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有些人不适合喝粥养胃 养成这几个生活习惯能护胃!

 期茶 2019-05-28

粥温软、易消化,是很多人眼中的养胃佳品。然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指出,喝粥温暖肠胃,但有些人不宜长期喝,喝粥养胃并非人人适用。

喝粥养胃的观点古已有之。北宋文人张耒(lěi)在《粥论》一书中写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宋新表示,由于粥加热煮制时间长,水分含量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


因此,喝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特别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咀嚼能力变弱的老人,以及一些极度衰弱的病人,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喝些粥也能给胃部“减压”。另外,手术后,患者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时,易于消化的大米粥、小米粥是首选。对于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则不必过分追求喝粥养胃。


胃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不少胃病患者觉得喝下粥后胃暖暖的,很舒服,便每天喝、顿顿喝,认为很养胃。这种观点有点片面,如果长期喝粥,不注意饮食搭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且,如果粥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过多的水分摄入稀释了胃液,还会使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胃部负担。胃食管反流患者要避免吃甜食,以免症状加重。


同时,一次性进食大量食物也可使胃酸分泌过多,延长胃排空时间,使反流更易发生,因此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宜喝甜粥。宋新建议,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吃些软烂的面条、馒头、包子、花卷等发面食物,有助中和胃酸,减少胃病发作几率。如果特别想喝粥,最好不要加大黄米、糯米等黏性食材,以免增加不适。


在宋新看来,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是把“双刃剑”,进食后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强,不利于控制血糖。不过,只要合理搭配熬粥的材料,糖友也能适当喝粥。熬粥时,可以加些燕麦、大麦、糙米、芸豆、红小豆、绿豆、干扁豆等升糖指数较低的食材,不但能使餐后血糖反应放缓,还能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更好地控制进食量。


建议糖友喝粥前吃点主食,还可以就着蔬菜、荤菜一起吃,食物种类丰富了,综合升糖指数就下降了。另外,上午人体血糖普遍偏高,中午和下午趋于平稳。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喝粥时还可以尽量拉长时间,以减缓血糖升高速度。


养胃实质是养生活习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小伟认为,胃不舒服切忌自行诊断,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胃部保持健康。


膳食均衡。


根据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均衡搭配每天的饮食。丰富的食材搭配有利于人体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建议吃1份鱼、肉等,搭配3份蔬菜,每天还要摄入200~350克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规律作息饮食。


要注意正常作息,不熬夜,科学合理运动,饮食规律,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长时间未进食的胃就像一台空转的发动机,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重原有的胃部不适。暴饮暴食会在短时间内超过胃的承载量,造成急性胃扩张,完全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严重的还会胃出血。细嚼慢咽不仅能让食物充分碾碎,减轻胃部消化负担,还能减少过多气体进入胃中,避免胃胀和嗳气的发生。


远离高盐、生冷食品。


烟熏腌渍食物要少吃,这类食品盐分较高,会直接损害胃黏膜,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生冷寒凉的食物会让胃肠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造成功能失调。应多吃新鲜、干净、温和的食物,烹调时注意控制油盐的用量,口味尽量清淡。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心态可减少因情绪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避免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有利胃部健康。


刘小伟补充说,除了上述四方面,建议注意戒烟、限酒、少喝浓茶、浓咖啡,远离槟榔。槟榔对胃黏膜刺激很大,不利于胃部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