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食用油等于“杀人油”,快看看你家里有没有

 明日夏明日 2019-05-28

(文中事件为真实事件,部分人物为化名。)

提起这事,陈女士特别懊悔。

陈女士和丈夫带着女儿在湖北十堰城中村租房居住。出租屋里有房东留下的半壶食用油,租房的时候,房东说油存放时间长,就不要它了。陈女士平时很节俭,这油也没舍得丢,就一直放在家中。

吃了过期油,母女频繁呕吐

一天中午,家中油用完了,陈女士没来得及去超市买,想起了房东留下的这半壶油,就用它炒菜、下面条。

下午六点,一家三口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心悸、呕吐等食物中毒现象。其中她和10岁的女儿情况严重。

晚上11点,一家人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相互搀扶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经过紧急的洗胃、护胃、护肝、补液等治疗,次日情况有所好转。

谁能想到,再普通不过的食用油,摇身一变就成了危及生命的杀人油!

 久置食用油=“杀人油”?

天津卫视一档节目曾做过一组实验,把“神秘油”与开封一年的食用油做对比。

用试纸蘸取少量“神秘油”,静置一分半钟后,再与开封一年的食用油试纸对比。

发现:两张试纸的颜色已经不分伯仲,都呈现出深深的墨绿色!

试纸上颜色越深,意味着其过氧化值就越高;而过氧化值越高,食用油变坏的速度也就越快。

与开封一年的油过氧化度旗鼓相当的神秘油,就是抽油烟机盒里的油。

也就是说,放了一年的油,其氧化程度和酸败程度与抽油烟机盒里的油是相似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下食用油使用误区,带你避开用油路上的各种坑。

毕竟你一生可是要吃掉1.18吨油呢!

坑一:油可以随便放

开封后的食用油其实挺脆弱的,很多东西都怕的很。放在哪、怎么放都是有说头的。

1、食用油开封三个月就不能吃了

食用油最怕的是氧化、酸败、生成哈喇味。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

实验表明,开封3个月的食用油,就已经严重氧化酸败,不再适合食用。

3个月还没吃完的油,放在家里真的很危险,用这样的油炒菜,时刻威胁着家人的健康。

2、油瓶敞口放——不推荐

很多人使用食用油的时候,经常不注意给油瓶加盖,这项常规操作是错误的!

科学研究表明,瓶口敞开的情况下,食用油的氧化速度明显加快,一般来说,只要1周左右的时间,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就会超过国家标准。

炒菜时常常要用到水,这些湿气很容易进入油壶内,和油发生反应。

油壶敞口,是觉得油坏的不够快嘛,一定要记得将盖子盖严实哦!

3、靠近灶台没关系吧?

炒菜的时候,将油放在灶台边,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可是这种做法非常不好!

虽然说食用油放在哪,怎么放,纯属个人的生活习惯。但是这种习惯会让你的油品质变差。

油放在温度高的地方,会降低油的营养价值。高温还会加速油的分解和变质,加剧氧化,缩短食用油的存放时间。

为了健康,这边建议大家防在阴凉地方哟!

4、不放在灶台旁边,窗台边总可以了吧

光会促进食用油产生游离基,使得油脂氧化速度加快,加速食用油的酸败。

试验发现,把油脂放在光照条件下,油脂的氧化酸败速度会提高20~30倍。

不仅是阳光,灯光也会对食用油的保存造成影响,无论是在自然光,还是灯光条件下,植物油的氧化酸败速度都要比避光条件下快很多。

所以,食用油防在橱柜里最安全啦!

5、大桶油分装塑料瓶也不行

大桶油确实更划算,但不适合人头少的家庭。前面也说了油用久了会氧化、酸败,小瓶装更安全。

如果一定要买大瓶,将大瓶油密封储存在橱柜里,再用小油壶分装出来烧菜用。

从保护油的品质的角度讲,玻璃、不锈钢或陶瓷材质的容器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一定不能选择塑料材质,饮料塑料瓶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塑料有很多种,有些会和油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哪种塑料容器装油比较安全,一定要用塑料容器的话,最好选择知名厂家生产的专门用来装油的容器。

一句话总结正确放置油的方法,避光、避灶台、不要敞口,每次使用完记得把油放进橱柜等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坑二:使用方式有问题 

生活中,不管是煎炸、炒菜,还是煲汤、凉拌,都离不开油。

市场上的食用油的种类繁多,色拉油、橄榄油、玉米油、椰子油、花生油……

怎么选,如何用也是一门学问。

1、自榨油很香,但是不一定安全

食用油生产需要初榨、精炼、检测等严格程序。而自榨油的原料没有经过检验,由于原料质量无法保证、含杂质多。

易氧化变质,较难筛除产生黄曲霉素的花生等原材料,且无法对黄曲霉素、重金属含量等进行安全检测,总体安全无法保证。

2、反复使用油炸油,“环保”但是不健康

妈妈们觉得炸过的油丢掉太浪费,总是想 “回收利用”。

但油炸属于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油反复热,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对身体是有坏处的。

如何完美不浪费得使用油炸油?

煮汤或者做面点。

3、方式不对,用油白费

有些油比较娇弱,比如芝麻油、亚麻籽油、紫苏油,随便一热就冒烟,适合凉拌、低温炖和炒。像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一般可以高温爆炒。

各种油的耐热性不一样,用耐热性低的油去煎炸,很有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影响身体健康。

用油坑已经了解了,那如何正确选择呢?

选对的,比选贵的更重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人均每天的用油量为25~30克,大约为两三勺白瓷勺的量

而食用油的选择目标是促进脂肪酸平衡,不仅要考虑油的成分,还要考虑到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综合协调。

所以根据自己的饮食结构,选择与之协调的食用油才是王道。

【常见油脂类饱和酸含量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方霖介绍,常见的植物油,比如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根据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橄榄油分两类,根据精炼程度分为初榨和精炼两大类。

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二级适合爆炒,三四级适合炖菜做汤!

不同油的脂肪酸比例不同,长时间只吃一种油,不利于脂肪酸均衡。

所以,油要换着吃。

比如这次吃花生油,下次就可以换成菜籽油、大豆油,甚至橄榄油等等。

从现在开始科学用油,不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