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黑大白书写天地之真精神丨墨许山河•曾来德书画艺术展在河南美术馆盛大开幕

 李忠信htp6t3eq 2019-05-27

【墨许山河】

曾来德书画艺术展在河南美术馆盛大开幕

      5月23日下午,由河南省文联、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主办的【墨许山河——曾来德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仪式现场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有:

中宣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     官景辉

河南省政协原主席,中华豫剧促进会长  王全书

河南省人大原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春良

河南省人大副主任                          王保存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张震宇

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                       张程锋

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邓永俭

河南省高级法原院长                       李道民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厅级巡视员       李  霞女士

郑州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               高建慧女士

郑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               王林贺

郑州市人大原主任                          白红战

解放军总医院三亚分院原政委             姚春雨

出席开幕仪式的文艺界领导和嘉宾有: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宋华平先生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   李树建先生

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马国强先生

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杨  杰女士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江洲先生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王  平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刘  杰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周俊杰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国华影视基地总裁   刘国华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名誉馆长   陈风新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   李晓军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胡秋萍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导报》社社长、总编辑   王荣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王厚祥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主任   魏广君

河南省书画院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  明

河南省书法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  强

河南省美术馆书记   高  岭

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   于会见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李  强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周  斌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伟群

郑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   钟海涛

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乔延坤

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孙辉、丁林、王维、吴福林、张利安等

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致辞

     曾来德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书法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洲致辞

     曾来德是一位当代杰出的书法家、画家,他从传统中汲取菁华,变通前人语言,书画并参,以书法入画,又以画意入书,自出机杼,在大黑大白的起伏中创造了宏阔新异的境界,书写出天地之真精神。其作品在形式上,“不依成法”而与古人“朱蓝共妍”。在风格上,“自我作古”而与前贤“了不相似”。这与他在大西北生活二十余年,感受过大漠落日、黄河狂涛分不开。

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致辞

     展览展出了曾来德先生古诗词系列,抄楷写经系列,西域诗抄系列,书法论稿笔记系列,现在书法,榜书大字、对联及水墨写意等书画作品。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作品冲击力十足,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既有“壮汉”的柔情,也有“侠士”的风骨。如出岫的行云,亦如顺势而下的流水,毫无娇饰之态,皆是真情的自然抒泄。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致辞

     他大胆地消解汉字的固定结构,突破传统,创造出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古人以“师造化、得心源”,艺术创作讲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中国书画之根本亦即在于求道和悟道的过程。曾来德以其朴茂的笔墨、无限的意趣,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古人所谓“脱化之境”,本质同一。

曾来德先生致答谢词

     艺术的最终意义,对艺术家而言乃艺术形式与生命的完美结合。对社会而言,它是人类精神的历史痕迹与记录。对读者而言,它是愉悦的审美形式。所以孔子说:“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艺术因此而具备了深远的社会历史价值,和生命精神形式的双重意义。在自觉不自觉之中,艺术家忠实地履行着这种背负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责任,苦心探道、孜孜前行。作品,即是艺术家苦心孤诣的自然流露。而一当其作品与生命合一,则豁然开朗、随心所欲,创造出各种不同面目的作品而无有障碍。这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一种“神与物游”,道通广宇和天下的大境界。其作品因此而游刃有余,汩汩留出。当曾来德的作品以一种全然的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无论书法、绘画抑或优游于字、画之间的抽象水墨艺术,仿佛浑然一体,而并无书还是画这一形式上的分别,而只有艺术的震撼与感染!也因此,曾来德先生的艺术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争议到慢慢的接受、追摹,直到学术上的全面肯定与推崇。同样地,无论是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还是在北欧四国、韩国议会宫,曾来德独创的“墨乐”,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曾来德的作品展,也因此具备了世界性的意义,以及示范和典范的价值。

曾来德先生向河南省美术馆捐赠现代书法“墨”和飞白书两件书法作品,河南省美术馆书记高岭先生接受捐赠。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厅级巡视员李霞女士向曾来德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遍九州”,“我书臆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曾来德的艺术世界,是属于他个人的。同时,也是属于整个社会与人类精神世界的。

中宣部原秘书长

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后举办了座谈会,嘉宾们从人品、书品、画品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曾来德艺术人生。

座谈会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嘉宾影像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们合影

参观展览


曾来德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作品欣赏


序 言

    不存在没有源头的艺术,所以传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而且,恐怕永远 是难题。但是,传统是什么,这是又一个难题,传统可能是谬误的知识,或者存在有关传统的谬误知识,还有谬误的传统所产生的知识——这并非玄奥。书法若不面临着诸如此类的许多混乱,那么它肯定寿终正寝了。我的全部惊惧与狂喜正在于此:当漫长时光中的伟大书写者在他们的极致时刻凝聚了书法精神的惊人成就时,其实已经留下了书法存在的更大空白和幻象。书法被一种人为的、不可理喻的『书法历史』淹没了,人们只要意识到书法,便是意识到那些已有的作为经验和范式的书法,而不是尚未有过的、有待创造的书法。古代和现代的书法家们至始至终面对的,竟然是一个既定事实,一个早就死去了的东西。这样说,丝毫不存在对已跻身于永恒中的传统本身的诋毁,而是说,在今天如果真正有勇气面对书法,那就必须在对待传统的态度方面理直气壮:这样那样的传统都留下了其突异的奇境与影响,也留下了巨大的障碍。不同时期的时尚、异端邪说,乃至书法家们的骄嗔、任性和狂妄,都汇聚到了书法当中,就连时间也成为书法艺术高度的一部分了——书法考古与其自身的纯粹性被混为一谈,而书写必须在此超越性的基础上开始。

