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初二,天上的龍王抬頭,人間的龍王在做什麼?

 双笔书画家 2019-05-27

中國農曆二月初二是一個內容豐富且異常重要的日子。

首先,民諺有云:“二月二,龍抬頭。”進入中國農曆二月,意味著春天正式回歸,萬物復蘇。神界主管雲雨的龍王飛向九天(潛龍飛天,故曰“龍抬頭”),開始行雲布雨,滋潤大地,利於耕種。所以這天又叫“春龍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這是中國鄉村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時,家家戶戶熱鬧非常,準備許許多多精美可口的祭品,以示敬龍祈雨,讓上天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其次,在中國南方,如客家地區,傳說這一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公公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以上兩者,無論主管風雨的龍王,還是作為土地神的土地公公,於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國而言,都至關重要。於是乎無論民間,還是宮廷,都極為重視,舉辦有各種祭祀與祈福儀式,並形成各種有趣的飲食習慣與風俗——

比如唐代,在這一天一定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宋代會舉行“嘗鮮”活動,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種植生菜等新鮮菜蔬,把它們的名稱寫在絲帛上,壓放在斛下,讓大家猜;在元代,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麵條,稱為“龍鬚麵”;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除了吃麵食外,還有引水入宅的活動。清人《宛署雜民》中記載:“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這種活動是在二月初二清晨,人們把草木灰、穀糠等自河邊、井邊一路撒來,直到家中的水缸邊,以求風調雨順。僅僅有降雨還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讓雨降在自家的田地裏,方才如願。

而人間的龍王——天子則會舉行隆重的耕耤儀式,(及皇后的親蠶儀式),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邦國之重務。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大家小戶使耕牛”,運糞備耕之際。於是即便天子之家,也是“皇娘送飯,禦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禮記·祭統》即載曰:“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在每年春耕之前,皇帝親自在耤田內進行親耕禮,親自扶犁耕田。此項制度早在西周時就已經確立,歷代相沿。其中,“耤”通“藉”,《史記》中又作“籍田”,《漢書》、《舊唐書》等作“藉田”,明清以後多寫作“耤田”。《說文解字》對“耤”字的解釋是:“帝籍千畝,古者使民如借,故謂之耤。”耤田在井田制度下又稱“公田”。《周禮》注曰:“古之王者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蓋其義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廟親致其孝也,二曰以訓於百姓在勤,勤則不匱也,三曰聞之子孫躬知稼穡之艱難無逸也。”

史料顯示,最早有確切紀年的皇帝耕耤禮是漢代,漢文帝即位之初,太中大夫賈誼上《積貯疏》,言積貯為“天下之大命”,“於是上感誼言,始開藉田,躬耕以勸百姓”,並於前元二年(前178)正月丁亥下詔曰:“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朕親率耕……”由於天子親耕的目的更在於其“勸農”的示範意義,所以扶犁親耕前還有一套禮儀,首先是祭先農。先農是古代傳說中最先教民耕種的農神,遠古稱帝社、王社,也叫神農,或謂後稷,漢代始稱先農。據《漢儀》記載:“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五經要議》也有“壇於田,以祀先農”的文字。

至於最早將親耕與祭先農同時作為“耕耤禮”記述的則是東漢衛宏撰《漢舊儀》:“春始東耕於藉田,官祀先農。先農即神農炎帝也。祠以一太牢,百官皆從,大賜三輔二百里孝悌、力田、三老帛。種百穀萬斛,為立藉田倉,置令、丞。穀皆以給祭天地、宗廟、髃神之祀,以為粢盛。”關於天子耤田禮的時間和程式,《後漢書》也有非常具體的描述:“正月始耕。晝漏上水初納,執事告祠先農,以享。耕時,有司請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諸侯、百官以次耕。力田種各耰訖,有司告事畢。”文獻記載,此後的唐宋明清歷代帝王都會選在農曆二月初舉行耕耤禮。

如北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1載:明道二年(1033)二月十一日,宋仁宗行籍田禮。準備妥當後,侍中將耒(犁上的木把)奉給仁宗,皇帝扶著犁尾走了幾步,禮儀官就宣佈禮成。誰知宋仁宗犁田的癮上來了:“我既然開犁,就沒必要遵循古制,願把這塊田犁完以勸導天下老百姓重視農耕。”在大臣再三勸奏下,宋仁宗堅持犁了一塊田的五分之一才上田埂。至明代,洪武二年(1369),即明太祖朱元璋登皇位第二年,即於南京建先農壇並行耕耤禮。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沿襲了祭祀先農和行耤田禮的做法,將皇帝親耕的地點改在了北京先農壇。

北京先農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山川壇”。嘉靖十年(1531年)於內壇牆南部建天神壇、地祗壇,形成先農壇現今的格局。明萬曆四年(1576年)改山川壇之名為先農壇,設置先農壇祠祭署,鑄先農壇祠祭署印。清代,先農壇之名沿用,並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在先農壇內,即有天子親耕的“一畝三分田”——長11丈,寬4丈,分為12畦。中間為皇帝親耕之位,三公九卿從耕,位於兩側。依照古制,皇帝親耕時要右手扶

犁,左手執鞭。

清代自順治十一年(1654)定,每年於仲春亥日皇帝行耕耤禮。先期由戶部、禮部及順天府尹進耒耜及穜稑種子。屆日,皇帝詣耕耤所,親祭獻於農壇, 奠帛、進爵、行初獻禮。儀畢,皇帝詣耤田,南向立,從者均各就本位,由戶部尚書執耒耜,順天府尹執鞭,跪進皇帝,皇帝掌耒三推,順天府丞奉青箱,戶部侍郎播種,耆老們隨之覆土。耕畢,耒耜及鞭仍交戶部尚書及順天府尹。皇帝至觀耕臺南向坐,王以下按班序立。繼之,由王等耕,王五推,九卿九推, 府尹官屬執青箱播種,耆老們隨之覆土。禮畢,皇帝至齋宮,府尹、耆老們行禮。農夫三十人執農具隨行。農夫將餘剩未耕之田全部耕種後,鴻臚寺卿贊禮成,百官行禮慶賀,隨賜王公耆老等宴,賞賜農夫布匹。皇帝方可還宮。

根據天子親耕、皇后親蠶故事,早在南宋紹興年間畫家樓儔即作有《耕織圖》(包括耕圖21幅、織圖24幅,原圖無存,現流行有後代各種摹本),得到了歷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許。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見到《耕織圖詩》後,感慨於織女之寒、農夫之苦,傳命內廷供奉焦秉貞在樓繪基礎上,重新繪製,計有耕圖和織圖各23幅。焦版《耕織圖》令康熙皇帝龍顏大悅,親自為每幅制詩一章,在序首鈐蓋了“佩文齋”朱印,在序後鈐蓋了“康熙宸翰”陽文朱方大印和陰文“稽古右文之章”朱方大印,再命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鳳鐫版印製,頒賜臣工。原幅即為本篇配圖,每頁34.7×27.7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鎮館之寶,從未公開。

有人將它與《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相媲美,說是一部有韻的農書,“中國最早完整記錄男耕女織的畫卷”、“世界首部農業科普畫冊”。

以上23幅為《耕圖》,以下23幅為《織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