而服之,即平复。

许止净谓:“祈祷而至于泪冰成筋,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人之为父母祈愈疾而不应者,惟其诚敬心之未至耳。而一般浅见者流,见其末不见其本,遂谓一切祈祷,均归迷信,可谓因噎废食矣。”

25.    ★【朱泰虎残】朱泰养母。虎不敢餐。乡闾称孝。目为虎残。

宋,朱泰,事母至孝。家贫,鬻薪养母。常适数十里外,易甘脂以奉亲。一日,鸡初鸣,入山。及明,憩于山足。遇虎搏攫,负之而去。泰已瞑眩,行百余步,忽稍醒,厉声曰虎为暴食我,所恨我母无托耳。虎忽弃泰于地,走不顾,如人疾驱状。泰匍匐而归。乡里称之,目为朱虎残。

身为虎残,益显出孝子本领。夫瞑眩已逾百步,忽醒而厉声,虎竟弃去不顾。岂虎之力,不敌一厉声乎。盖孝者,天地之正气。有此正气,神且敬之,而况虎乎。参观实夫拜虎,杨香搤虎,愈出愈奇矣。

26.    ★明【鼎臣祝寿】明顾鼎臣。减算益亲。飞来黄鹤。感动天神。

明,顾鼎臣,父年五十而生鼎臣。自幼尽孝。稍长,撰一表文,每夜焚香祝天,愿减己算益亲,见己成立。一夕,梦黄鹤自天飞来。视之,即所焚表也。末批云:鼎臣减算益亲,出于至诚,父延二纪,鼎臣状元及第。后鼎臣登弘治乙丑科状元,官至大学士。父犹及见受封焉。

葛妙真以母五十龄当死,日诵经以延母年。顾鼎臣以父五十岁生身,夜焚香求益父寿。一惧母之不及待其养,一惧父之不及见其成,皆苦心为之也。黄表人间焚去,黄鹤天外飞来,感应何等神速。

27.    【庚黔娄】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有诗为颂。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注释:

   孱陵:孱,读音chán。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分慈姑县置建孱陵县,县城设在湖北公安县柴林街(又名孱陵街),县域辖有今公安、石首、监利、松滋和湖南的安乡、津市、澧县、南县、华容等地。

28.    【李忠避震】

李忠事母,地震山移。民庐尽毁,至孝独遗。

元,李忠,晋宁①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八月,地大震②。郇保山移,所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圮(pǐ倒塌),被坏房屋一万八百区,人民压死,不可胜数。惟将近忠家,分为二行,五十余步复合。忠家独全。

地震而至山移,大劫也。况被灾之区,有一万八百区乎。庐舍生命,所伤无算。惟至孝者所居无恙。历观孝子传,辟疫辟水辟火辟风辟雷,竟至于辟地震山移,观止矣。人亦何乐而不尽孝哉。

注释:

    晋宁:晋宁路,元朝时设置的治所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

    公元1303年9月17日(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山西洪洞赵城一带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是我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八级地震,其间“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压死人民不可胜计”,灾害遍及整个汾河流域,北及太原,南至虞乡,西至黄河东岸,东至潞州辽城。

29.    ★【实夫拜虎】实夫归省。虎衔其衣。拜请毕养。竟得全归。

明,包实夫,事亲尽孝,明经力学,馆于太常里。岁暮归省,途遇一虎,衔其衣,入林中,释而蹲。实夫拜请曰:“将啖我耶,命也,奚憾。吾有父母年七十余,能容我毕养,吾苟存,终还汝啖。”虎即舍去,后人名其地为拜虎冈。

孝既无灾不可辟,更无物不可格。不论禽兽鳞虫,草木花果,一切有情无情,均可由一片肫(zhūn)诚,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物类至于虎,凶暴已甚,而历代孝子免于虎者,指不胜屈,于戏,奇矣。

30.    ★【邱铎避虎

明 邱铎,葬母凤鸣山原。哭曰:“铎生也,咫尺不离我母膝下。今逝矣,可委体魄于无人之墟乎。”结卢墓侧,朝夕上食,如生时。当寒夜月黑,悲风萧飕,铎恐母岑寂也,辄巡墓哀号曰,铎在斯。其地多虎,闻铎哭声,即避去。人称之为真孝子。

31.    ★【子舆避水

唐孝子子舆,自蜀扶父柩归吉水。时秋水方壮,瞿塘流更湍悍。天雨,舟人大恐。子舆仰天大哭,才恸一声,水已退二十余丈。既过,水复如初。

孝媳

1.        ★【周青含冤】孝妇周靑。含冤莫吐。诬服受刑。三年不雨。

汉,周氏女青,东海①人。夫亡,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忍累其年少。潜自缢。姑女告妇杀母。捕青拷掠,诬服。青将刑,以十丈竹竿,悬五旛,誓众曰:青若有罪,血当顺下;无罪,血当逆流。及刑已,其血青黄,缘旛竿而上极标,又缘竿而下。嗣是郡中三年不雨。后任太守②至,诣青墓致祭,并表焉。雨随至,其岁大熟。

许止净谓:“匹妇含冤,三年不雨,天人感应之几,不其捷乎。然天亦何心,岂愿以一人之枉,而殃及万民。祇以怨气阻塞,致天地间阴阳之气,不能调和耳。然则平怨之人,其能感召和淑之气也明矣。”

注释:

       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云:“孝妇事见《汉书·于定国传》,为东海郯人”。今临沂市郯城县城东南方有一座很大的坟墓称作孝妇冢。

       《汉书·于定国传》: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咨当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

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2.        ★【顾张待雷】顾妻张氏。当遭雷击。一念孝心。神赦夙孽

       宋,顾德谦妻张氏,事姑孝。梦神示以前生污秽字纸,应遭雷殛,因病死不及,今生当于明日击死。氏心疑之。翌晨,雷声果巨。氏知定数难回,恐惊其姑,乃出门跪桑下待死。忽闻空中有神曰:“此孝妇也。当延寿三十年。”霎时雨收云散。乃归。

雷殛三世,佛经言之详矣。张氏前世污秽字纸,罪有应得。今生孝事其姑,律尚难逃。乃以临死不忍惊姑之一念,得免罪而延寿。人亦何乐而不效之哉。

3.        ★【郑杨求杏】杨氏访杏。易服改容。得愈姑病。又获金龙。

唐,郑邯妻杨氏。姑病。人言杏实可愈。杨谓邯曰:“非时之物安可得,须访求,子其佣耕侍疾,吾当徧访之。”乃易男服。至邻郡,忽于道旁莽秽中,得一杏实,洁涤取归。奉姑食之,疾渐瘳(chōu)。

一日,檐前风雷不断。杨以为秽杏绐①姑之故,乃泣别其姑,伸臂立庭以待击。忽觉臂重,及霁,视之,有二金龙,长数尺,环两臂。自是家日丰。

顾张氏孝其姑,应遭雷殛,而延寿三十年。郑杨氏孝其姑,自待雷击,而忽得二金龙。孝不特可以辟雷,更有不可思议之感应。秽中杏实,亦天赐之耳,否则不时之物,必已自腐,况在道旁秽中乎。

注释:

     绐:dài,欺哄。

4.        【赵妇感火】赵妇姑老。鬻子买棺。邻火大泣。孝感平安

元,赵孝妇,应城人。早寡。为佣以奉姑。得美食,必持归,自啖粗粝。念姑老,一旦不讳,贫难得棺。乃鬻次子,买棺置于家。南邻失火,风烈,势将及。妇亟扶姑出避,而棺重不可移,大哭曰吾卖儿得棺,谁能为吾救之者。言未讫,风遽反,家遂不焚。

赵孝妇早寡,家贫,佣织于人以养姑,已可称矣。而得美食,必持归以作甘旨,甚至鬻子买棺,以备不虞,其苦心何如也。一言而回风反火,孰谓回禄无知哉。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注释:

    回禄:相传本为火神之名,后引申指火灾,又作“回陆”,见于《国语》、《左传》等。

5.        ★【谢刘一间】刘氏遇火。留屋一间。姑死妇免。云有何颜。

明,谢某妻刘氏,早寡。姑性悍,邻里畏如虎,刘奉事维谨。邻家夜火,刘急起,趋姑榻,请姑出避。姑曰:“吾非不欲免,如有束缚何。吾死矣,汝急去,毋俱烬也。”刘曰:“夫亡无子,姑所恃者妇耳。今姑死妇免,他日何面目见夫地下。”请俱死,抱姑而泣。已而火环爇①四面,谢家独无恙,岿然一间。见者神焉。里人重其行,号曰一间楼。

谢刘氏,一农家女耳。家赤贫,屋湫(jiǎo)隘。岁饥荒,以针黹(zhǐ)所得,市甘旨奉姑,而自啖糠粃。姑犹怒其薄己,百方毒之也。至夜火泣誓同死,姑因感悔,爱如己出。其或为姑死妇免、何颜见夫之一语所感乎。

注释:

       爇:ruò点燃,焚烧。

6.        【赵王辟疫】赵媳王氏。被谮逐回。姑病遽返。辟疫消灾

明,赵媳王氏,其翁与夫皆客外。姑周氏听小姑言,辄虐之,氏顺受无怨。邻妇力劝。姑疑媳所为,逐回母家。适逢大疫,姑与小姑均病危,亲戚不敢过问。氏闻之,急归。跪灶前割股,煎汤以进。闻鬼语曰:“孝媳头上有红光一丈,诸神拥护,速去速去”。言讫寂然。姑病遂愈。

疫之传染力甚速,亦可辟乎。乃王氏以被出之妇,而其心仍只知有姑,不遑顾疫,固请于父母,毅然归侍。其浩然之正气,自足以辟除百邪,宜乎诸神拥护,群鬼尽散也。

7.   【吴妇节孝】吴妇节孝。污饭自食。甘脂奉姑玉帝赐钱。

宋吴孝妇,夫早亡,无子,事姑至孝。姑老且病目,念吴孤单,欲招一义儿。吴泣告曰:“烈女不事二夫,妇自竭力奉侍。”吴为乡里缉(qī)麻络丝,获钱,悉以养姑。或得美食,必怀藏归。尝炊饭未熟,邻母呼之出。姑谓过熟,将取置盆中。以不能视,误倾秽桶内。吴还舍,不发问,亟往比邻借饭馈姑。汲水涤污饭数过,蒸自食。

一日忽梦两青童驾云来,手执符牒,言天帝召,引入朝谒,帝曰:“汝一村妇,能奉事老姑,勤苦尽心,实是可重。赐钱一千文,得归供膳,从今不须佣作。”命两童送还。见床头果有千钱。嗣后用尽,复有一千,绵绵不穷。

8.        【韩刘刺血】刘氏姑病。拭粪啮蛆。臂血指血。屡进屡袪()

元,显官韩太初妻刘氏。家徙和州,刘氏奉姑宁氏以行。姑仆地伤腰,刘氏刺臂血,和药以进,遂愈。至瓜洲,姑复病,再进再愈。至和州,姑患风疾,不能起便溺,刘氏亲手扶拭。时盛暑,日夜为姑捍逐蚊蝇。蛆生枕席,刘氏啮之,蛆不复生,姑病寻愈。一日,姑忽病危,啮刘氏手指,意欲永诀。刘复刺指血,和汤以进,病又愈。

病,苦矣。夏间病尤苦,病至于不能起便溺,蚊蝇丛集,蛆生枕席,其苦不可胜言矣。若非有孝妇扶拭之,挥逐之,啮噬之,宁氏不几为齐桓公乎。最可奇者,臂血指血,屡进屡愈,益以见孝之无感不通也。

9.        ★【王陈剖肝明王陈氏。剖肝疗姑。奇孝大寿。殁上天衢。

明,王宗洛妻陈氏,夫客于外。姑老病笃,妇日夜焚香告天,愿减己寿以益姑年。医言惟龙肝可救,妇乃祷灶前,割己肝代之,姑食而愈。周抚旌其门曰:“奇孝格天。”后妇寿百有八岁,五世同堂。一日,召集家人曰:“我将升天堂。金童玉女来迎矣。”言讫而逝。

割己肝以代龙肝,一念迫切之情,足以动天地,感神明,然而圣贤未尝为者何。道不出于中庸,在人子自尽则可。以之示训,则不可也。若陈氏者,其孝诚莫及矣。故录之,以愧世之轻视舅姑者。

10.    ★【毛冯剖肝】

明崇祯五年三月廿二日,淮安山阳县,毛继宗妻冯氏,天性至孝。姑年高病笃,毛又运粮赴京,妇乃沐浴更衣,夜晚吁天代死。取刀刺胁,肝尖跃出。忽闻儿呼,怨惊姑醒,遂以帕掩创口,入抚其儿。复虑微肝不足愈,妇虔祷再刲(kuī)。时月尚未出,天忽明净,星皆灿烂,照妇之身,光如白日。妇复刲肝一叶。当即和羹进姑,姑甫尝,便觉甘美异常,问是何物。妇托言邻家获鹿,此鹿肝也。姑尽食之,病随痊愈。彼时至诚所感,创口不痛,但血迹难掩。小姑觉之,合家惊传,姑方知其救己也,痛哭感恤之。一时里中士夫合词上闻,苦以胥役需索,未能达之天子也。幸有徽州诸生江天一,著《奇孝惊天集》,以传其事。

11.    ★【桂李割乳】李氏疗姑。割乳昏仆。惊动全城。神明呵护。

明,桂廷凤妻李氏,其姑患痰疾,将不起。闻有言乳肉可疗者。李氏乃煮药爇香,祷灶神,自割一乳,昏仆于地,气绝。廷凤呼药不应,出视,见血流满地,大惊呼救。倾骇城市。邑长佐皆诣庐,命亟治。俄有僧踵门曰以蕲(qí)艾傅之即愈。如其言,果苏。比求僧,不复见矣。乃取乳和药奉姑,姑竟获全。

世皆知割股疗亲事,而王陈氏剖肝,桂李氏割乳,尤为闻所未闻。夫割股犹是亲之肉,然非所论于王陈氏桂李氏也。此二人者,皆疗其姑也。且前无成例,今偶有闻,即毅然为之。可谓奇孝格天矣。

孝女

12.    【曹娥投江】孝女曹娥。投江觅父。地以人扬。流芳千古。

汉,曹旴(xū)女娥,上虞人。旴为巫,能弦歌。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端阳日,迎潮神于舜江,逆涛而上,为水所没,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乃投衣祝水,视衣所沈处而自投焉。经五日,抱父尸出浮水面。官令葬之,立碑为识。后世因名为曹娥江。