曾来德 记


巨幅大字

局部大图

论   墨

文/曾来德

中国艺术乃“墨”的艺术。

没有什么比“墨”能够更纯粹地表达中国。

西画以色为主,中国画以笔墨为主,一念之差天壤地别。同为黑色,西画视其为局部色,中国画视其为本色。

墨为阳性,浸润不定,纸为阴性,伸缩无度,同为变数,合二为一,阴阳之道,太极之学矣。毛笔变数居中,柔软而奇怪生焉,笔以墨入纸,三者结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汉民族对于黑色充满敬畏,这种敬畏中包含着对永恒性的思索和向往,也包含着对这一色相自身在斑斓大千世界之中那潜寄、情绪、稳重、大度的嘉许。

中国原始绘画,一方面以色为本,它被用于记录、教化或者劝戒之类,辅助人生,图示人类活动。另一方面渐次向着寄寓画家心境、情绪、诗思的功能,即精神表现之境界进化发展。它自色彩中脱离出来,转向黑白两极,以点线具象、具形、达意。书法、文人画由是而来。

黑色高深莫测,高深莫测为玄,玄者,幽昧深远。

苏辙说:“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范应元说:“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

沈一贯说:“凡物远不可见者的,其色黝然,玄也。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称之可指,深矣、远矣,不可极矣,入名之曰玄。”

……

总之,黑色所独具的幽昧、绵邈、深远,正好可以用来指称“非意象形称之可指”的“不可分别的”的“道”。简言之,黑色所独具的抽象性和超越性在中国哲学开端的时候就被哲人们体悟到了。

王维果断地宣称:“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张彦远则更为理性:“夫阴阳陶薰,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功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墨即墨,只有它才能追光摄影,钩深致远——这是中国水墨画的哲理基础。水墨画越来越有意地朝着玄理化和禅宗意味的方向发展,其笔墨语言的内涵也越来越切近中国哲学。

独特的书法用笔跟实际物象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艺术家却可以通过书法的文字和意象去反映自然、人生和历史,同时依靠这种笔墨,解决艺术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当书法的发达渗透到绘画中时,促成中国大写意艺术的诞生。

因为笔法的妙处正在于:以有限引发无限,将空间时间化、三维二维化,让视觉心灵化……在这里,一切属于绘画的东西都因书法的加入而迅速地走向了表现。所以,宗白华先生曾精辟地分析说:在中国绘画上,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一定是在书法上的获得,就如同八卦是以最为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象的变化节奏一样。

中国书法的发达及其理念,使中国画离开逼真再现也离开了色彩。借助书法,中国画家虽然不曾努力发展透视以及光彩、解剖等等的科学方法,却可以忠实地再现他们心中的印象,以及内在的力量与热情。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绘画几乎摆脱了色彩有斑驳世界,以一线墨痕,轻装简从,在白色的纸面或绢帛上表现心灵与精神的无限奥妙,幽深、简淡、玄远……进而,中国画家对笔法的引入,抹去物质世界,造就了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的特殊转变。对于他们来说,绘画已经是艺术家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毋须求助于外部世界物像,凭笔墨之图式即可进行交流。

中国文化所独具的美丽精神,正是在墨的纷繁内涵中展现的。

20世纪以降,由于社会政经及文化结构的剧变,特别是异质文化的大举渗透,吾人多无视这玄之又玄、妙而又妙的世界,更不乏鄙弃背离者,行其“现代”、“后现代”之道。中国艺术固然因“他者”的进入而丰富多彩起来,民族本色却渐渐地失落。如果说,传统艺术的特质体现为墨的本色、笔的精神,那么,新的艺术正明显地让我毋看到这一特质的迅速消亡与流失。

墨的流失如同水土流失。

当一个民族遗忘或背弃了她的天才们的永存的目标时,那些煞费苦心的现代发明,虽然也能发掘出各式各样情感表现的空间,却罕有人能将这种情感的表现引导到一个有价值的终点,这就是现代作品往往耽于欲望化表达,而不能赋予形式以“无忧无虑”的永久性的原因。

从这一起点反思,我们方可认定,墨的艺术对我们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墨是中国艺术有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根本所在。

墨的艺术本身有赖于一个完全自足的墨的世界。

水大于墨是水,水墨并重是水墨,墨大于水是墨。

所谓墨分五色,这是“事物的旋律的秘密”和“表现方法的秘密”(泰戈尔语),是独属于中国的天赋。藉此呼唤中国墨精神的复归!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李晓军主持

发言嘉宾 (按发言顺序)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俊杰

河南省书法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  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导报》社社长、总编辑王荣生

书法家一了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胡秋萍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厚祥

日中友好文化使者 刘元红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主任魏广君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 强

甘肃张掖来德书院院长

书画家唐书安

书画家黄胜凡

书画家魏辉

书画家郭保中

书法家怀明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洲

曾来德先生最后发言


曾来德

1956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1973年入伍, 2004年转业至文旅部中国国家画院。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会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书法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系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

【高清作品

古语兹怀联/136cm×34cm×2/2018年

临江仙 · 香荷/69cm×46cm/2017年

观书有感/136cm×68cm/2017年

泰山诗/46cm×69cm/2016年

小楷写经一/45cmx30cm/2018年

梦/68×68cm/2005年

游/136cm×68cm/2018年

深山雾何处种/90cm×50cm/2003年

山水四季图/68cm×32cm/2017年

冬至寒林图/136cm×68cm/200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