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事进行时】草地贪夜蛾确认入侵我省,全力防控刻不容缓

 昵称37581541 2019-05-28

本文字数:1363字

阅读时间:5分钟

苏南地区发现虫源

5月14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草地贪夜蛾逼近江苏的预警信息。5月23-24日植保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排查时,在临近皖浙的宜兴、溧阳玉米田中发现疑似草地贪夜蛾幼虫,后经农业农村部专家鉴定,确认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我省。26日上午,金坛区发现疑似害虫(正在确认中)。从田间为害情况来看,玉米田块被害株率20%-30%,部分为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50%以上。

全力做好监测与防控

我省农业生态和种植布局适宜草地贪夜蛾栖息和定殖,是北迁南回的过渡地带。随着西南季风增强,本地虫源和外地虫源叠加,下一阶段迁飞扩散至我省玉米主产区的风险加大。草地贪夜蛾是外来新发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下一步要重点从三个方面予以防控:

1、认真排查。当前,我省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县(市、区)均为非玉米主产区,且种植面积小而散,容易遗漏。各地要进一步组织专门力量,发动群众,分区包片,对辖区内的玉米等作物逐块排查,确保不漏一块玉米地。鉴于草地贪夜蛾的杂食性和危害的高风险性,在做好玉米等作物排查的同时,要加大对水稻、蔬菜等其他作物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草地贪夜蛾对其他作物的危害风险。

2、早预警早处置。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初期和零星发生时早预警、早处置,在低龄幼虫发生时科学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其扩散危害,最大限度降低虫源基数。省植保植检站和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专家建议:

(1)直观初判:草地贪夜蛾幼虫食量大,低龄幼虫初期为害可造成玉米叶片出现“白斑”,即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的半透明“窗孔”(图1),高龄幼虫为害则造成叶片大范围孔洞、缺刻(图2)。

图1 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为害状

图2 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为害状

(2)对为害状玉米剥查识别:发现玉米叶有为害状后,立即对被害植株进行调查。白天调查时,低龄幼虫在玉米植株上分布相对较广,离心叶远和近的区域都有幼虫存在,而高龄幼虫集中于玉米植株近基部,掰开叶片可见大量虫粪,进一步查找,可看到害虫(图3)。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识别要点是头部“Y”形纹和腹部末端呈正方排列的4个黑斑这两个主要特征(图4)。

图3 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取食玉米雄穗

图4  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取食玉米心叶

(3)对幼虫进行应急化学防控。一旦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可咨询当地植保部门,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化学防控。要注意用足药液量,并尽可能在低龄幼虫期施药。

3、加强虫情监测和报告。对新发生草地贪夜蛾虫情,要在第一时间报告,防止漏查漏报贻误防治时机;对疑似害虫与危害症状要在第一时间组织鉴别诊断,一经确认,及时采取应急防控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