曹娥以十四龄之弱女子,沿江哭父,十有七日不绝声。投江五日,竟能负尸以出,不亦奇乎。吕坤①谓:“其至诚所感,江神效灵,千古谈及,尚使人挥泪,江名曹娥,万古流芳矣。”

注释:

     呂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今属河南商丘)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1597),上疏抨击时弊,疏入不报,又遭张位等诬劾,遂称病告归,潜心著述,孜孜讲学。其学早年不出理学藩篱,中年之后渐感理学之非。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呻吟语》、《去伪斋集》、《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闰范》、《续小儿语》、《醒世词》、《好人歌》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呂坤一生笃于治学,多所自得,以笔记之,历五十余年而成书,分四卷刊行。后其子吕知畏又取所遗若干条以续之。作者谓此书选择不精,所校不慎,乃亲自删削,编为二卷,三易其稿而成,定名为《呻吟語摘》。上卷为内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等七门。下卷为外篇,分为《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九门。此书不侈语精微,而以笃实为本。不虚谈高论,而以践履为程。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本,《四库全书》本。

13.    ★【先雄梦期】叔先女雄。投江托梦。六日为期。言必有中。

汉,叔先泥和为县功曹,县长遣迎郡守,渡江舟覆,堕水死,尸不获。其女雄①昼夜号泣,尝为自沈计。所生男女并数岁。雄各作囊,盛珠环,系其臂以为诀。家人等间之,不得间。后百余日,家人稍懈,雄乃至父堕处恸哭自投。其夜,梦告弟贤曰后六日当共父出,届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郡县表其事,为图象立碑。

曹娥求父十七日,而孝念不衰。叔先雄求父百余日,而孝思不匮。曹娥投江五日,负尸以出。叔先雄且梦告其弟,约以六日,当共父出,梦中竟可约期,死后犹不失信,而其父尸亦经久不坏,奇哉。

注释:

  后汉书·列女传第七十四》:孝女叔先雄者,犍为(今四川宜宾)人也。父泥和,永建初为县功曹。县长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乘船墯湍水物故,尸丧不归。雄感念怨痛,号泣昼夜,心不图存,常有自沉之计。所生男女二人,并数岁,雄乃各作囊,盛珠环以系儿,数为诀别之辞。家人每防闲之,经百许日后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墯处恸哭,遂自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后六日,当共父同出。”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郡县表言,为雄立碑,图象其形焉。防闲:防,堤也,用于制水;闲,圈栏也,用于制兽。引申为防备和禁阻。《诗·齐风·敝笱序》:“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搜神记·卷十一》:犍为叔先泥和,其女名雄。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泥和为县功曹。赵祉,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以十月乘船,于城湍堕水死,尸丧不得。雄哀恸号啕,命不图存,告弟贤及夫人,令勤觅父尸,若求不得,吾欲自沉觅之。时雄年二十七,有子男贡,年五岁;贳(shì),年三岁。乃各作绣香囊一枚,盛以金珠环,预婴二子。哀号之声,不绝于口,昆族私忧。至十二月十五日,父丧不得。雄乘小船,于父堕处,哭泣数声,竟自投水中,旋流没底。见梦告弟云:“至二十一日,与父俱出。”至期,如梦,与父相持,并浮出江。县长表言,郡太守肃登,承上尚书。乃遣户曹掾为雄立碑,图象其形,令知至孝。

14.    ★【饶娥浮父】饶娥父溺。不得其尸。绝粒哭死。雷震出之。

唐,饶娥,字琼真,饶州乐平人。生小家,勤织纴,颇自修整。父绩渔于江,遇风涛,舟覆,尸不出。时娥年十四,哭于水上,不食三日,死。俄大雷震电,水虫多死,父尸浮出。乡人异之,归赗(fèng),具礼葬其父及娥于鄱水之阴。县令魏仲光碣其墓。建中初,黜陟使郑叔则表旌其闾,河东柳宗元为立碑云。

汉有曹娥、叔先雄,均以父溺投江,负尸而出,已云奇矣。而饶娥痛哭三日即死,未及投江,乃天为大雷震电以出其尸,真奇之又奇矣。曹娥饶娥,均十四岁女子耳。后先辉映,与叔先雄,鼎足而三矣。

15.    【诸娥钉板】诸娥八岁。为伸父冤。辗转钉板。配享曹媛。

明诸士吉女娥,山阴人。士吉于洪武初,为粮长。有黠(xiá)而逋赋者,诬士吉于官,执法论死,二子炳焕亦系狱。娥年方八岁,昼夜号哭,与其舅陶山长走京师诉冤。时有令,冤者非卧钉板,勿与勘问。娥辗转板上,几毙,事乃闻。勘之,仅戍一兄而止。娥受伤甚重而卒。里人哀之,为肖其像,而配享于曹娥庙中。

是较之缇萦朱寿而更甚焉。娥年仅八岁耳,能与其舅走京师,诉父冤,已为人所难能。况以嫩肤弱肉,辗转于钉板之上。是可忍,孰不可忍。盖祇知有父,而遑计其他。卒以得伸父冤。娥虽死犹生矣。

16.    ★【屠女守坟】屠女葬亲。孝感山神。治病皆愈。守墓终身。

南齐屠氏女。父失明,母痼疾,乡里不容。女移父母远住。昼樵采,夜纺绩,以供养。父母卒,亲营殡,负土成坟。忽闻空中有声云:“汝至性可重,山神当效驱使,汝可为人治病,必得大富”。女谓是妖魔,不敢从,遂得病。积时,邻人有中溪蜮(yù)毒者。女试治之,病便瘥。遂为人治疾,无不愈。家产日益,乡里多欲娶之。誓守坟墓不嫁。

许止净曰:“以一弱女子,不见容于乡里,而能奉其父母,生养死葬,使无遗憾,才德兼擅,宜乎山灵愿效驱使也。至其乡里,初则陵人贫弱,终则涎人资财。小人无耻,可哂可叹。孝女守墓不嫁,尤足多也。”

17.    ★宋【张女不诬】张女诀母。不可自诬。天地震动。得免无辜。

宋张杨氏率女赴婚会,其典库雍乙从行。乙先归,死于库。提刑疑杨有私,严刑鞫(,审问)治,终不服。女谓母曰:“母以清洁闻,奈何受此污辱,宁死棰楚,不可自诬。女今死,将诉冤于天。”遂号哭死。地大震三日,天雨雪。勘官疑焉,祷于神,梦有猿坠前。因执馈食者袁大讯之,曰适盗库金,会乙归,惧泄,遂杀之。官乃赦杨而旌其门。

张女受坑缚火逼水沃之严刑,不肯自诬,临终且告母以宁死棰楚,不可自诬。死后尚欲讼冤,竟至惊天动地,使勘官自疑其狱。诚祷于天,坠猿入梦,冤狱以明。诚信之所感,其效验不可思议也。

编者按:古昔重义轻生而若是者,代不乏人,千载之下,犹能见其壮烈之姿。

18.    ★【志女求鱼】宋崔志女。母思鱼汤。破冰入水。孝比王祥。

宋崔志女,禹城人,性孝。冬日,母病久,思食鱼。冰坚不可得。女欲效王祥故事。兄弟止之。女曰兄等以吾女子,竟不能为耶。遂焚书告天,同乳母至河畔。解衣,破冰入水,索枯草根。凡十日,得三鱼。归奉母。或问何不畏寒。女曰志坚气果,不复知寒也。

父母有儿,本欲为养。女亦称子,岂可不知养乎。崔女能养,更能独任其难。观求鱼一事,不因兄弟见阻而不行,诚所谓志坚气果者也。世有身为男儿,事亲之志,竟夺于妇人,特志不坚,气不果耳。

19.    【杨香搤虎】晋有杨香。虎曳其父。向前搤之。得脱于虎

晋杨丰之女名香。年十四岁时,随其父刈稻于田间。偶遇一虎来噬其父。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大惊,弃丰而奔逸。父遂得免于害。太守孟肇闻之,上其事于朝廷,下诏以旌其门闾。

吕坤谓:“惟义能勇。胆莫怯于女子,力莫弱于闺门之少年。猛憨多力,莫强于噬人之虎。香也乃能搤其颈而救父以生,向非孝念迫切,奋不顾身,以勇以力,岂能敌哉。然香之心,则从父俱死,亦无恨矣。”

1.2悌--德之序

浅释

1. 夫悌,德之序也。如韦束之次第也,革缕束物谓之韦,展转环绕,势如螺旋,而次第之义生焉。故说文象形,辀(zhōu)五束,衡三束,束之不已,则有后先次第也。引申之为兄弟之弟。为岂弟之弟,弟有顺逊义,故善事兄长为弟。增作悌。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第、须顺而逊也。君子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上长长而民兴悌。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先长者,谓之不悌。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2.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岀则悌。又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夫子之教弟子,孝之外即在于悌。故责原壤以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是悌也者。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岀外则谓善于事长。举凡年长于我、分长于我、职长于我者,固无论已;推之德行长于我、学问长于我,皆长也。悌道实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3. 悌者,所以事长也。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于我者,皆应敬以事之。而友爱若弟若妹,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女,皆在于悌道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盖于归以后,以夫家为家。无论舅姑二人之兄弟姊妹,皆为长亲。即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嫡庶①之间,以及妯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皆无不包括于悌道之中。所谓爱屋及乌,怀其少,即所以敬其长也。孝悌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

4. 女子之悌,行于兄弟姊妹之间者易,行于妯娌姑嫂嫡庶之间者难。盖兄弟姊妹,气分一体,情性相关,亲爱出于天然,休戚自易相顾。至妯娌、以异姓而处人之骨肉,同时为兄弟之斧斤,最易构衅起争,化同为异,是故姒(sì)以宽和,娣(dì)以恭顺,则妯娌无不合矣。其姑嫂,则父母无终身之依,姊妹非缓急之赖,每易恃目前之城社②,伤日后之松萝,是故姑宜爱敬,嫂宜慈仁,则姑嫂无不协矣。推而言之。嫡庶非同胞之亲,无皇英之懿,而欲其志同道合,不亦难乎,是故夫道严正,嫡道宽慈,妾道柔顺,三善合,而太和在闺门之内矣。

   注释: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度,但各个妻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种差别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新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和婚姻登记制度,严格意义的嫡庶关系不复存在,再婚产生的如何对待另一半的前妻(前夫)可以归入广义的嫡庶关系所摄。

  社,土地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此处喻后台,指姑娘未出嫁前恃父母的宠爱而欺负嫂子。

德育故事

1.        ★【颜含侍疾】颜含兄疾。侍养诚虔。足不出户。一十三年。

晋颜含①,字宏都。兄畿得疾,死复活,累月犹不能语。含絶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医方须蚺蛇胆,徧求不获,含忧叹累日。尝昼独坐,忽有青衣童子,持一青囊授含,开视,乃蛇胆也。童子出户,化青鸟飞去。嫂病得愈。含后拜侍中。

颜畿棺开复活,气息甚微,将护累月,犹不能语。饮食所须,托之于梦。合家营视,顿废生业。虽母妻不能无倦,独含乃侍养不离,十三年之久。事父母无以过矣。宜其累叶后,有杲卿、真卿之劲节精忠也。

注释:

①颜含,字弘都,琅琊莘(今山东临沂费县方城镇诸满村)人,东晋名臣。复圣颜子(即颜回)的第26世孙。晋惠帝时,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以他为参军,出补闿阳令。晋元帝镇下邳,复为参军;及渡江,任命他为上虞令,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补太子中庶子。晋明帝时,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农。晋成帝时,因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右光禄大夫光禄勋。以年老致仕,后二十馀年卒,年九十三,谥曰靖。

颜氏家族世系(略):第1世颜回,……,第27世颜含,……,第35世颜之仪、颜之善、颜之推37颜师古(颜之推之孙),第40世颜迢(颜元孙长子)、颜春卿(颜元孙次子)、颜耀卿(颜元孙三子)、颜杲卿(颜元孙四子)、颜旭卿(颜元孙五子)、颜茂曾(颜元孙幼子)、颜阙疑(颜惟贞长子)、颜允南(颜惟贞次子)、颜乔卿(颜惟贞三子)、颜真长(颜惟贞四子)、颜幼舆(颜惟贞五子)、颜真卿(颜惟贞六子,颜杲卿从弟)、颜允臧(颜惟贞幼子)。

2.        ★【庾衮侍疫】庾衮事兄。疫盛不避。亲自扶持。昼夜不寐。

晋庾(yǔ)衮,字叔襃(同“褒”)。时值大疫,二兄死焉,次兄毗复危。疠气方炽,父母诸弟悉外避,衮独不去,诸父强之,衮曰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间复抚柩哀泣。十余旬,疫止,家人乃反。毗病得瘥,衮亦无恙。父老异之。

衮不畏疫,父老异之。以为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然疫非不足畏。第骨肉至情,自不当舍去,亦不忍舍去耳。此中原不容畏避心,亦不容徼幸心。世人一涉计较,便失之矣。

3.        【王览争酖】王览护兄。争酖舍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

晋王览,母挞其异母兄祥,览辄流涕抱持。母虐使祥及祥妻,览与妻亦趋共之。祥渐有时誉,母疾之,乃酖①祥。览知,取酒争饮。母遽覆酒,遂感悟。吕虔有佩刀,相其文,佩者至三公。虔与祥,祥以授览。后果九代公卿。

许止净曰:“祥览二人,颇与卫公子伋、寿相类。惟彼则均不得其死,此则富贵寿考,声施烂焉,则有幸有不幸也。而彼朱氏者,徒以我执太甚,爱其子反以伤其心,贻恶名于后世,亦太愚哉。”

注释:

     酖:通“鸩”,毒之也。鸩毛画酒,饮之即死。

4.      伋寿争死】伋寿二子。异母弟兄。先后争死。至性至情。

周卫公子伋(jí),宣公之嫡子也。后宣公夺伋之妻,是为宣姜,生寿与朔。朔与宣姜愬(sù,同“诉”)伋于宣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之,赋二子乘舟之诗。

李文耕谓:“人道至宣公绝矣。乃伋寿弟兄,于君父之命,挽之不能,逃之不忍。一则先兄以死,而冀兄之万一不死。一则继弟而死,而不忍弟之独为己死。至性至情,一往不回,千载下犹足令人陨涕。”

5.        ★【德秀乳孤】德秀嫂亡。遗孤朞月。抱乳湩生。能食湩竭。

唐元德秀①,字紫芝,少孤。事母孝,母亡庐墓。兄嫂亡,遗孤朞(jī,同"期")月。德秀昼夜哀号。抱其子,而以己乳含之。涉旬日,乳湩(dòng,乳汁)流。至其子能自食时,乳湩乃止。天宝中,任鲁山令。天下重其行,称曰元鲁山。房管每见德秀,叹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卒谥文行先生。

