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格格杜天娥,三问四用五识|基层民政工作'勾股定理' 基层民政工作者怎样开展工作 一、借鉴学习,激发潜能——树立正确合适的价值观 “三问四用五识|基层民政工作'勾股定理'”,这个由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胜利一路社区的'民政专干'杜天娥格格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勾股定理’,涵盖了基层民政工作如何做,怎么做。。。是值得相关从业者借鉴学习的。 在‘三问四用五识’中,礼格格杜天娥有提到: 问需问计问效三问于民、用情用心用智用力四用于民、五心强化意识五识于心。这就要领会怎样提高洞察民意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总结规律的能力;怎样言为心声的感知民意、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敢于创新的寻求方法、倾力奉献的作好示范;怎样用心感悟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履行解决民生的职责、遵循求真务实的要求、强化依法施策的标准、勇于创新改革的担当。。。 与此同时,依据NLP的理解层次理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规条、身份、精神(系统)】,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顶层设计,从精神层开始往下规划,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以配套对应的BVR,再构建自己的能力圈,做出相应的计划与行动。 事实证明,从精神层次和身份层次树立的正确合适价值观,发展出来的人生规划,更具有挑战性,能让人身心统一,激发出更强大的潜能,使生命更幸福也更有价值。 ![]() 礼格格杜天娥,三问四用五识|基层民政工作'勾股定理' 二、投入自己,创新服务——将自己交给民政社工行业 首先得‘沉’下去: 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得‘沉’下去。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乃至最终取得成就,无不是从最基层做起,付出辛劳、经受磨砺的结果。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根基扎得最牢,奋斗滋味体味最深,后发之力也来得最实。高起点并不意味着高职位、高薪水;高起点首先是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是学有所成的过硬的专业技能。没有这些,想不费辛劳就获得成功,甚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基层工作虽然相对烦琐,但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尤其是基层民政工作,帮到他人之外还可以发展自我,是从业者建功立业的舞台,更是年轻人初创者增阅历、长才干的沃土。 然后再‘服’上来: 杜天娥格格在“三问四用五识|基层民政工作'勾股定理'”中对创新服务有提出:革新理念,重在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更新;改进创新,贵在作风上的改进,工作上的创新。 事实上,民政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改革创新的结果。当前,强化民政工作在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等方面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时,在民政工作中还有一些热点问题急需解决,一些难点问题亟待突破。 比如, 如何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创新社区治理等。 如何织好“底线民生保障网”,针对养老、助残、济困、救孤等建立了多元化【三社联动】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慈善品牌、公益事业发展水平等 如何就推进了大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和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化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公益创投保障民生服务项目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国家政策层面要‘放管服’,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资助、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通过严格依法管理和积极培育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更重要的是基层民政工作者自身必须进一步革新理念,持续改进创新,只有国家政策层面的钢筋骨架和基层工作者创新实践的沙石水泥一道,才能找到破解之策,才能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有章可循的常规和非常规工作都是穿鞋上路,而干事创业,更需要担当,需要有所为。‘穿鞋’上路谁都能走,‘光脚’下河,却要看勇气和智慧。
![]() 礼格格杜天娥,三问四用五识|基层民政工作'勾股定理' 三、勇于发声,强化宣传——民政从业者也得王婆卖瓜 当前,社区民政工作的认同度与知晓度还比较低,不少人对社区民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基本了解,成为制约社区民政工作发展的重要障碍,迫切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加大社区民政工作宣传普及力度,进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努力提升社区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搞好社区民政工作宣传,是民政工作走向基层、贴近大众、深入百姓的重要途径,是社区民政工作获得社会认同、提升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参与的必要条件,在营造社区工作氛围、建构社区工作文化、推进社区工作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区民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社区民政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好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如何搞好民政社区工作宣传呢? 1、丰富宣传内容 要围绕实际工作,着力在养老、助残、济困、救孤、流动人口等服务领域,塑造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心得体会、经验做法和方法技巧,对社会工作领域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优秀机构进行重点报道,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宣传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彰显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加强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引导和调动更多有志之士参加社会工作。 开展知识竞赛和读书竞赛活动等形式,将社区社会工作的理念、政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融入到社会服务中。要通过开展服务项目与案例评选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民政工作发展。 要通过专业服务进行宣传,把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转变成传播社区社会工作、扩大社区社会工作影响的过程,用优质的专业服务成效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达到宣传推广的效果,从而传播社会工作的正能量。 要通过举办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工作论坛、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大众讲坛等方式,增进广大党政干部、社会服务人员与普通百姓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与接纳。 2、创新宣传形式 除了要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宜传主体作用外,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大网络新媒体时代,社区民政工作者要学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用好用活网站、微博、微信QQ群、微电影、手机短信等自媒体新兴媒体技术,借助各大媒体开发的客户端推送社区民政工作信息,积极开展社区民政工作宣传。不仅仅让直接接触服务的人知道还要让更多间接可能会知道的人知晓社区民政工作的服务,逐步的让社会知晓、认同,努力扩大社区民政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规模。 3、强化宣传保障 壮大宣传队伍、加大宣传投入、完善宣传平台,健全新闻采集机制、实时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及时的公众反馈机制,切实增强民政社区工作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有适应社区民政工作分布广泛、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建立从上到下,由点到面的有机结合、不同宣传媒介整合应用的民政社区工作宣传体系,并对基层社区民政工作职业认同感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为社区民政工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