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别名: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 【主产地】 (1)北柴胡:河北、河南、东北、陕西 (2)南柴胡:江苏、安徽、东北 【性状要点】 (1)北柴胡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2)南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功效】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病证】 (1)感冒高热,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2)肝郁气结,胁肋作痛,月经不调,痛经 (3)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胃下垂等 【炮制作用】 (1)柴胡:升散作用较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2)醋柴胡: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 (3)鳖血柴胡:填阴滋血,抑制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可用于热入血室,骨蒸劳热 答案:C 解析:香附(药材)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