李文耕曰:“哀遗孤而遂有乳,至诚之所感,殊不可以常情测。许止净谓德秀刺血写经以尽孝,为贫而仕以成慈。至见其眉宇,能使人名利心都尽,可见粹面盎背气象,宜天下高其行而不名也。”

注释:

  《新唐书·卓行》:元德秀字紫芝,以不及亲在而娶,终身不婚,曰兄有子以祀先人矣。先是兄子无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兄子能食乃止。其后兄子婚娶,以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山令,以诚信化,秩满结庐陆浑山,有长往之志。属岁饥,庖厨不爨,弹琴读书,怡然自得。房管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及卒,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

元德秀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县界有虎暴,盗请杀虎赎罪。德秀许之。胥史争曰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司囚,恐为累也。德秀曰吾不欲负约,如有累,吾自当之。即破械出之。明日盗负虎而还。

6.   严凤孝友

明施佐施佑,兄弟俱为知州。致仕家居,田产参差,有唇齿之隙。亲友不能处解。同邑溪亭严公,名凤,素着孝友,事兄如父,周恤保爱,无所不至。偶与佑同舟,语及产事,公颦蹙谓曰:“吾兄懦,吾正苦之。使得如令兄之力量,可以尽夺吾田,吾复何忧。”因挥涕不已。佑恻然感悟,遂招溪亭,同至兄宅,且拜且泣,深自悔责。而佐亦涕泣慰解。各欲以田相让。遂友爱终身。至今二姓皆蕃衍。人犹乐谈其事。

忠孝友悌,化人者也,其原只是自淑其身,而人遂感化若此。天性本善于此益见矣。

[按]严公之致仕也,兄贫且老,迎养于家,每宾客,必兄执爵,公执箸随后。一日进箸稍迟,兄怒,批其颊(jiá),公欣然受之,终席尽欢。酒罢,送兄入卧。次旦,天未明,随至榻前候问。未几兄卒,哭葬尽礼。公之事兄若此,知其对施之言,字字由中而发矣。

7.        【赵孝争死】赵孝遇饥。自述体肥。愿代弟死。两得全归。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相友爱。岁饥,贼据宜秋山,掠礼,将食之。孝奔贼所,曰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授。

赵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盗贼。夫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其然乎。

8.        【德珪代毙】德珪代死。夜半潜逃。弟为归葬。庐墓悲号。

       宋郑德珪,与弟德璋,友爱性成。德璋为仇家陷以死罪,会逮扬州。德珪哀弟被诬,佯谓曰我往则奸状白。即治行,德璋追之。道中相持顿足,争就死。德珪夜半逸去,德璋复追至广陵,则德珪已毙于狱。德璋恸絶数四,负骨归葬。庐墓。每一悲号,乌鸟皆翔集不食。

庐父母墓者宜矣。庐兄墓者似乎过情。庐墓而禽鸟献瑞者多矣。庐墓而乌鸟闻其悲号,皆翔集不食,千古一人而已。然德珪乃代德璋之死者也,是德璋庐其墓,不为过矣。德珪至性,德璋亦至情也。

9.        【章溢代戮】章溢之侄。为寇所擒。愿以身代。贼亦心钦。

       元至正壬辰,黄州妖贼,自闽犯龙泉赞善。章溢同其侄存仁,避乱山中。存仁为贼所获,溢曰吾兄止一子,不可使无后。乃出,语贼曰儿幼无知,我愿代儿。固请免戮其侄,至于号恸。贼义之,俱释焉。

从来处变之时,最足验人真情。章溢于流离颠沛中,兢兢焉为其兄顾一线宗祀,愿舍身代侄,以独存无父孤儿。笃志深情,处义直到尽处。苟非烈丈夫识义理者,何能若此。

10.    【彦霄析箸】彦霄析箸。兄产荡然。置酒焚券。迎兄归焉。

       晋赵彦霄与兄彦云,亲丧,同爨①十二年。彦云浪游废业,彦霄谏不听,遂求分析。越五年,兄产荡然,逋负盈门,渐欲逃亡。彦霄因置酒迎兄嫂饮,告曰:“弟初无分爨意,以兄不节用,敬为守先业之半。今请归,仍主家政。”即取分券,火之。出所蓄,偿诸负。兄惭,遂改过焉。

彦霄谏兄不听,遂求分析。迨兄荡产,迎归主家。如此苦心,兄能不改过乎。史玉涵②曰:“此等处全要纯是一片恻怛至诚,才得泯然无迹,两两相忘。若有纤毫介介,便触人心目,兄嫂受之,亦决不能安矣。”

注释:

     爨:cuàn,1.烧火煮饭。2.灶。3.姓。本意: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分家。

     史玉涵:史洁珵(玉涵),清康熙宜兴人,辑《德育古鉴》。

11.    ★【黄玺寻兄】黄玺寻兄。万里远行。梦中得句。伞柄留名。

       明黄玺兄伯震,商十年不归。玺求之,行万里不得。祷南岳庙,梦神授以“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二句。一书生曰此杜甫舂陵行诗也,舂陵即今道州,盍寻之。从其言。一日入厕,置伞道旁。伯震过之,曰此吾乡伞也。视其柄,有余姚黄玺字。方疑骇,玺出问讯,则兄也。

       万里寻亲者,且不多觏(gòu),况万里寻兄乎。梦中所得之诗,幸遇人而示其地。伞柄所镌之字,因入厕而现于途。其兄却于此时经过其地,不先不后。种种适逢其会,巧合机缘,间不容发,谓非神明提挈乎。

12.    【章嫂让儿】昌化章嫂。抱子育婴。叔乞抱子。竟与新生。

       宋昌化章氏,兄弟二人,皆未有子。兄先抱族人子育之,未几,其妻生子诩(xǔ)。弟曰兄既有子,安用所抱之儿为。幸以与我。兄告其妻,妻犹在蓐,曰无子而抱之,有子而弃之,人谓我何?弟固请,嫂曰无已,宁与吾所生者。弟不敢当,嫂竟与之。后二子皆成立。长曰栩(xǔ),季曰诩。栩之樵、槱(yóu),诩之子铸、鉴,皆相继登第,遂为名族。

吕坤曰:“世俗兄弟可笑也。借马而饥渴在怀,借衣而揉涴①是嘱。况乏嗣始得之儿,分以与弟,无德色,无吝心,顾不难哉。要之嫂氏之贤,不可及矣。割肉相与,虽舅姑难强之从,况意不出于夫子耶。”

注释:①涴,多音字,此读wò,污,弄脏。

13.    【王何贤名】王妻何氏。勤俭积资。弟妹贫困。尽以与之。

       宋王木叔,甚贫。妻何氏,永嘉人,勤俭佐夫,家用遂饶。一日,语夫曰子可出仕,弟妹贫寒,余资久蓄何益,请以与之。木叔曰是吾志也。旦日尽散,簪珥不遗。木叔既仕,何氏又曰弟妹尚困,有田如许,何不畀①之。夫喜曰此尤吾志也。尽以田与弟妹。一郡称为贤妇。

吕坤谓:“憎同室而专货利,妇人莫不尔。欲其彼我分明已难,况尽推所有以与弟妹乎。况其家素贫,因何氏勤俭佐夫,渐渐积蓄,而始得此所有乎。其夫喜而从之,友于可概见矣。”

注释:

       畀:bì给;给以。

14.    ★唐【郑徐二难】妙安妙圆。共忘形迹。奉姑乳儿。各无私积。

       唐张孟仁妻郑妙安,仲义妻徐妙圆,皆敦义睦。徐富郑贫,各忘形迹,从不以事介嫌。恒一室纺织,有所馈,俱纳于姑,不私为己有。郑归宁,徐乳其子。徐归宁,郑亦如之。不问孰为己子,子亦不辨孰为己母。家猫为人窃去,犬哺其儿,人谓和气所感。上表其门曰二难。

郭燮熙①谓:“凡有所馈,俱纳于姑,孝也。惟孝顺,故和睦。况兄若弟以仁义名,宁有不由仁义行哉。语云:和气致祥。彼二妙既如一体,宜乎猫犬胥感于和气,而犬母为哺猫儿焉。表为二难,是真难能也已。”

注释:

  郭燮(xiè)熙:字礼初,号梅花老人、梅雪、石樵,室名梅雪山房,南华县龙川镇人。生于1868年,卒于1943年。清末举人,历官鲁甸县县长、盐丰县县长。编修《盐丰县志》《镇南县志》,参与撰写《云南光复纪要》,辑录《闺德录韵言》,著《孝弟录韵言百篇》,另有诗文传世。一生酷爱画梅,作品流传于云南各地。

15.    【张潘告姒】潘氏引过。问姒亲疏。夫兄为泣。友爱如初。

       明张冀之继妻潘氏,厚前室之家如己家,字他姬之子如己子。冀之有兄,素与冀之友爱,偶为其左右所离间。潘氏乃从容告其姒妇曰娣之于姒,以何而亲?姒妇曰以兄弟而亲也。潘氏曰:“然则第奴舍客,比亲兄弟诚有间矣。他人能以疏间亲,我独不能以亲使亲,此吾夫妇过也。”其兄闻之泣,复欢好如初。

       兄弟,本至亲也。姒娣本疏,而以兄弟亲也。第奴舍客,疏之至也。兄弟之不和,非伤于姒娣,必伤于左右。然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如有潘氏者在,左右其奈之何。吾故以兄弟不和之罪,尽归于姒娣。

16.    【少娣化嫂】苏崔少娣。后食先劳。恭事四嫂。井臼争操。

       宋崔少娣为苏家妇。苏兄弟五人,娶妇者四矣。日有争言,阋()墙操刃。少娣始嫁,人忧之。少娣事四嫂,执礼甚恭。嫂有缺乏,即以己物遗之。姑役其嫂,少娣曰吾后进,当劳。嫂未食,不先食。嫂各以怨言告者,少娣笑而不言。女奴来告者笞之。嫂儿溺其衣,无惜意。岁余,四嫂自相谓曰五婶大贤,我等非人矣。遂相与和睦。

吕坤曰:“天下易而家难,家易而姒娣难。专利、辞劳、好谗、喜听,妇人之常性也。然始于彼之无良,成于我之相学。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贤者化人从我,不贤者坏我犹人耳。”

17.    【敬女代嫁】崔敬小女。甘代女兄。嫁后贵显。举世为荣。

唐冀州长史吉懋(mào),欲为子顼娶南宫县丞崔敬长女。敬不许,胁以事,惧而许焉。择日下函,妻郑氏不知也。及花车至,郑始知之。抱长女大哭,长女亦坚卧不起。敬无以为计,欲自尽。其小女白其母曰:“父有急,应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况吉亦望族,何足为耻。姊若不肯,儿请当之。”遂登车而去。后顼官平章事。

崔敬小女之代姊出嫁,非特解其姊之为难,且救父之死,止母之哭焉。尽其悌,兼以尽其孝耳。不然,女无父母之命,岂可自荐乎。守经达权,君子之行也。嫂溺不援,犹豺狼也。父死不救,较豺狼更甚矣。

18.    【李郑金钗】郑氏遇妾。慈爱无涯。助婚庶子。乃出金钗。

明太保李燧妻郑氏,生一子继先,即为燧纳侧室,生子继光,郑氏亲抱育之,爱如己出。嗣后继先为吏部主事,欲求其母之金钗,以为长孙纳妇。郑氏不允。旋出以助继光婚。或问之,郑氏曰:“继光无私财。且孙,稚子耳,迟之可也。”继先稍营家产,郑氏不悦,曰:“我常忧吾家福优于德,今复求增乎”。人皆谓郑氏能识大体。

郭燮熙谓:“世禄之家,须德优于福,乃能悠久。若福优于德,而复求增,便渐满盈,天道亏之矣。曾文正以求阙名斋,盖深明此义耳。乃李郑氏已早见及,是为识大体。而嫡庶之不异视,尤足征其盛德。”

1.3忠--德之正

浅释

1. 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敬。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注①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②曰尽己之谓忠,故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③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传④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义。所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

2. 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此皆教人以善之义也。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大矣,忠之理微矣。忠者,中心也,中于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未尽。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大而格天地,感鬼神,光日月,壮山河,固社稷,卫生民。小则敦孝悌,和夫妇,信朋友,睦宗族,化乡邻,厚风俗。且不特为人宜忠,而自为亦当忠。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 忠者,所以尽心也。非专指忠君言也。凡忠于天,忠于国,忠于主,忠于友,皆忠也。食人一日之禄,必忠人一日之事。受人一事之托,必忠人一事之谋。故孔门一贯心法,忠先乎恕。曾子三省其身,首及于忠。若不尽心,便是亏心,亏心便是欺心,欺心便是欺天,天可欺乎。而女子之忠,当以夫为的。故曰,夫者,天也。天不可欺,夫自不可欺也。知忠于夫,则对于舅姑,对于家庭,对于教育子女,无时不随分随事,而各尽其心矣。

4. 女子之忠,对于国家能尽其心者,不可胜数。如李侃妻之守陈州,邹保英妻之守平州,古玄应妻之守飞狐,皆以家僮女伴,厉气狥(xùn同“徇”)城,卒却强寇。史思明之叛也,卫州女子侯氏、滑州女子唐氏、青州女子王氏,相与歃血勤王,赴营讨贼。百世之下,犹能使人壮气指冠。虽擐(huàn)甲挺戈,为国敌忾,其事诚未可责之女子。但当此过渡时代,强弱两派,势不并立。彼狡焉思启者,方耽耽雄视,以待天择。若不得绣旗锦甲,驰突枪风弹雨间,虎帐健儿,安知无甘心巾帼者。而囊括全宇,将待何时。天下兴亡,人人有责。尽心女子,盍兴乎来。

注释: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段玉裁曾师事戴震,爱好经学,擅长探究精微的道理,获得广博的知识。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同时也精于校勘,于诸家小学的是非都能鉴别选择,是徽派朴学大师中杰出的学者。个人著述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徐灏(生卒年不详),学海堂诸生,同治间官庆远知府,字号灵洲,广东番禺人,主要作品《说文解字注笺》。

       《礼记·礼器第十》总第4803节,总第19064句,经文:丧礼,忠之至也。

       《左传·曹刿论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德育故事

1.        【李善乳主】李善乳主。哺养辛勤。虽在孩抱。如奉长君。

汉,李善,为李元苍头。元家死殁,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资财千万。奴婢谋杀续分产。善不能制,乃潜负续逃隐。亲自哺养,乳为生湩。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后续为河间相。

