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赴港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也有理赔、外汇管制等问题。 而两地保险业务人员的“互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那大陆保险、香港保险到底谁强谁弱? 今天小希给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热销内陆的港险类型 2.香港保险&内陆保险的不同 3.辩证看待两地保险的优劣 01 — 热销的港险种类 从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19年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全年内陆访客新单保费为476亿港元,其中终身寿险保费占比为57.6%,重疾险占比为13.6%,万用寿险占12.7%。 如以保单数量作为统计口径,重疾险占62.1%,数量最多,第二的是终身寿险,占29.5%。 从上可以得出:
02 — 香港&内陆的不同
![]() 重点来看货币、重疾定义、重疾分红、储蓄险收益这几点: ① 货币
货币的不同,需关注: 外汇管制:购过外汇的可能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实行对个人结购汇年度总额管理,每年总额为每人50000美元。 2017年初开始,网银或银行柜台换汇,都必须填写一份《购汇申请书》,其中明确提示:境内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汇率风险:持有港币或者美元保单,需关注汇率,因为人民币兑港币或者美元的汇率是波动的,如果人民币未来升值,那持有外币保单无疑是吃亏的;但如果美元未来升值,那持有外币保单则可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② 重疾定义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方便消费者比较和选择重疾险,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议联合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统一规定了25种重疾的定义。 内陆所有保险公司凡是涉及这25种疾病的,一律使用规定定义。 而香港重疾险的重疾定义,保险公司可自行拟定。 来看下两地癌症、中风、瘫痪的定义差异:
③ 重疾分红
④ 储蓄险收益
03 — 两地保险的优劣对比 最后还想说几点: 1、两地保险各有优劣,如内陆重疾险优势有:甲状腺癌可作为重疾保额赔付、理赔更近更便捷、有性价比更高的消费型重疾险、附加豁免等责任也全面。 香港重疾优势有:中风、瘫痪定义更宽松、保额增长抵御通胀、海外就医、美元保单、癌症、心脏病、中风多次赔付等。 内陆储蓄险优势有:保底收益高、部分万能账户可以追加、大额年金险还能附加养老社区服务。 香港储蓄险优势有:预期收益高、美元保单便于海外就医留学、部分有隔代传承功能、可转换被保险人。 2、如确实有港险的需求(海外就医、留学、资产配置等),需注意亲自到香港购买保单才有效,同时也要注意汇率风险及保单仅适用香港地区法律,不适用内陆法律。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 公众号:香港保单服务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