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方药遭微商加价兜售,“明星小药”飙升5倍价

 医馆家 2019-05-27

首都儿科研究所“肤乐霜”、北医三院“创伤乳膏”、协和“硅霜”…….

这些都是北京一些医院的内部制剂,别看包装简单,价格便宜,疗效却很好,被称为“明星小药”。特别是对于某些病症堪称“神药”,很多患者甚至不远千里来到医院求购,供不应求。

一些商贩看到其中商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大量发布广告、销售“明星小药”,花式营销。

朋友圈售卖价格翻好几倍

商贩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出到医院开药的视频和药品的处方和日期,还会详细“推介”每一种药品的疗效、适应症,并配上人们关注的各种用药问题,还显得非常“专业”。

这些原本在医院里价格并不贵的药,转手立刻身价倍增。拿“当红创伤乳膏”来说,在医院每支售价为9.97元,网上则卖50元的高价,价格直接翻了5倍。尽管高价,还有很多人买单,主要是不愿到医院挂号排队,凭经验用药的患者和外地患者。

按照法律规定,医院药剂是不允许其他主体销售的,通常仅限于生产制剂的医院开出和使用,因此社会上出现的网购都属于违规行为。

而且,这些网上售卖的药品,由于在网上交易,销售信息不透明,药品真伪无法验证,而且药品的保存环境也不能保证,不当的储存方式会影响药性,还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健康隐患。

公安部门重拳出击网售医院制剂

针对这一违法行为,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市卫健委、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等,共捣毁非法经营药品窝点12个,起获涉及20余家医院,上百种医疗机构制剂3600余盒,以及医院就诊卡300余张。

据犯罪嫌疑人孙某供述,他于2015年开始代购“明星小药”,为了能够频繁开药,除使用亲戚、朋友的“京医通”就诊卡挂号、开药外,还从他人手中收购就诊卡。

在非法销售“明星小药”过程中,其妻刘某燕也参与其中,通过网络社交、电商平台销售“明星小药”,单价40多元的药品,在网上标价200多元。

处方药品必须到医院由医生诊治后开具处方拿药

制剂是医院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临床优势和特点为了满足市场不足,适用于本院,由北京市药监局审定的一种产品,因此管理等同于处方药,必须在本院使用。

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者变相销售,不能在购物网站、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市场上等医疗机构外售卖。医院是唯一购买渠道,患者需要在医院挂号,经医生诊断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后在医院药房购买。

中药制剂注册管理已由审批改为备案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共有医院制剂批准文号3402个,涉及医疗机构160余家,其中中药制剂批准文号1500余个。为满足患者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需求,促进中医药有序发展,医疗机构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已由审批改为备案,流程大幅简化。

医疗机构制剂审批流程类似新药上市流程,需要进行药学、药理毒理等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而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具有经临床长期反复实践、配制简便等特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有关规定,由许可审批变为备案登记仅需提交备案资料。

北京市药监局出台《北京市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备案流程、资料要求、管理机制及监管要求等,并开发全程电子化备案信息平台。传统中药医疗机构制剂由之前的“审批”改为“备案”,备案全程电子化,流程将大幅简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