许止净谓:“奴隶名词,令人轻贱者,亦自贱之也。惟其奴于贪欲之心,遂致自贱耳。若李善者,士君子见之,且当望尘而拜,孰敢轻视之。故光武拜为太子舍人,再迁太守,流芳千古。居下者可以兴矣。”

注释:

       苍头:古代用深蓝色布裹头的士兵。也作“仓头”,古代指奴仆。

       河间:国名,在今河北献县东南。

       《后汉书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光武诏拜善及续并为太子舍人。

善,显宗时辟公府,以能理剧,再迁日南太守。从京师之官,道经淯(yù)阳,过李元冢。未至一里,乃脱朝服,持锄去草。及拜墓,哭泣甚悲,身自炊爨,埶鼎俎以修祭祀。垂泣曰:“君夫人,善在此。”尽哀,数日乃去。到官,以爱惠为政,怀来异俗。迁九江太守,未至,道病卒。

2.        【冬梅践言】冬梅受托。偕植登舆。诉于主友。汪宅同居。

明许世达婢冬梅,年十三,世达殁,子植未周,其妻病笃,曰吾夫妇仅此儿,无可托,奈何。冬梅泣曰万一不幸,婢愿留抚不嫁。妻卒,冬梅含哺鞠植。家人利其资,欲嫁冬梅而杀植。冬梅请与植偕,乃登舆。途经汪家,绐舁()者向索寄饰。下舆,入诉于汪。汪乃留于家,而让迫嫁者。及植长,为娶妇育子,寿至八十二,以处子终。

许植幼年所处境界,与汉李续同其艰险。而冬梅以十三岁女子,能任托孤之重,则较李善为难矣。士君子见之,当望尘而拜。敢谓婢女中无伟大人物耶。至宗人高其行,事以主妇礼而固辞,尤贤矣。

3.        ★【许杨械解】许杨忠信。屡次感灵。下狱械解。道晦光荧。

汉许杨,汝南人。郡有鸿却陂(bēi),久毁。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因起塘四百余里,民得其便。初,豪右谮杨受赂。晨收杨下狱,而械辄自解。狱吏白晨,晨曰:“果滥①矣。我闻忠信可以感灵,今其效乎。”即夜出杨。是时天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时人异焉。

考鸿却陂向为翟方进奏毁。民失其利,多至饥困。邓晨用许杨言修复,累岁大稔。许止浄谓传云:民,神之主也。造福于民,自得神佑。故下狱而械自解,道晦而光照临。晨为杨起庙图形,声香俎豆,宜哉。

注释:

  刑溢曰滥。《诗·商颂》不僭不滥。毛传:“赏不僭、刑不滥也。”僭:过分。滥:过度,没有节制。指赏罚重在公正适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

4.        ★【金藏剖心】金藏工籍。赤胆忠诚。皇嗣不反。剖心以明。

唐安金藏,在太常工籍。睿宗(李旦)为皇嗣,有诬其异谋者,诏来俊臣问状。金藏呼曰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刺腹,肠出而仆。武后舆至禁中医治,阅夕而苏。后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汝忠也,即诏停狱。

许止净曰:“按本传,金藏母丧,庐墓侧。躬造石坟石塔,昼夜不息。原上旧无水,忽涌泉自出。有李,盛冬开花。犬鹿相狎。卢怀慎上闻,勅旌其闾。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信然。”

5.        ★【铁铉背立】铁铉背立。不朝燕王。死生如一。寸磔何妨

明铁铉,官山东参政,屡破燕军。燕王篡位,执铉至京师。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顾。爇其肉,纳铉口,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遂寸磔(zhé)之。临死,犹骂不绝口。

铉死后,燕王纳尸油镬,顷刻成煤炭。使其尸朝上,展转向外,终不可得。王令用铁棒十余,夹持之,使北面,笑曰尔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鸣呼,烈矣。

6.        【忠婢覆鸩】卫有忠婢。主母贪淫。命进鸩酒。僵覆明心。

周,大夫主父,自卫仕于周。二年归,其妻淫于邻人,封药酒待之。主父至,妻使媵婢取酒进之。婢知为鸩也,默计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杀主母,因佯僵覆酒。主父怒笞之,妻以他故,欲杀婢灭口。主父弟闻其事以告,主父遂出妻,欲纳婢以代之。婢固辞。乃厚币嫁焉。

吕坤曰:“忠婢此举,无一不协于善者。不彰主母之恶,厚也。不忍主父之毒,忠也。佯僵覆酒,智也。笞将死,终不言,贞也。不敢居主母之处,礼也。此可以为士君子之法,而况妇人乎。”

7.        ★北魏【苟刘保城】苟妻刘氏。代夫厉兵。喻以忠节。得雨保城。

北魏苟金龙守梓潼,兼主关城戍事。梁主遣众围攻,金龙在病,众甚危惧。其妻刘氏,遂率城民修理战具,一夜悉成。拒战百余日,兵士死伤过半。戍副高景阴图叛,刘氏斩之。自与将士分衣减食,劳逸必同。井在外城,寻为贼陷,城中绝水。刘氏集长幼,喻以忠节,相率告天,俄而澍雨,人心益固。会益州援兵至,围乃解。

修理战具,一夜悉成。相率守城,拒战百日。均劳逸于将士,斩叛逆之党徒。一妇人耳,而能忠于患难若是。甚且城中绝水,岌岌可危。乃以忠节二字,晓喻城民,竟能感动天心,沛霖解困。忠焉能勿诲乎。

忠臣母

8.        ★【卞裴何恨】卞妇裴氏。义烈无垠。夫忠子孝。明祖封坟。

晋卞壸(kǔn),与二子眕(zhěn)、盱,皆战死。壸妻裴氏抚尸哭曰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复何恨乎。其墓在冶城。明太祖建朝天宫,欲平之,见一妇缞(cuī)麻大笑,怪问之,曰:“吾夫死忠,子死孝。吾忠臣妻,孝子母,又何戚焉。”言毕,不见。太祖问于人,始知为卞坟,妇即壸之妻。乃建祠封其墓。

苏峻之乱,卞壸督诸军,力疾苦战死。二子眕盱亦从之。裴氏为忠臣妻,又为忠臣母。生前无恨,殁后犹荣。相隔千余年,英灵不泯,宜明祖之建祠封墓也。

9.        【刘母教诤】刘安世母。训子捐身。谏官尽职。天子诤臣。

宋刘安世初除谏官,白母曰:“朝廷不以儿不肖,使居言路。如有触忤,祸谴立至。若以母老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幸居此职,当捐身以报国恩。使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安世受命,正色立朝,面折廷争,人目之为殿上虎。

人臣身居言路,自当明目张胆,以身任责,所谓在职言职也。不然,天子何贵有诤臣乎。安世之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安世岂不愿为之,徒以有母在耳。安世之母,以捐身报国望其子,可谓知大义矣。

注释: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宋曹勋《松隐文集》卷26《进前十事札子》:“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故七祖相袭,未尝辄易。每念靖康年中诛罚为甚,今日之祸,虽不止此,然要当知而戒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10.    【发母数子】子发之母。数子自私。叩首谢过。然后纳之。

周楚将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使问母,母问使曰士卒无恙乎。对曰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无恙乎。对曰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归,其母不纳,使人数之曰:“昔勾践共醇酒,而战自五也。共糗糒,而战自十也。今士卒菽粒,子独刍豢黍粱。虽幸而胜,非其道矣。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叩首谢,母乃纳之。

       吕坤曰:“子发之母,善教子发哉。今之为子发者,滔滔也。不独士分菽粒,又从而剥削之矣。不独己食刍豢黍粱,又充溢于囊橐,狠戾于苞苴矣。噫,岂独将,将何足责哉。读此可愧也夫。”

注释:

       菽,读音shū,为豆类的总称。

       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

       黍粱:好粮食。

       糗糒(qiǔ bèi),干粮

       囊(náng)橐(tuó):袋子。

       苞苴(jū):原指包裹鱼肉的蒲包,后转指赠送的礼物,再引申为贿赂。

11.    【李郑诫子】李母郑氏。诫子効忠。惟简奉命。屡建奇功。

唐德宗幸奉天,李惟简将赴难,谋于其母郑氏。母曰:“尔父立功河朔,位宰相,身未尝入京师。致尔兄罔知大义,不遵吾诫,身死人手。今尔入朝,未识天子,不能效忠,吾不子汝矣!”及行,又诫之曰而能死王事,吾不朽矣!惟简谨受命,斩关出,道更七战,得达行在。德宗见而厚抚之。后积功封王,图形凌烟阁,皆母训之力也。

李郑氏教子以忠,多矣。长子惟岳,不听母训,身死人手。次子惟简,谨遵母命,图画凌烟。同胞兄弟,相去天渊。母教之有关于社稷身家者如此。观其一再诫行,惟冀子之死于王事,不啻王孙贾之母矣。

12.    【陈冯杖子】冯氏治家。忠孝是诲。杖击尧咨。金鱼坠碎。

宋秦国公陈省华妻冯氏,节度使尧咨之母也,治家严,三子皆举进士。尧咨守荆南还,冯氏问曰汝典名藩,有何异政乎。尧咨惭谢无有,冯氏意不悦。一日,纵言州当孔道,过客与尧咨射①,无不让尧咨能者。冯氏大怒曰:“汝父训汝以忠孝辅国家,今不务仁政教化,而专一技自名,岂汝父志耶。”杖击之,金鱼坠碎。

吕坤谓:“严明哉陈母。知善射非太守之职,可不谓明乎。子为达宦,而犹以杖击之,可不谓严乎。明而且严,故其三子之皆得显达也。迂者以从子之义责母,谬矣。子正,母从。母正,子从。”

注释:

①据《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陈尧咨即为《卖油翁》中主人公,擅射。

13.    【严妪数子】严母就腊。数子都亭。仁义教化。岂可严刑。

汉严延年为尹,甚酷,河南号为屠伯。其母至洛阳,欲就延年度腊,见报囚,大惊,止都亭,不入府。延年出谒,母乃数之曰:“幸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义教化以安民,顾多刑杀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谢,自为母御归府舍。毕腊,谓延年曰:“吾不忍见子被刑,归东海为汝扫除墓地耳①”。遂去。后延年果弃市。

严妪生子五人。皆官二千石。故有万石严妪之美称。其以不闻仁义教化数语。责子于都亭。复以天道神明。不可独杀等言。诀子于府舍。可谓仁至义尽。非第为万石之母。实不啻万民之父母矣。

注释:

       太平御览》母毕正腊已,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自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扫除墓地耳。”

1.4信--德之固

浅释

1. 夫信,德之固也。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是知人言之不可不信也,言必有信,可以践交游之然诺,可以化伦类之猜嫌,可以孚州里蛮貊之心意。信,则民任焉,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古帝王之治天下,上信下行,而人民崇之。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可以去兵,可以去食,而不可以去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2.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庸云:“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是君臣之间必以信,而君民之间亦必以信。岂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而可不信乎。欧阳修曰尝读周郑交质篇①,信不由中②,质无益也,不禁反复思之,窃谓信必由中,自信始可以信人。吾人持身涉世,全赖信为维持。盖信居五常③之后,而贯八德之中。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非信无以成其德而笃其伦。若谓信专属朋友,犹不足以尽信之量也。

3. 信者,所以立世也。一片真诚,无一可假,无一可伪。人参三才而立,伦常最重。五常,信居其末,而仁义礼智,实皆不可假。故信贯五常。五伦,信属朋友,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实皆不可伪。故信又贯五伦。其为德也,心口如一,言行相顾,历始终而弗贰,处常变而不移。大信不约④,岂仅在然诺盟誓间乎。女子之信,尤以守贞为主。故大易言坤之体曰利永贞。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贞一不二,信守靡他,则得矣。

4. 女子之信,不惟从一而永终,抑且刚方而正始,所谓守贞也。如持玉巵(zhī同“卮”),如捧盈水,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疑,然后可以成清洁之身,全坚贞之信。何则?男子事业在六合,苟非嬻(dú,古同“渎”)伦,小节犹足自赎。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玷,万善不能掩瑕。然居常处顺,十女九贞。惟当困苦颠连之际,金久炼而愈精。滓泥污秽之中,莲含香而自洁。则守节死节者,亦什九也⑤。然皆为妇德,能死者未必不能守,能守者未必不能死,或死或守,亦各全其信耳。碎玉一朝,与茹荼百岁,无所轩轾。苟非势迫无奈,固无庸强践旧迹尔。

注释:

  《周郑交质》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由原都城镐(hào)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东迁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北岸及渥水两岸),史称东周。由于周平王是借助郑国的力量东迁洛邑的,所以郑武公、郑庄公父子能够以诸侯的身份掌握东周朝廷的实权。在周王室日益衰微,而郑国日渐强大的情况下,鲁隐公三年(前720年),周、郑之间终于发生了交换质子的事件。但交换质子并没有维持住周、郑之间的平衡,郑国借周平王去世的机会,连续两次向周王室示威,侵扰由周王室直接管辖的温地和成周,以致“周郑交恶”。

  中,同“衷”,内心。

  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礼记·学记》,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

  “如持玉巵,……,亦什九也。”出自明吕坤《闺范·女子之道》。

德育故事

1.        汉【郭伋亭候】郭伋归早。止于野亭。候期乃入。不欺童龄。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①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②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③,候期乃入。上以贤良太守称之。年八十六卒。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虽守信不仅在然诺间,而即此小事推之,其开布大信可知。宜其有数百童儿迎拜之雅事也。

注释:

       并州:为古九州之一。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为其一。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

       行部:出巡。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2.        ★【蔡襄完愿】蔡襄完愿。移文感潮。子全母信。万安名桥。

宋蔡襄之母方娠,过洛阳江渡遇风,舟将覆,闻空中曰勿伤蔡学士。风浪顿息。时舟中姓蔡者惟一妇,因发愿云:若生子为学士,必造桥济渡。后生襄,以状元出守泉州。母促建桥完愿,襄几经艰难,卒成万安桥。①

洛阳江濒海,旧设海渡,每遇风,溺死无算。且水深莫测,潮汐频至,不得兴工。襄以为母完愿心切,乃移文而感海神,潮不至者八日。始得立石为梁,成此万安桥。于戏,子全母信,宜其真诚感动神明也。

注释:

       清 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十七:

