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办公难集中?这个方法让你摆脱信息过载

 alayavijnana 2019-05-28

工作以来,给我的感触,工作沟通占工作的绝大部分,而且我们大都处在一个团队中,上游下游传递、沟通文件、沟通项目,很容易变成出问题的地方。
团队的人数多则很多,少则 3、4 个人,大的团队可以采用第三方服务,那么小团队可能就直接用微信做事了,这里就《Trello》 这个工具,分享使用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协同项目管理方式,建立团队工作流。
懒人目录
  • 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

  • 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 建立视觉化工作流

  • 解决了沟通时效性的问题

  • 解决文字碎片化的问题

  • 解决工作群聊与分工的问题

  • 解决项目管理的问题

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小型的团队,沟通工作基本就是通过《微信》,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工作沟通。这里我可以提一个问题:《微信》是什么?
1. 《微信》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是非常有时效性的,是纯粹的时间线信息,比如此刻在说项目 A ,下一刻可能就在说项目 B ,跟踪项目非常的低效,因为还要再翻找记录;
2. 其次《微信》是一个聊天软件,发送的文字非常碎片化,可能前后都没有逻辑性,也没有思考,这样对于工作交接,很容易出现问题,基本上都是碎片式的讨论,就连打字也是一小段一小段;
3. 通常我们在《微信》中建立工作群聊,里面都是团队成员。首先讨论问题的话,一堆人简直乱了套,可能还会建立各种排列组合的群。其次安排某个人工作,大家的微信都会通知到,也会打扰其他人的工作;又不能「免消息打扰」,因为会错过工作信息。
我们先保留着三个主要的沟通问题,先进行下一个阶段。
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他要分配工作,一步步跟进,然后审核,直到最后完成,当然完成以后还要保留记录,方便统计与总结
从执行者的角度来看,被指派任务,完成了第一阶段后,可能要传递给下一个人,并且需要文件的对接等等,直到这个项目让管理者审核后通过,这项工作才算完成
从一项工作的角度来看,从指派任务、对接、反馈、等待答复、审核、改进,最后到完成任务,可能经过不同的阶段,最后才能算完成工作。
建立视觉化工作流
鉴于上述对「工作」的分析,通过《Trello》完成「降维」的视觉化工作流。以聊天为例,将聊天细化分为:待看资源—今日话题—没聊完—已聊完—已看资源。并将这一个流程中的每个阶段形成一个列表。
工作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自定义,比如市场部常以「待办」、「进行中」、「准备发布」和「已上线」来描述中项目的工作流;编辑部常以「选题」、「通过的选题」、「正在写」、「已写完」、「发布」来描述工作流。
然后可以在每个列表下建立新的事件「卡片」,并可以把这些事件根据进度进行流转,比如:今天的这个话题,进行到了一半,那么就可以拖动到「没聊完」列表;而已经聊完,并不再谈起的「卡片」,就可以拖动到「已聊完」列表。这样就形成了项目的流转。
列表-卡片-清单的逻辑与卡片流转概念如图:
解决了沟通时效性的问题
因为在《Trello》中,同一个话题和工作,实体化为一个「卡片」,而相关项目沟通就保留在这个「卡片」中。而这样专注一个问题的讨论,使得讨论逻辑更清晰。
不会像《微信》那样,记录会随着聊天而被刷走。「卡片」不受时间的限制,可能过了一段时间有新的话题想法再次加入讨论中。
相关的附件、图片、文件也会依附于「卡片」,查找、分享、交接更方便,不像微信,有些文件还会过期。
解决文字碎片化的问题
在「卡片」讨论,存在仪式感对心理的影响,在这里情景会默认带给你工作的状态,就像「戴雨森先生对读书法的观点」一样,将状态调整为工作,自然就有沉淀与思考
微信出现前,我们使用短信进行交流。那时候,短信还限制字数,为了更少的花费说清楚事情,一个短信中,包含着经过逻辑思考后的内容。
而《微信》出现后,因为没有花费影响,以及通信能够及时反馈,我们的话语更加琐碎与分散,基本上都是碎片式的讨论,就连打字也是一小段一小段。而在《Trello》的单个「卡片」下进行讨论,就会联想到短信,会下意识的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敲打出来的内容也更加完整。
《Trello》支持 Markdown 语法,能够快速的加粗、编序号、加标题等,让语言更有逻辑性。
解决工作群聊与分工的问题
一般一个工作分配给的人数最好是3-5个人,2个人会无法决定判断,5个人以上就会有人摸鱼。支持多人同时协助,实时更新,互相不干扰,保证各个项目的正常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