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村桥

 苏迷 2019-05-27

  梅村桥在人民路的平门外,跨外城河。建造时名“润生桥”,系由“颜料大王”贝润生个人捐资所建,建成后,为纪念其父贝嘉楙(字梅邨),改称“梅村桥”。

  贝润生在建桥前,先将平门内大校场旧址的大部分基地收购,建造房屋百余幢,贱价出租。虽单独捐巨资建桥,但地价随市场商业的发展而升高,藉此羡余,可以回报建筑工程之用,当时建桥估价是3.5万元。1926年4月7日施工,直到1927年冬建成,耗资共计5万元。

  1928年2月6日,正值元宵节,下午二时,举行了万人参加的“苏州市平门及平门路并接收梅村桥落成典礼”。自报恩寺山门旁的平门路口至梅村桥,共搭电灯牌楼四座,前三座的横额分别为:“为民之牧、民生有路、自治起点”,第四座搭在梅村桥之正中,为“锡类推仁”。平门路上的电线杆上,则是“预祝城北商业发达、革新苏州市政”等彩纸标语。典礼上,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代表贝润生出席并致词,来宾有时任农工厅厅长的何玉书等要员,还有士绅张仲仁、张一鹏、许博明、吴子深等。下午六时,在演武厅前校场燃放焰火,共庆元宵佳节。

  贝 仁 元(1862-1935),字润生。清光绪二年(1876),贝润生到上海瑞康颜料行学徒,后任瑞康颜料行经理,37岁纳粟为道员。民国时先后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全国商联会副会长、洋货公会总董及平江公所总董、苏州旅沪同乡会会长等。1927年,辞去瑞康职务,任谦和靛青行总经理,并投资滋康瑞记、瑞昶盛记、宝丰安记钱庄,任崇信纺织公司董事。1917年,贝润生买下了清末上海提督李平书的狮子林,增建住宅、祠堂、义庄等。

  梅村桥为3孔钢筋水泥结构,桥面由石块砌成,宽10.2米,长23.5米。1949年后,梅村桥被拆除,在东首另建新桥并改称平门桥。1985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拓宽到24.64米。2006年,再次被拆除重建,拓宽到39米,桥身形式变为廊桥,人民路也借助新平门桥向北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