跋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或水怪为祟,沉舟被溺者无算。宋大中间,某年月日,济渡者满载至中流,风作,舟将覆,忽闻空中有声云:“蔡学士在,急拯之”,已而风浪少息。舟人皆免于溺。既渡,舟人细询同渡者之姓。一舟皆无。止有一妇之夫,乃蔡姓也。时妇方娠已数月矣。舟人心异之,往而白其母。其母感众人之言,亦以为异,即发愿祷于天曰:吾今怀娠,若生子,官果至学士,必造舆梁以免病渡之苦也。后生子襄,以状元及第,后出守泉州。追忆前日得免覆舟之难,促公创造此桥者,至于再三。公私计海之深极千丈,若欲筑趾累石,将从何处着力,违命者累年。夫人复督责不已。一日,忽命工房吏写文牒申报海神。公亦勉承母命,自以为迂诞而不可必,乃命皂隶投文海滨。隶畏溺死,众皆受责,无敢从命者。有一风皂隶出而倡言曰:吾愿赍文以往。既至,即就酒肆痛饮,饮毕,酣睡于海涯。半日始醒,起视之,则文牒已易封矣。封上无他书,止一封字,乃返而呈于蔡公。拆而阅之,内一醋字在焉,翰墨如新。公夜卧转展思之,方悟其意曰:醋字以酉配昔,神其许我以廿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果退舍,沙泥壅积者丈余,潮之不至者八日。遂创建此桥。

3.        道琮(cóng)觅殡。恸诸汪洋。波中湓沸。得尸还乡。

唐罗道琮,上书忤旨,徙岭表。有同斥者,临终泣曰独委骨异乡耶。琮曰吾若还,终不使君独留此。瘗(yì)路左而去。后赦归,会霖潦,失殡处。琮恸诸野,波中忽若湓(pén)沸。琮曰若尸在,可再沸。祝已,水复涌。乃得尸,携还乡。

道琮以同斥者客死荆襄。临终悲感。乃以吾若还,终不使君独留此慰之。后遇赦归,往求其殡,会潦失其处,乃恸诸野。信何至也,波中忽沸,祝之再沸,诚信所孚,水亦效灵矣。

4.        ★【姚顗化工】姚顗未第。出游嵩山。白衣托德。虔祷而还。

后梁①姚顗(yǐ)未第时,出游嵩山。有白衣丈夫,拜路侧,请为仆,顗不纳②。乃曰:“鬼神享于德,君子孚于信。余鬼也,因获谴。将托贤者之德,通化工之信。公,中夏之相辅也。今为谒中天之祠,以某姓名求之,神必许诺,幸无辞焉。”顗因为虔祷而还。白衣迎于山下,拜谢而退。

姚顗之信,诚通于鬼神矣。且其性仁恕,多为仆妾所欺,心虽察之,而不能面折,终身无喜怒。家人市货百物,入增其倍,出减其半,不询其由。宜乎为白衣虔祷后,次年即擢进士第,卒为末帝辅相焉。顗疏于财,而御家无术,既死,敛葬之资不备,家人俟赙③物及鬻第④方能举丧而去。士大夫爱其廉而鄙其拙。

注释:

       后梁:即梁朝(907—923),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旧五代史》 卷九十二(晋书) 列传七:

唐末,随计入洛,出游嵩山,有白衣丈夫拜于路侧,请为童仆。顗辞不纳。乃曰:‘鬼神享于德,君子孚于信。余则鬼也,将以托贤者之德,通化工之信,幸无辞焉。昔余掌事阴府,承命摄人之魂气,名氏同而其人非,且富有寿算,复而归之,则筋骸已败,由是获谴,使不得为阳生。公中夏之相辅也,今为谒中天之祠,若以某姓名求之,神必许诺。顗因为虔祷而还。白衣迎于山下。拜谢而退。

       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金,~仪,~赠。

       鬻第:出卖宅第。

5.        【义母践诺】义母诺夫。善视前子。愿杀己儿。以代其死

    周齐宣王时,有斗死于道者,兄弟二人立其傍。吏讯之,各争为己杀,期年不决。王使相问其母,母曰当坐少者。问何谓。母曰:“少者,妾所生也。长者,前妻所生。其父将死,嘱曰善视之。妾曰诺。今背言忘信,是欺死也。”因泣下沾襟。相以告王,王皆赦之,号其母曰义母。

    吕坤谓:“继母视前子,仇仇也。彼其先吾子之年,共吾子之业。又虑为吾子他日害。虽前子孝养恭诚,未必肯谅其心,而恒不乐其有,况肯救其死,又以己子代之死乎。若义母者,千载下尚能使人挥泪。”

6.        【秦柴遵嘱】元秦柴氏。遵嘱不忘。诣官乞代。信德弥彰。

元秦闰夫继妻柴氏,甫生子而闰夫病,将死,以前妻子为托,柴遵遗嘱,鞠如己出。厥后前妻子坐法当诛,柴引己子诣官诉,愿以代。其己子亦前请曰我之罪也,岂可加于我兄乎。鞫至濒死,不易其词。吏疑次子非柴出,讯他囚知之,乃太息曰:“嗟夫,妇不忘夫命,信也。子赴死,成母志,仁也。”上其事,两释之,而旌其门。

秦柴氏遵夫遗嘱,愿以己子代前妻子之死,其守信固无论矣。最难得者,其子亦甘代死于无形,引为己罪,鞫至濒死,不易其词。卒得两释,并耀门闾,以母之守信故,而其子之孝悌仁义弥彰矣。

7.        【庭式心许】庭式及第。不负初心。卒娶瞽女。如鼓瑟琴。

宋刘庭式未第时,议娶乡人女,未纳币。既及第,女病丧明,家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已心许之矣,岂可负初心哉。卒娶之。生数子,后死。遂不复娶。苏轼问之曰哀生于爱,爱生于色,今君爱从何生。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后老于庐山,享高寿。

许止净谓:“古有长寿者,人问其故,曰生来妻貌丑,是丑妻乃延寿之符,可贺不可厌也。况庭式不负初心,最为仁厚。仁者必寿,岂待蓍龟乎。东坡达人,讵不知此,殆欲藉庭式以警醒天下后世耳。”

8.        ★【钱林心许】林应麒女。未嫁夫挛。翁命更配。心许不迁。

明钱灼妻,林应麒女也,未嫁而夫病挛。灼父遗书使更配,麒不忍。越十年,病如故。灼父复遗书,申前议,麒乃以书示女。女曰命也。或曰尔未嫁别就,亦何不可。女曰人之所贵者心,心既许之矣。麒嘉其志,为治妆归灼。灼病亦旋愈。

夫病而谋更配,固为不可。乃夫家遗书至再,已历十年,父心亦为所动,则从父从夫,均无缺憾,似亦可矣。女则曰:“人之所贵者心,心既许之矣”,落落两言,诚巾帼中丈夫哉。

9.        ★【王梁死约】梁氏诀夫。更娶告我。再生姻缘。言信行果。

    宋梁氏,归王家。数月,元兵至。与夫约曰吾必死兵,若更娶,当告我。兵至,俱被执。军千户欲纳梁,梁绐以释夫方可。迨夫去远,梁乃拒骂,被杀。越数年,夫谋更娶,屡不谐。因告妻,夜梦妻云:我死后生某家,当复为君妇。遣人聘之,一言而合。询其生,与梁死年月日正同。

    吕坤曰:“梁氏全夫之智,临变不迷。从一之贞,再生不易。死约之信,坚守不失。事不必其有无。然金石之操,两世犹事一夫。世顾有事一夫而怀二心者,梁氏传不可不读。”

10.    ★【刘冯钉肉】刘氏信守。誓无二心。啮钉抉肉。卓越古今。

明刘庆妻冯氏,年十九岁,夫亡,矢誓守节。其姒讽之曰少妇居孀,守未易言,非咬断铁钉者不能。冯即拔壁上铁钉,啮之,剨(huò)然有齿痕。复抉臂肉,钉着壁上,曰脱有异志,此即狗彘肉。至老,取视壁上钉肉尚不腐,齿痕犹新。

述异记①载节妇郑氏,一言信守,割去两耳,俄而双耳复生,依然如故,已为奇矣。乃冯氏壁上之肉,至老不腐,钉上齿痕,经久如新,苦行异节,卓越古今。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其斯之谓欤。

注释:

       《述异记》由南朝祖冲之所著,主要记载了鬼异的事情。《述异记》是古代小说集,共有两本。一本由南朝齐祖冲之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共有10卷。现已失传。鲁迅的《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另一本由南朝梁任昉撰,2卷,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

11.    ★【张劭待式】张劭信友。必不失期。二年以后。鸡黍候之。

汉张劭,与范式游太学,告归。式曰后二年某日,过拜尊亲。届期,劭告母具鸡黍候之。母曰千里约言,尔何信之审耶。劭曰巨卿,必不失期。是日果至。后劭临终,谓妻曰范巨卿可托。劭卒,式为营葬,护至临湘。

距千里之遥,积二年之久,定一日之期。无怪劭母之未敢信之也。而劭则信之深,可为式之知己。亦由式之信德,足以孚之耳。卒能如其约,省其亲,后复葬其身,护其眷。劭之信知己,可谓至矣尽矣。

【范式素车】范式梦劭。告以葬期。素车白马。号泣奔驰。

汉范式与张劭为友,忽梦劭曰我以某日葬,子能相及乎。式奔赴。丧已发,柩不肯前。劭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者。母曰必范巨卿也。式至,叩丧而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因执绋(fú)引柩,乃前。式遂留塜次,为修坟树,乃去。

许止净谓:“吾读此传,辄流涕不能止。叹古人朋友之交,相信以心,生死不渝如此。书称朋友之交止于信。范张二君,其信之极致者耶。诚后人之模范,所当铸金祀之。”

12.    【赵抃天】铁面赵抃。夜必告天。移文诸郡。授舟给钱。

宋赵抃①,平生日间所为之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者,则不敢为也。知虔州。岭外任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家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道里费。累官太子少保。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为铁面御史。

人能学赵公之不欺己,不欺天,自能如赵公之临终词气不乱,安坐而逝矣。许止净谓公之修行精进,至老不懈,深山老衲,尚不多遘,况富贵至极者乎。学道有得,大愿度人,极大丈夫出世之能事矣。

注释:

  赵抃(biàn),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五灯会元》第十六卷云门宗下:“清献公赵抃居士,字悦道,年四十余,摈去声色,系心宗教。会佛慧来居衢()之南禅,公日亲之,慧未尝容措一词。后典青州,政事之余,多宴坐。忽大雷震惊,即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慧开笑曰:‘赵悦道撞彩耳。’”

13.    徽商吴某。信义自持。上帝以吴某财帛分明。其子苦遵父志。

徽商吴某,信义自持,临终示二子曰:“吾所有千金,适符所贷,汝一一清还。宁受饥寒,勿作负心人也。”其子悉遵父命。贫苦无聊。忽于枯井中,得银二千两,镌唐时年号。闭户密藏,无有知者。

明日忽有邻邑人至,曰君非吴某子乎。曰然。曰:“君有大财至矣。日前予病至东岳府,见财帛司有解钱者至,自称井泉之神。主者曰此唐朝内库银也,上帝以吴某财帛分明,其子苦遵父志,给此项与之,世享大富。予苏而异之,故来奉访。”兄弟惊讶,以实告。今吴氏鼎富甚多,皆其裔也。

1.5礼--德之范

浅释

1. 夫禮,德之范也。教人遵上训下,履行人伦规矩也。说文,礼,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从丰。丰,行礼之器也。不知礼,无以立。礼之体,敬为主。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则优赐有加,下则鞠躬尽瘁,礼行于君臣矣。定省温凊,出告反面,礼行于父子矣。外内位正,和而有别,礼行于夫妇矣。长幼有序,伯友仲恭,礼行于兄弟矣。乐群敬业,毋相聚以邪谈,礼行于朋友矣。

2.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伦常日用之间,无时无地,不立于礼,非礼无行也。吕东莱①曰:“夫礼也者,所以定尊卑,明贵贱,辨等列,序少长,习威仪,人所不能外其规矩者也。而况朝庙禘献,非礼不能昭其诚。冠婚丧祭,非礼不能尽其情。宾朋酬酢,非礼不能表其敬。”礼之为用,岂可须臾离乎。人能以礼制心,则奸盗诈伪之端必不作。人能以礼制事,则犯上作乱之事必不为。故礼也者,持身涉世之要端,亦即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法也。

3.     礼者,所以节文也。人之所异于禽兽者,以礼故也。人而无礼,胡不遄(chuán)死。礼以诚敬为体,以威仪为用,以中正为则,以谦让为主。本天殽②地,不失乎人伦规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谓守程四箴也。女子则以顺为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③。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谓之四德。礼记内则等篇,叙论綦()详。至若班昭著女诫,徐后垂内训,若昭著女论,王氏述女范④,皆女子之深明于礼者也。

4.     女子之礼。谨饬身心,慎修名节,温柔卑顺,则事人有礼矣。恭肃端荘,则持身有礼矣。在家则尽其礼以事父母,出嫁则尽其礼以奉舅姑,有子则尽其礼以教儿女。至于四德,尤所当知。妇德尚静正,妇言尚简婉,妇容尚闲雅,妇功尚勤慎。四德备则礼备,虽才拙性愚,家贫貌陋,不能累其贤。四德亡则礼亡,虽奇能异慧,贵位芳姿,不能掩其恶。事人以礼,守身以礼,正家以礼,教子以礼,方得为巾帼完人。否则悍妒淫僻,无所不为,祸夫家,羞母族。诵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之句,将无地自容矣。为女子者,尚其以礼为大防哉。

注释: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宋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

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登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累官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后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殽,多音字,此读xiào,古同“效”,效法。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旧三从。

       女子四书:

《女诫》是东汉班昭写作的一篇教导女子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班昭字惠班,又名姬,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家学渊源,尤擅文采。班昭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早寡。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教师,号曰"曹大家"(tài gū)。家,通“姑”,对女子的敬称。

《女论语》又名《宋尚宫女论语》。据《旧唐书.女学士尚宫宋氏传》载,唐代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宋若莘(shēn)仿《论语》作《女论语》十篇,采问答形式。其妹若昭注释。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

《内训》是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於永乐二年(1404)所编著。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此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11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

上述四种女子教本﹐自东汉至明末﹐先后相继问世和传播﹐由王相一一加以笺注﹐于明天启四年(1624)﹐由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成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女德教育的教材。嗣后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广泛流传。

《女四书》之外,尚有《女孝经》存世。《女孝经》,唐郑氏撰。郑氏,唐朝散郎侯莫陈邈之妻。侯莫陈,三字复姓也。前载进书表,称侄女策为永王妃,因作此以戒。《唐书·艺文志》不载,《宋史·艺文志》始载之。宣和《书谱》载,孟昶时有石恪画《女孝经》像八,则五代时乃盛行于世也。其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曹大家以立言。进表所谓不敢自专,因以曹大家为主,其文甚明。陈振孙《书录解题》直以为班昭所撰,误之甚矣。

