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知己功之“散”

 CeizhuPan 2019-05-28

让传统武术文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后援之力

“散”和松是连在一起的,“散”是进一步的松,是有目的的松。

从上向下松,由头到脚。再从下向上松,松到腰胯,然后向四周圆“散”,如用石子投入水中,水纹圆圈向外扩“散”,由小圈到大圈,无边无沿。

“散”要有个主轴,轴即我的“中”。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下垂,身体竖直形成一条直线,由此向四周舒“散”。不要强调竖顶,否则“散”不出去。

“散”不只是“散”成肩圈、腰圈、胯圈三个平圈,更要立体地“散”,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散”,“散”成一个大气球。气球由小到大。

内气舒“散”圆,不是骨肉撑圆。

意气“散”圆,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要圆。

盘架子要保持内气的圆,不要扁。

舒“散”要从中心“散”。初练时,从胸出平圆。

练松、“散”、圆,没有方向。到技击用的时候,意念指方向,才能有。

“散”是意气舒“散”,不是骨骼、肌肉的撑、胀。身体各部位都不动,只是动意念。撑、胀出的圈有边,可以触摸着;意气舒散出的圆,无边,摸不着。

“散”不能带力,有力则滞。

意念舒“散”是从中心向四周空处“散”,不是各四肢散,否则就滞了。

“散”要精神放松,轻轻松松地“散”,意念太重则滞,“散”不出去。

“散”时要呼气,不能憋气。

“散”,意气松圆了,就能养生;就能“有”(内功)。

不会“散”,意气憋,要出毛病。

“散”不能弱,关键在于精神,神不能涣“散”。

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不懈努力;为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干实事!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 “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健康者行列!

“身心舒适为万法宗!”


弘扬传统武术文化,让原汁原味(老六路)为更多人的生活与工作提供后援之力!

湖南省杨氏太极拳(老六路)研修院

网址: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