德育故事

1.        【柳靖下帷】柳靖礼法。严肃家规。子弟有过。自责下帷。

梁柳靖为河南广德二郡太守,皆着政绩。秩满还乡,闭门自守,所对惟琴书而已。足不历园亭,殆将十载。子弟奉之若严君。其有过者,靖必下帷自责,于是长幼相率拜谢于庭,然后见之。治家最有礼法,乡里亦慕而化之。或有不善者,皆曰惟恐柳广德知之也。

许武弟不率教,跪庙自罪。缪彤妇求离异,掩户自挝(zhuā)。仇览妻孥有过,免冠自咎。皆汉代事也。乃柳靖子弟有过,则下帷自责。不特子弟谢之,甚且乡里化之。人各以礼法齐其家,又何难国治天下平乎。

2.        【大和家规】大和家事。依礼而行。岁时上寿。酌(zhuó)彼兕觥(sìgōng)。

元郑大和性方正。继其从兄文嗣主家事,严而有恩,冠昬①丧葬,必稽朱子家礼而行。子弟有过,颁白者犹鞭之。每岁时,大和坐堂上,群从子弟皆盛衣冠,雁行立左序,以次进,拜跪奉觞上寿毕,肃容拱手自右出,足武相衔,无敢参差。见者嗟慕,谓为有三代遗风。

郑氏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家庭中凛如公府,子孙从化。虽尝仕宦,不敢一毫有违家法。诸妇不预家政。宗族里闾,怀之以恩。家畜两马,一出,则一为之不食。人以为孝义所感。

注释:

       :读音hūn,古同"昏",其义与"婚"同。

3.        【薛聪矜庄】薛聪方正。闇室矜庄。友于诸弟。杖罚何妨。

北魏薛聪,方正有理识。虽在闇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父忧庐墓,酸感行路①。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婚宦,恒不免杖罚。除徐州刺史,政存易简。卒于州。吏人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谥简懿侯。

许止净曰:“薛聪事魏高祖,帝每曰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他人。欲进以名位,辄不受,帝曰卿天爵自高,非人爵所能崇也。故人必自励于闇室,而后能化及于家国。”

注释:

       酸感行路:使路人悲伤感动。

4.        【庆明俨然】庆明严肃。清德流传。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北魏长孙庆明,赐名俭。少方正,有操行,神采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文帝深敬之。时荆襄初附,诏俭都督三荆等十二州军。荆蛮旧俗,少不事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后为尚书。尝与群公侍坐,文帝谓左右曰此公娴雅,孤每与语,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也。

鄫(zēng)国公状貌魁伟,而神采严肃。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其门,亦不与见。其督荆时,务广农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部表请为构清德楼,文帝又赐改名为俭。其廉德可概见已。

5.        【公绰小斋】唐柳公绰。兄弟孔怀。教子礼法。不离小斋。

唐柳公绰,非朝谒之日,平旦即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与弟公权及群从弟,皆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召子弟入。躬读经史讫,乃讲居家治官之法,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凡二十余年如一日。

公绰为京兆尹,杖杀无礼之神策军将。穆宗怒诘之,执礼不屈。帝退谓左右曰汝曹须作意此人,朕亦畏之。其妻韩夫人,和丸教子①者也。故子仲郢、孙璞、珪、璧、玭(pín),皆官于朝。世以孝弟礼法。为士大夫宗。

注释:

       柳仲郢,幼年嗜学,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其夜咀咽以提神醒脑。

6.        ★【公谅检饬】宇文公谅。拒女夜奔。闇室端坐。手记思存。

元宇文公谅,弱冠馆于富室。半夜有妇人叩门,公谅厉声叱去。翌日,以他事辞归,终不告以故。平居虽闇室,必正衣冠端坐。尝自识手记之编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鬼神。实闻斯言。

许止净曰:“按《辍耕录》①公谅入浙省院试,案上有宇文同知四字,不知何人所书。试官以文不中式,将黜之。座主龙鳞州过浙,力主此卷,卒置榜中。旋登进士第,官同知。虽曰爵禄前定,盖亦阴德所致耳。”

注释:

  《辍耕录》,即《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撰,李梦生校点。全书三十卷,作于元末,征引广泛,凡朝廷典章、法令制度、文人轶事、风俗趣闻均有涉及。《南村辍耕录》的性质属于历史琐闻笔记,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所以《辍耕录》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7.        【兒女拒辱】泾州兒女。许嫁未婚。虽系夫妇。拒绝淫奔

    后魏①泾州兒氏女,许嫁彭老生。家贫,常自舂汲以养亲。老生往犯之,不从。老生曰汝终为吾妇。女曰:“女道正终,妇道正始。礼未成何相辱。”老生苦相逼,女变色坚拒②,老生怒而刺之,女曰:“我所以执节,正为君守身,不敢苟从耳”,言讫而绝。官罪老生,诏旌其墓曰贞女。

按兒女或作兕先氏女,以老生不禀父母,擅相陵辱,欲苟行无礼,故宁身死耳。吕坤曰:“兒女贤乎哉。固吾夫也,而合卺③未行,宁死不为苟合之事,况非其夫者乎。彼窥穴逾墙者,其夫耶非耶。”

注释:

① 后魏,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后魏(公元386年-557年)。

闺箴曰:“妇人淫孽,终身不可湔浣(jiān),孝子慈孙,莫能洗涤。故淑女名媛,守身如玉,容不得半点瑕疵。倘遇狂且,当下投梭峻拒,自然不敢再犯。此香闺正气,鬼神呵护者也。若妇人淫乱,岂无恶报。阴律以托生犬彘治罪,又岂特阳世为人唾骂已哉。并警戒之。”

③ 合卺:始于周朝,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仪式中把一个匏(páo)瓜剖成两个瓢,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也可以说是古人的“交杯酒”。虽然在现代婚礼上,人们已不再用卺来盛酒,但用彩线连着的交杯酒,还是保留了夫妻“合二为一”的含义。卺:jǐn,一种瓠(hù)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多用来做瓢。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

8.        【续母方肉】陆续之母。探狱洛阳。作食馈子。葱寸肉方。

汉陆续母,吴人,治家有法。续为太守尹兴门下掾。时楚王英谋反,事连续,逮系洛阳狱。母自吴至洛阳,无缘见续,但作食馈之。续对食悲泣不自胜,使者问其故,续曰母来不得相见,是以悲耳。使者问何以知之。续曰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之。使者访诸谒舍,果然。嘉之,为上书述续行状。续得赦还。

       吕坤谓:“人未有心正而事邪者,亦未有事慎而心苟者。陆续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即此二事,而其平生之端方,言动之敬慎,可以类推矣。吾故录之,以为妇女者取法焉。”

9.        【钱唐争祀】钱唐强直。立讲虞书。杞孔之礼。疏复其初。

明钱唐为人强直。尝诏讲虞书,唐陛立而讲。或纠唐不知君臣礼,唐正色曰以古圣帝之道陈于君,不跪不为倨。洪武二年。诏孔庙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唐疏言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报本之礼不可废。久之,乃用其言。

钱公不特争祀孔也,且尝争祀孟矣。明太祖尝览孟子,至草莽寇雠(chóu,仇)语,谓非人臣所宜言,议罢其配享。唐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廷臣莫不为唐危,帝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

编者按: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清季皇帝威严不下于秦始皇,国势衰微满清统治者难辞其咎,而五四时期文人将矛头指向孔孟,不亦大谬乎!

明 王同轨《耳谈类增》卷一 张文简公:“...世庙朝(明世宗嘉靖皇帝),蒋皇亲负盛宠杀人,大司寇见素林公执法拟死。疏奏,上不悦,下旨曰:‘着林俊回将话来!’林即面奏曰:‘臣官至尚书,天子无故不呼名。臣为陛下守法,而以名称,何罪?且法者,祖宗之法,陛下安得以私椒房,臣又何所执也?’辞严色厉,声震殿陛。上大怒,祸且不测,举朝危焉。文简方为学士,林门生也。悬以‘君使臣以礼’章进讲,反复开警。以为敬礼大臣,尧舜盛德。天颜少霁,林罪得释。……尝闻之,尊君卑臣,自秦始益甚,故其治亦逊古,以君臣不交也。林公因上呼名,遂抗对过直,公乃从容谈说,使帝拗怒而布和,非有直诚感动,不能爰以成君师之美”。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湖广、四川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嘉靖元年(1522年)加太子太保,卒于嘉靖六年(1527年)。隆庆元年(1567年),追赠林俊为少保,谥贞肃。林俊为人刚直敢谏,廉正忠诚,嫉恶如仇,爱才如渴,以礼进退,始终一节,是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的老臣,著有《林见素文集》二十八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10.    【薛瑄复性】薛瑄言动。共仰仪型。苍头悲泣。得免行刑。

明薛瑄①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言动咸可法,皆呼为薛夫子。时公卿见王振(明朝专权宦官多趋拜,瑄独屹立。振趋拜之,瑄亦无加礼,乃诬瑄受贿,下狱论死。子三人,愿一子代死,二子充军,不允。及当行刑,振苍头泣于爨下,问其故,泣益悲,曰闻今日薛夫子将刑也。振感动。乃免。

许止净谓:“薛夫子将行刑,而王振之苍头乃悲泣。岂非盛德感人,有不可思议者乎。三子求代死不允,而见苍头一泣得解。可知虽残忍小人,恻隐之心仍在。所惜者,不能扩充,反加梏亡耳。”

注释:

①薛瑄(1389年-1464),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

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天顺八年去世,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故后世称其为"薛文清"。隆庆五年(1571年),从祀孔庙。

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可见其影响之大。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思想成就:创立实学

薛瑄一贯倡导求实理、务实用的实学思想和学风,他不但明确提出了“实学”的概念,而且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他说:“人于‘实’之一字,当念念不忘,随时随处省察于言行居处应事接物之间,心使一念一事皆出于实,斯有进德之地。”又说:“为学不在多言,亦顾务行如何耳!”他在强调行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如说:“知理而行者,如白昼观路分明而行,自无差错;不知理而行者,如昏夜无所见而冥行,虽或偶有与路适合者,终未免有差也。”(以上均见《读书录》)由于薛瑄力倡“实学”,并一生躬行实践,所以他的学说被时人称为“笃实践履之学”,他本人被誉为“实践之儒”。

“复性”说在薛瑄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性”的本源来说,朱熹认为“性”是天赋,来自先天;而薛瑄则认为“性”是“理”,主要形成于后天。在对“复性”的具体解释上,朱熹指出,“复性”就是要恢复人的本然之善的天性;薛瑄却不然,他说“复性”就是要按理视、听、言、动。

11.    ★【谢后端重】谢后端重。宜正中宫。不妒贾女。礼遇日隆。

宋理宗即位,议择中宫,杨太后以谢深甫有援己之功,命选谢氏女。时谢氏惟后(孙女谢道清在室。生而黧黑,翳一目。乃送之就道,旋病疹已,肤蜕,莹白如玉。医又去翳。遂与贾涉之女同入宫。贾女有殊色,帝欲立之,杨太后曰谢氏端重有福,宜正中宫。贾妃专宠后宫,后处之裕如,不以介怀。太后益贤之,帝亦礼遇日加。

许止净曰:“正位中宫,自是福德甚厚所致。黧黑翳目,正所以保全待字之身,不使轻于作合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命意恰与此同。孰谓人生穷达,彼苍无权乎。”

12.    【朱祝恭敬】祝氏恭顺。洒扫门庭。躬亲祭膳。妥慰先灵。

明朱道行妻祝氏,年十三,即依其姑吴氏。家贫,无臧获①。吴淅(xī)米,祝炊薪。吴操臼,祝汲井。吴缝纫,祝澣(huàn)涤。吴性俭,爇灯,捻草细如髪,为省膏也。煮茗,不更举火,出诸余瓮。吴以是传祝,祝以传其妇徐。遇祭祀,辨明起,洒扫庭户,涤几席,治膳必洁且热,曰:“鬼何知食,惟得气耳。贫家纵不得明粢(zī)丰盛,奈何不以气妥先灵乎。”

祝氏无忝于温良恭敬,宽裕慈惠矣。其事夫也,有顺无拂。即与儿媳及孙男女语,先为和悦笑容,语乃发。驭下亦然。终其身无怒色,无论讪谤鞭笞也。夫与子同年举孝廉。垂老而操作如故。尤可风矣。

注释:

     臧获:zāng huò,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明粢:亦称“明齍(zī)”,亦称“明齐”。古代祭祀所用的谷物。《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粢:读音zī。

1.6义--德之宜

浅释

1.   夫义,德之宜也(合宜、适宜是也。)。说文:義,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谊。义之本训,谓礼容威仪出于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断制也。”从羊,与善美同意。《孟子·告子章句上》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孟子·离娄上》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行义以达其道,则无往而不咸宜矣。

2.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jiàn)窃之乱作。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不可犯。其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3.   义者,所以处事也。凡人作事,须处处合乎天理,顺乎人情。五伦之中,无时无地,不能离一义字。兹姑不论。第就女子之义言之。闺贞自守,克尽女道,父母弟昆,力为维护,是谓义女。出嫁相夫,孝事舅姑,和睦妯娌,感化乡邻,是谓义妇。或居侧室,安分守己,敬事大妇,不夺专房,是谓义妾。夫亡守节,抚孤教子,不肥私家,克保夫产,是谓义母。既字夫故,守贞母室,或为抚继,从一而终,是谓义姑。他如义婢乳保等,尤足多已。

4.   女子之义,当以名分所在,各尽其责。尽其责所当尽,即为尽义。本乎自然之性,而出乎相感之情。其志也洁以贞,其行也勤以固。刀锯在前,虎狼在后,一若无所闻知,悍然而无所虑,恬然而无所疑,百折不挠之概,直足以慑(shè)鬼神而破金石。皎乎若日星之炳而不可及,巍乎若山岳之峻而不可登,浩乎若江海之渊而不可穷,懔乎若宗庙之严而不可渎。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②。至若命之不榖(gǔ),时与愿违,朱颜无自免之方,白刃岂甘心之地,然而一死之外,更无他图,则舍生取义,亦足多矣。

注释:

       朱子集注引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慊:qiè,“痛快”或者“满足”,“行为没有完全合乎内心,(浩然之气)就会衰竭”。《孟子·公孙丑上》中公孙丑关于什么是浩然之气的发问引出了孟子的一段著名论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德育故事

1.        后梁【汉宾惠人】汉宾善政。感物降神。丧葬婚嫁。博济惠人。

后梁朱汉宾,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在曹日,飞蝗出境。临平阳遇旱,亲祷龙子祠,踰日雨足,四封大稔。及还乡,亲旧沦没者,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敛,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惠而不知为政,则其惠犹未广也。若朱汉宾善政所致,飞蝗为之出境,甘霖为之沛然,岂得谓神明无灵乎。至其助人茔兆,助人婚嫁,见义必为,存亡均感。宜其福寿兼全,子孙继起也。

2.        ★【李张誓冰】李妇觅骨。卧冰积诚。感魂指示。葬处乃明。

元李伍戍福宁①死。妻张氏卧积冰上,自誓曰天若许妾取夫骨,当得不死。踰月无恙。乡人异之,相率赠钱,大书其事于衣。行至福宁,问夫葬地,则榛莽四塞,不可识。哀恸欲绝。夫忽降附于童,言动无异,指骨所。张如言发得之,持骨祝曰信妾夫耶,入口当如冰雪,黏如胶。果然。官义之,使护丧还,给钱使葬,复旌其门。

许止净谓:“张氏孝义艰贞,故令人无闲言。惟竟感其夫魂,附童身,叙死事,示葬所,不亦异乎。倘妻有不良,更复何颜相对。呜呼。世风不古,道德沦亡,有夫之妇,且以放荡为平权,更何问夫死后事耶。”

注释:

       福宁:元代置福宁州,今福建省宁德地区。

3.        【义姑退兵】鲁义姑姊。遇军走山。弃子抱侄。齐兵遂还。

周,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携一子,抱一子。众逐之。乃弃抱者,与携者奔。众追问之,曰携者兄之子,弃者己子也,不能两存,宁弃己子耳。齐将曰兄子与己子孰亲。曰:“子之于母,私爱也。侄之于姑,公义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①齐将按兵而止,曰鲁之妇人,尚知行义,其可伐乎。遂返。己子亦全。鲁侯闻之,赐以束帛,号曰义姑姊。

李文耕谓:“义姑于流离颠沛中,势不两全,忍舍己子以存兄之子,笃志深情,处义直到尽处,是诚烈丈夫识义理者之所难。而一妇人办此,百世下犹钦服焉,况齐将目及者乎。号之曰义,洵无愧矣。”

注释:

   《列女传·节义传·鲁义姑姊》“……齐将曰:“子之于母,其亲爱也,痛甚于心,今释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幸,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

4.        【妙聪负井张婢妙聪。随入井中。恐伤主孕。背负以终

明张孟喆,为保安右卫指挥,奉调赴操。北寇入掠,其妻李氏谓夫妹曰我命妇,汝亦宦门女,义不可辱。相挈(qiè)投井中。其婢妙聪随入,见二人均未死,以李有娠,恐水冷,有所害,负之于背。寇退,孟喆弟仲喆归,求三人于井中。以索引出,李与妹均无恙,妙聪则死矣。

    婢也贱,何以录,录贤也。论势分,则大夫士庶人妻不相齿;论道义,则沟壑饿莩可与尧舜共一堂。妙聪随主投井,恐水冷伤娠,而护主周至。此何时乎,此何地乎,就义从容若是。讵可以婢贱之哉。

5.        ★【禹钧义方】禹钧设塾。敎子义方。众善毕举。五桂联芳。

后周窦禹钧三十无子。梦祖父告曰汝命无子,且寿促,速行善事。乃置义塾,延名儒,给衣食,以教四方游学之士。凡宗戚有丧不能举者,葬之。孤贫不能嫁者,嫁之。后连生五子,皆显。寿至八十二岁。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许止净谓:“窦公感祖父梦示,众善并举,遂反夭为寿,转无子为多男。不惟寿考,且登仙箓。不惟多男,且皆荣显。古训云命由己造,不诚然乎。若知而不行,如入宝山空手归。其亡祖父,亦末如之何矣。”

6.        【苏轼还屋】苏轼夜行。闻妪悲声。焚券还屋。义重缗轻。

宋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尝居阳羡,以五百缗买一宅,将入居。偶夜行,闻老妇人哭极哀,公问妪何为哀伤如是。妪言旧居相传百年,一旦诀别,所以泣也。问其旧居所在,即己五百缗所买之屋也,乃取券焚之,不索其值而还其屋。遂归毘陵,不复买地。

世之卖屋者多矣,然非至必不得已之时,孰肯将其百年祖产,委之他人乎。而买屋者不计也,苏公固尝闻其母读范滂传,而欲效滂之忠义也。一旦闻妪哀哭,毅然焚券归屋,盖亦义之所至尔。

注释:

       阳羡:江苏宜兴市,古称“荆邑”、“阳羡”。

       毘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7.        【南疆伸冤】南疆救亮。怒发冲冠。义责同学。不避艰难。

宋喻南疆,少负气节。从陈亮游时,当路欲排善类,指亮为叛首,锻炼刺骨。门人噤不敢言,南疆义责同门,谓吾师无辜蒙罪,吾曹为弟子,当怒发冲冠,乃影响昧昧,是为人类乎。亟走见叶适,适曰子真义也。即秉烛作数字,南疆持之去,伸讼诸公卿间,亮冤遂白。

云敞之于吴章,郑弘之于焦贶(kuàng),廉范之于薛汉,汉代之尊师重义者多矣。然皆于师死后,门人不敢葬,而独冒死葬之。乃喻南疆之于陈亮,竟义责同门,怒发冲冠,救师于生前,尤足为事师者法。

8.        【敬益归田】元魏敬益。好义怜贫。买田十顷。复归庄民。

元 魏敬益,好义博施,有田十六顷。一日,语其子曰:“吾买四庄村之田十顷,环村之民,不能自给,吾深悯焉。今将以田归其人。汝等谨守余田,可无馁也。”乃呼四庄民谕之曰:吾买若等田,使若贫不聊生,吾不仁甚矣,请以田仍归若等。众皆愕眙(chì)不敢受,强与之,乃受。

先是有王荐者好义,遇岁旱,尽出储粟赈之。粟竭,即以己田易谷百石,分给之。而敬益,则凡男女失时者,出资嫁娶之;老弱之饥者,为糜以食之;甚至尽归所买之田。丞相贺太平叹曰世乃有斯人哉。

9.        【李杨保城】李妻杨氏。昭著义声。责夫死守。竟保项城。

唐李侃妻杨氏,知大义。侃为项城令,李希烈攻之,侃以兵少财乏欲逃。杨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府库仓廪皆其积,百姓皆其战士,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谓吏民曰:“令虽主也,岁满则去。吏民生斯土也,坟墓在焉,宜相死守。”众泣诺。乃徇①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赏万钱。得数百人,竟保城退贼。

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奉命守土,贼至而逃,谁守其土者。李侃不知而杨氏言之,卒使侃得率众乘城。杨氏复躬执爨以享众。至侃中矢归,犹曰君不在,人谁肯固守,死于城犹愈于床。义声千古矣。

注释:

①徇,xùn,本意是指迅速,敏捷,引申义是对众宣示。

10.    【张霍守堡】霍氏守堡。奋勇当先。僮仆力助。宗族获全。

明张铨妻霍氏,冀南人。流贼犯境,众议弃堡而去。霍氏语其少子曰:“避贼而出,家先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免,等死耳。死于家,不犹愈死于野乎。且我果坚守,则贼必不得志。”乃躬率僮仆,助守御。贼至,环攻之。堡中矢石并发。贼不能克,旋即引去。避山谷者多被淫掠,惟张氏宗族获全。副使王肇生表之,曰夫人堡。

襄阳有夫人城,而冀南乃有夫人堡。要皆忠义之气,集以守之耳。世之所以丧地失城者,虽未必尽出于自馁,而出于自馁者实多。彼避山谷者,卒被淫掠矣。独守堡者且全宗族,非集义所生者而何。

1.7廉--德之节

浅释

1. 夫廉,德之节也。说文:廉,仄也,从广,兼声。仄,谓侧边也。堂之边曰廉。因堂廉之石,平正修洁,而又崚角峭利,故人有高行谓之廉。其引申之义。为廉直,为廉明,为廉能,为廉静,为廉洁,为廉平。总言之,不外乎气节清高,品行峻洁,而无利蔽之私。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又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盖廉者,耻于贪冒而不为,故俗习专以不贪为廉。不贪,特廉之一隅也。谓廉为德之节,须如劲节之不可屈耳。

2.     孔子曰古之矜也廉。是言其持守太严,虽有不圆和之偏处,而其劲节不屈,犹不失为廉也。胡瑗原廉篇云:夫士子读书,所学何事,本欲出而致用,为国家作栋梁,为兆民谋幸福,急宜廉隅自饬,清操自励,以不贪为宝。学古圣贤之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①。虽贫而不受赂金,虽渴而不饮盗泉。以天地为心,以万民为命,决不至失其节操,入琼林玉树中而迷其性,登仕图版籍而异其心。果能如此立心,以之治国,而国无不治,以之安民,而民无不安矣。

3.     廉者,所以立志也。人各有志,孰不喜清高而恶污浊。惟或为环境所迫,或为衣食所累,利欲乘之,致有志不能自立耳。果能立志,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德于玉,不刿(guì)不嗛(qiān)②。廉至极处,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成太古风矣。女子之廉,尤以勤俭为本。每见贪安逸,尚服饰者,卒流于贫困,而骄奢淫泆,亡国败家,莫非不廉所致。女子能廉,则可以养成其夫若子之清德,家道有不从此日隆乎。

4.     女子之廉。当其承欢膝下,深处闺中,惟父命之是从,无冶容之为悦。兰姿蕙(huì)质,何事铅华;玉洁冰清,不资锦绣。许字则听之天命,莫择富豪。于归祇尽于人伦,奚须妆饰。其为妇也,不在掌夫家之管钥,不计享舅姑之田园。先人若有所遗,尽归娣姒。母家或有所赠,尽献翁姑。井臼勤操,谋生自给。衣食俭约,日用有余。尤宜严闺阃(kǔn)之清操,杜良人之贪念。既生有子女,更须教导于幼稚,以为先入之基,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庶几达则甘受粗粝之养,不愿为牲鼎之烹;穷则不取非义之财,亦不为非分之事矣。

5. 随缘惜缘莫攀缘

《袁氏世范》(卷二)处己·虽贫亦不可轻受人恩: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

《袁氏世范》为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③之一,宋代袁采著,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篇。

   注释:

       一介:指微小的事物。诸:“之于”的合音。一点不给与别人,一点也不向别人索取。表示行为廉洁,严于律己。语出《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比德于玉,不刿不嗛:刿,guì,刺伤;割。不刿,指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嗛,qiān,通“谦”义指谦虚、谦逊。《庄子·齐物论》曰:“大廉不嗛”,意思是说:大廉是不谦逊的。

       (1)《诫伯禽书》(周公旦);(2)《命子迁》(司马谈);(3)《诫子书》《诫外甥书》(诸葛亮);(4)《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5)《诫皇属》(唐太宗李世民);(6)《包拯家训》(包拯);(7)《诲学说》(欧阳修);(8)《袁氏世范》(袁采);(9)《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10)《弟子规》(李毓秀,贾存仁)。

德育故事

1.        【彭陈辞姻】陈氏有子。巨商爱之。欲纳为壻。婉言以辞。

明彭鹤祯妻陈氏,番禺人也。蚤寡,抚孤守节,教子以义方,故其子亦贤能而尚德行。有巨商欲以数千金,纳其子为壻。陈氏辞之。或劝曰与为壻,当久享丰厚,孰若恒居俭约耶。陈氏曰骤得财者不祥,且娶妇应论德,奚以财为。终力拒之。

贫人娶富女,苟非其子有德,新妇知礼,鲜不以骄侈,开罪于舅姑妯娌。陈氏知不劳而获,理难安享,故以论德不论财拒之。其卓识清德,均足以为后世法。

2.        ★【虞愿见石】虞愿清廉。海边有石。乃往观之。云霄无隔。

南宋①虞愿,为晋安②太守。郡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遗愿蛇者,愿受而放之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经宿,更还故处。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中,相传惟清廉太守乃见。愿往观,清彻无隐蔽。

许止净曰:“一念慈心,遂感物类有依依不舍之意。然则所谓毒蛇者,人自毒之耳。石能判贪廉,此何殊于指佞草③耶。如此可宝贵之物,何以无闻于天下。岂以清廉绝迹,如珠之远徙交趾乎。噫。”

注释:

       南宋:指南朝宋国(公元420年~公元479年),简称“南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因开国国君姓刘,故后世史家也称之为“刘宋”。

       晋安:古郡名,今福建福州东北部,西晋始置,辖原丰、侯官、罗江、宛平、温麻、晋安、同安、新罗等县,治所侯官县(今福州鼓楼区)。

       指佞草:传说中能够识别奸伪的草。据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记载,“尧时有屈轶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3.        ★梁【孙谦感物】孙谦去官。借居马廐。孚及蚋蚊。化及猛兽。

梁孙谦,历官太守,有仁政。蛮獠竞饷金宝,不纳。百姓载送缣(jiān)帛,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借空车廐居焉。零陵郡多猛兽,谦至绝迹,去复害人。居官俭素,冬则布被莞(guān席,夏无帱(chóu)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之。

许止净谓:“真为循吏者,自身虽无私宅帱帐,而百姓饷金宝,必谢绝之。而为贪吏者,百姓虽无私宅帱帐,且必强其纳金宝。故循吏所治,虽有猛兽,不敢为暴。贪吏所治,自身即是当道豺狼也。”

注释:

       南北朝零陵郡,位于今湖南永州一带。

       循吏:别名,良吏。“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乃至民间的“青天大老爷”的称谓。

4.        【赵轨杯水】赵轨酬值。驻马待明。父老挥涕。杯水饯行

隋赵轨,为齐州别驾。东邻有桑椹落其家,悉拾还主。为原州司马,夜行,马逸入田,伤禾,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征入朝,父老相送者齐挥涕曰公清若水,故不敢以壶酒相送,请酌一杯水奉饯。轨笑而饮之。

桑椹,微物耳,况自落乎,而必拾还其主。田禾,马伤耳,况夜行乎,而必待酬其直。是较之查道因献枣而挂钱于树①,仲山因饮马而投钱于渭②,更甚焉。杯水饯行,非特喻清如水,其德泽长流,亦如此水矣。

注释:

  查道(955-1018),北宋休宁前街人,端拱元年考中进士,天禧元年准知虢(guó)州(今河南灵宝县)。时虢州秋蝗成灾,查道不及奏报灾情,毅然开仓放粮赈济,救活州里万余灾民;随后散发四千斛小麦作种,劝勉百姓恢复耕作。

查道平时理政,体谅百姓苦楚,凡农民无力交纳租赋被执官府者,其查明情况后,往往以已俸薪为之补偿,知情吏民无不为之动容。

据《丹桂集》记载,某日查道率人下乡巡视,途中饥渴之际,随员见路旁佳枣正熟,随手采来请其品尝,其大为不快,当即严令属下将钱挂于枣树之上,诫之而去。“枣树挂钱”遂成佳话,广为流传。

  东汉 赵岐《三辅决录》曰:安陵清者项仲山,饮马渭水,每投三钱而去。

5.        【彦谦官贫】彦谦为令。慈父爱民。人因禄富。我独官贫。

隋房彦谦,字孝冲,直道守常,介然孤立。居官有惠政,百姓号为慈父,立碑颂德。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资,虽至屡空,怡然自得。尝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者,在于清白耳”。

称官为慈母,或视为严父者有之,未闻有号为慈父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慈父之称,适足以概之。然非至德,其孰能致此。为民父母者,当知名必符实,斯可矣。

6.        【许衡心主】许衡暑日。止于道旁。梨非我有。忍渴不尝。

元许衡,尝于暑日过河南,渴甚,道旁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不顾。或问之,衡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或曰世乱,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亦无主乎。卒不取。后其乡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许止净谓:“导之以礼义,则物各有主。恣之以邪侈,则物皆无主。任意肆夺,见金不见人矣。君子小人之分,义利之间而已。许衡自正其心,遂使化行一乡。士君子欲正己化人者,可不知所本乎。”

编者按:许衡,廉洁之至,持盗戒“非己之物,不予不取”。

7.        【疏广知止】太傅疏广。知止辞尊。不买田宅。免害儿孙。

汉疏广为太子太傅,侄受为少傅。在位五年,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即日俱告病归,送者载道,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广归,散金与故旧。或劝买田宅,广曰:“我岂不念子孙哉。顾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当世称之。

许止净谓:“疏公与萧何范迁,为子孙计,何其深且远哉。世间中人以下之子孙,受害于祖父遗产者,胡可胜道。而世之为祖父者,偏欲剥他人之脂膏,丛子孙之怨毒,殆亦夙怨所结,有不容解释者欤。”

8.        ★【王忳葬金】王忳受托。得金十斤。悉葬棺下。马被奇闻。

汉王忳①于客旅中遇一生,谓曰命在须臾,有金十斤相赠,乞葬。未及问姓名而绝。忳葬之,余金悉置棺下。后为亭长,有马驰入亭中而止。时大风,飘一绣被堕忳前。忳以告县,县以归忳。忳后乘马,马奔入他舍,主人识其马与被。问之,始知前所葬者,即其子金彦也。

许止净谓:“忳葬书生,而以遗金悉置棺下,其廉介实人所难能。故风飘绣被于前,马逸亭中而止,更辗转牵入金翁之舍。岂非受恩之鬼,决不忍其阴德湮(yān)没不彰,而冥冥中力为揄扬耶。”

注释:

       忳,多音字,tún,zhūn,dùn。

9.        ★【董奉治病】董奉治病。不取医赀。杏多谷少。群虎逐之。

晋董奉居庐山,有道术,为人治病,不取钱。病重而愈者,令栽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成林。杏熟时,作一仓,令买者随器之大小,易以谷。若置谷少,取杏多,群虎辄逐之。所得谷,以赈贫者,供行旅。岁消三千斛,谷尚有余。一日,受上帝命,授碧虚太乙真人,白日飞升。

董奉之得登真,惟治病以栽杏,得杏以易谷,得谷以赈贫而已。最奇者,置少取多,群虎且乱逐之。其奇而又奇者,奉登真后,妻女守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逐如故。后人即于其种杏处,建祠祀之焉。

1.8耻--德之基

浅释

1.   夫耻,德之基也。说文:恥,辱也,从心,耳声。会意。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良也。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不能使人有习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惊且恐,则必速止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王曾曰:“知耻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万不至冒贡非几①,为奸盗诈伪,自取亡身辱亲,败家亡国者也。”夫八德而以耻字终之,是耻居八德之终,实全八德之道。如子不孝于亲,弟不恭其兄,可耻之甚也。不忠不信,无礼无义,临财苟得,临难苟免,不尤耻之又甚乎。夫士为四民之首,而不知耻自爱以爱人,恶在其为士乎。果能立心坚贞,守身圭璧,暗室不敢欺其心,仰不愧,俯不怍,不难为天地之完人,而圣域贤关,亦不难入也。

3.   耻者,所以洁身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既有此天良美德,无耻即是无良。古人谓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良心若死,身在何益,故曰耻之于人大矣。又曰人不可以无耻。女子幽娴贞静,其耻德本优于男子。德之不修,言之不慎,容之不正,功之不勤,以及三从之不得其正,皆妇女之可耻者也。推之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则可耻孰甚。须知女子之身,洁如白璧,父母遗体,重若黄金。故八德以耻终焉。

4.   女子之耻,莫大于失节,而取怜仰食,犹其次焉。故程子有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而不知耻,小之则冶容竞丽,大之则荡检踰闲。每因一念之差,卒致终身莫赎。不特羞污一己,玷累一生。抑且辱及舅姑,辱及父母,辱及夫家门户,辱及母家弟昆,甚至戚族含羞,子孙蒙垢。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故女子有耻,则于父母舅姑,即可为孝。于兄弟姊妹,即可为悌。于夫主即可为忠为信。而其待人也必以礼,其处事也必以义,其接物也必以廉。德必修,言必慎,容必正,功必勤,三从必正矣。故耻足以赅(gāi)女子之万行而无遗焉。

注释:

①冒贡非几:违法乱纪。语出《尚书》:“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德育故事

1.        ★【彭娥石鸡】彭娥拒辱。大呼触山。石壁为裂。既入不还。

晋彭氏女娥,宜阳①人。遭世乱,父母为贼所害。娥负器出汲,闻贼至,还与鬬(通“斗”)。贼缚娥,驱出溪,将污之。溪边有石壁,高数十丈。娥以首触壁,大呼曰皇天有神否,我岂肯受辱于贼奴耶。壁忽开数丈,娥趋入,贼蹑之,壁复合,皆磔死。娥遗器,化为石,形似鸡。后人因号曰石鸡山女娥潭。后有樵者,尝见娥在山洞间云。

彭娥知耻辱之所在。不惜以首触山石者再。呜呼。诚苦矣哉。余更惜夫眈眈逐逐者流。既杀其亲。又缚其身。将施以污辱。而未遂。反至己为石壁磔死无遗。噫、至诚所感。金石为开。吾于彭娥见之矣。

注释:

       宜阳:今属江西省宜春市,非今天的河南洛阳的宜阳县。

2.        ★【傅祝投汪】祝氏守节。受绐于翁。误跪羞木。投入汪中。

明傅四妻祝氏,早寡,舅姑逼嫁,不从。时县令张昺(bǐng)立二木于庭,曰寡妇有愿守或嫁者,跪木下受判。其木一书节,愿守者跪之。一书羞,愿嫁者跪之。舅知祝不识字,使跪羞木下,判出。舅谓曰张公判嫁矣。祝归,潜投其家汪中。舅怒,填土实汪。事久不泄,后亢旱,昺祷不应,得梦发汪,其尸如生。乃罪舅姑,自劾而得大雨。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昺之节羞二木,实欲使妇人知羞耳,初不料有狗彘不食之祝氏舅也。呜呼,妇人不识字,竟若是其苦乎。匹妇含冤,三年不雨,况含羞耶。愿为舅为妇为官者,其各慎之。

3.        ★【余闻断发】闻氏重耻。可以无生。其姑病目。舐之复明

元余新之妻闻氏,绍兴人,夫殁,闻氏尚幼,父母虑其不能守,欲更嫁之。闻氏泣曰:“一身二夫,烈妇所耻,女可无生,可无耻乎。且姑老子幼,女去,将谁依也。”即断发自誓。父母知其志笃,乃不忍强。姑久病失明,闻氏手涤溷(hùn)秽,时漱口上堂,舐其目,目为复明。

吕坤谓:“未有贞妻不为孝妇者,亦未有烈妇不为贞妻者。闻氏事姑,涤手漱口,上堂舐目,竟得复明。非至孝感通,孰谓舌能愈目哉。乃有欺其不见,而以螬(cáo)具食者。”

4.        【节姑赴火】梁有节姑。其室失火。兄子被焚。生存不可

周节姑,梁之妇人也。其室失火,兄子与己子俱在内。欲取兄子,辄得己子,独不得兄子。火盛,不能复入。妇将自赴火,其邻人止之。妇曰:“将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吾欲复投吾子,为失母之恩。吾势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

节姑本欲取兄之子,仓卒之间,误得己子。此邻人所以止之也。然得己之子,失兄之子,诚无可自明,节姑耻之,投火以死。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足以愧世之爱己子而不顾其侄者。

5.        【豫让行乞】豫让行乞。报主情深。漆身吞炭。以愧二心。

周晋 豫让欲为智伯报仇,漆身为厉①,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友曰以子之才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耶。让曰:“既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怀二心者。”襄子出,让行刺不克。请其衣,拔剑三跃击之。伏剑而死。

方正学②谓:“豫让于智伯请地无厌之日,不能谏主革非。至国破身亡之后,始为行刺报仇。非国士事也。然让固忠义之士。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腼然不知有羞恶之心者,实豫子之罪人也。”

注释:

     厉:恐怖的意思。

     方正学: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6.        【元定衾影】元定八岁。已能咏吟。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宋蔡元定生而颖悟①,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及长,登西山绝顶,忍饥咬荠以读书。闻朱熹名,往师之。熹叩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韩侂(tuō)胄设伪学之禁,被谪道州,贻书训其子渊、沈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懈其志”。卒赐谥文节。

文节公衾影无惭,盖由幼时得牧堂老人之庭训,且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谓为孔孟正脉,以授之耳。所著洪范解大衍详说、律吕新书、八阵图说,朱子为之序,皆行于世。学者称西山先生。

注释:

①《蔡牧堂公墓表》记载:(蔡发)“常设古今圣贤像,俾使詹氏(蔡元定母)日夕观之,以踵太任胎教之风。故季通(蔡元定字季通)生而聪睿超群,高出常儿。

7.        【许阮愧允】阮氏貌陋。有识有辞。重色轻德。许允愧之。

魏许允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阮氏遣婢觇(chān)之,云有客在,阮氏曰是必桓范,将劝使入也。已而允果入,须臾便起。阮氏留之,允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阮氏曰:“新妇所乏惟容耳①。士有百行,君有其几。”允曰皆备。阮氏曰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②,何谓皆备。允大惭,乃复留。久之,遂相亲重。

女子贵德不贵色,此无盐女所以见重于宣王,齐国且因之大安矣。然好色不好德者,比比皆是,闻阮氏言,能无惭乎。如不以为惭也,且不及一许允矣。而女之德,不及阮氏,惟色是冶者,尤可愧也。

注释:

       许允妇二事:

许允(?-254年)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司马师)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225~264年)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许允妇》)

       《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附:《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⑴,匪莪伊蒿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⑶。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⑷。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⑸,维罍之耻⑹。鲜民之生⑺,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⑻?无母何恃?出则衔恤⑼,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⑽。拊我畜我⑾,长我育我,顾我复我⑿,出入腹我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⒁!

南山烈烈⒂,飘风发发⒃。民莫不谷⒄,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⒅,飘风弗弗⒆。民莫不谷,我独不卒⒇!

词句注释:

⑴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⑵匪:同“非”。伊:是。

⑶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⑷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⑸瓶:汲水器具。罄(qìng):尽。

⑹罍(léi):盛水器具。

⑺鲜(xiǎn):指寡、孤。民:人。

⑻怙(hù):依靠。

⑼衔恤:含忧。

⑽鞠:养。

⑾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⑿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⒀腹:指怀抱。

⒁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⒂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⒃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⒄谷:善。

⒅律律:同“烈烈”。

⒆弗弗:同“发发”。

⒇卒:终,指养老送终。

【第一单元导学思考题】

1.        什么是国学?

2.   “夫妇一体”,怎么理解?

3.   为什么汉晋两朝孝子比较多?

4.   如何理解“道不出于中庸,在人子自尽则可。以之示训,则不可也。”

5.   孝女缇萦、诸娥的家庭遭遇有相似之处,而个人境遇大相径庭,你对西汉、明朝有什么看法?

6.        为什么称兄弟姐妹为“手足之情”?

7.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句话有什么道理?

8.        为什么正己才能化人?

9.        什么是忠?

10.    古人为什么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11.    严延年的母亲预料出严延年的死,依据是什么?

12.    东汉朝廷根据陆续母亲的一贯做法就释放陆续是否草率?

13.    华夏文明巅峰在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14.    信是不是专属朋友,对其他人可以不讲求信?

15.    女子旧三从,在现代社会是不是毫无意义?如何辩证看待旧三从?

16. 女子新三从的含义是什么?

17. 何为“女道正终,妇道正始”?

18. 女子过分热衷化妆品、衣服、首饰等,是否符合妇德要求?

19. 你觉得现代社会有没有学习《女四书》的必要?如何看待当代“女德班”?

20. 你觉得满清政府走向没落的原因有哪些?

21. 水浒英雄的义与传统八德的义,有何异同?

22. 廉的人喜欢攀缘吗?

23. 如何理解随缘、惜缘?

24. 如何让儿女的成就超过自己?读贵族学校,结识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

25. 有没有因回忆起自己做错事或说错话而面红耳赤或无地自容的经历?

26.    给自己的五伦之道打一下分数,满分80分,看看自己每一道行的如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仁、臣忠、朋实(友信),每一道能令对方佩服可得10分。

27.    根据传统八德的标准,给自己打打分,满分80分,看看八德做得怎样。

28.    认真思考一下,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只追求房子位子的俗人,还是胸怀家国天下的志士仁人,还是希贤希圣的正人君子?

29.    观察一下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对待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如何处理伯叔姑舅姨等亲戚关系的。思考一下如果换成自己将怎么做?

30.    二十五史关于神明感应的人物事例比比皆是,你对这些典故持什么态度:嗤之以鼻?怀疑?坚信?

31.    本单元的典故有没有触及你的良心、让你特别感动的?试着对人讲一讲。

本单元许多典故的发生背景与现代社会迥然不同,是不是可以放弃学习、继承,令其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